【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水透气透湿的绿色可回收面料
本专利技术属于面料加工
,具体的说是一种防水透气透湿的绿色可回收面料。
技术介绍
服装以面料制作而成,面料就是用来制作服装的材料。作为服装三要素之一,面料不仅可以诠释服装的风格和特性,而且直接左右着服装的色彩、造型的表现效果。呈现出自身的高贵完美,手感柔软。根据CN111058167A一种环保再生涤纶针织面料及其生产方法,虽然通过对面料的回收清洗,烘干消毒,一次粉碎处理,二次粉碎处理,熔体的制备,纺丝,织造,不但克服了常规涤纶面料含水率低、透气性差、染色性差、容易起球起毛的缺点,而且面料可回收再利用,环保性良好。但是当面料长期使用后,面料会出现破损和老化,特别是对于服装类面料,由于服装在保证保暖舒适的同时兼具美观性、流行性以及设计艺术感,往往使用频率低,更新换代较快,现有技术中,面料报废后会作为服装垃圾进行焚烧或填埋处理,部分面料也可以进行回收,但是由于回收过程中,面料的内部掺有杂质物,如灰尘、金属构件或其他材质物等,这些杂质物会对面料循环产物的质量产生严重的影响,降低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防水透气透湿的绿色可回收面料,其特征在于:该面料由以下重量份原料组成:/n麻纤维10-20份、聚丙烯腈纤维25-30份、改性蚕丝纤维15-20份、涤纶13-16份、棉纤维20-25份、无机填料3-5份、硬脂酸镁1-3份、硬脂酸钾1-3份、微晶石蜡1-2份,天然染色剂2-5份、天然抗菌剂1-2份;/n所述天然染色剂包括有以下重量份组成成分:天然植物色素5-12份、草酸6-9份、二月桂酸二丁基锡6-8份、氢氧化钾1.6-2.4份、氧铁红5-10份、凤仙花提取物6-9份、椰子油脂肪酸二乙醇酰胺4-7份、聚丙烯酸酯4-7份和有机羧酸化合物8-16份;/n所述天然抗菌剂包括有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水透气透湿的绿色可回收面料,其特征在于:该面料由以下重量份原料组成:
麻纤维10-20份、聚丙烯腈纤维25-30份、改性蚕丝纤维15-20份、涤纶13-16份、棉纤维20-25份、无机填料3-5份、硬脂酸镁1-3份、硬脂酸钾1-3份、微晶石蜡1-2份,天然染色剂2-5份、天然抗菌剂1-2份;
所述天然染色剂包括有以下重量份组成成分:天然植物色素5-12份、草酸6-9份、二月桂酸二丁基锡6-8份、氢氧化钾1.6-2.4份、氧铁红5-10份、凤仙花提取物6-9份、椰子油脂肪酸二乙醇酰胺4-7份、聚丙烯酸酯4-7份和有机羧酸化合物8-16份;
所述天然抗菌剂包括有以下重量份组成成分:黄连2-5份、艾叶2-5份、茶叶2-5份、大黄酚5-8份、芦荟10-15份、玫瑰花10-20份和氨基葡萄糖苷2-5份;
该面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首先按照上述重量比例要求准确称取麻纤维、聚丙烯腈纤维、改性蚕丝纤、涤纶、棉纤维、无机填料、硬脂酸镁、硬脂酸钾和微晶石蜡,并投入到混合机中进行混料处理,完成后取出得混合料备用,同时按照比例要求称取天然染色剂和天然抗菌剂分别另存;
S2:将S1中得到的混合料投入到挤出机内进行挤出,控制挤出的股数为4-8股,然后进行拧丝得成品纤维,最后对成品纤维进行织造即得基面料;
S3:将S2中制得的基面料加入配有天然染色剂的染缸内进行浸泡染色,染色完成后充分烘干处理,然后在对烘干后的面料表面均匀涂抹天然抗菌剂,即得到成品面料;
S4:成品面料长期使用后,有效回收并对回收面料高温烘干消毒,然后将消毒后的面料加入到面料粉碎机中,进行有效的粉碎处理,将粉碎物在250-300℃和真空条件下重新生成混合溶体,通过挤出机挤出纱线,纺织再次制得基面料,循环使用;
其中S4中所使用的面料粉碎机,包括壳体(1)、初筛箱(2)和粉化管(3);所述壳体(1)的长方体结构设计;所述壳体(1)的内部靠近壳体(1)的左侧侧面位置固连有初筛箱(2);所述初筛箱(2)的前后端面共同转动连接有碎辊(21);所述碎辊(21)的数量为二,且左右对称设置,碎辊(21)穿过壳体(1)的表面并延伸至壳体(1)的后方位置;所述壳体(1)的后表面于碎辊(21)位置固连有第一动力箱(12);两个所述碎辊(21)的表面于碎箱的内部位置均固连有齿轮(22),且两个齿轮(22)之间相对啮合连接;所述第一动力箱(12)的内部于碎辊(21)的后方位置固连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后表面于右侧碎辊(21)对应位置固连有第一电机(23),且第一电机(23)的输出轴与对应的碎辊(21)之间固定连接;所述初筛箱(2)的内部左右侧面靠近初筛箱(2)的上表面位置均对称固连有安全挡板(24);所述初筛箱(2)的底部设有废料板(25);所述初筛箱(2)的右侧侧面于废料...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