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武汉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电触头用疏水型稀土掺杂铜银合金-碳纳米复合涂层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6473485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25 19:1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电触头用疏水型稀土掺杂铜银合金‑碳纳米复合涂层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将所需的铜银合金粉末、碳粉末(石墨+石墨烯)以及稀土粉末原料混合均匀,之后采用一定粗糙度的铜为基体,利用冷喷涂技术产生的高速混合粉体撞击基体来沉积稀土掺杂铜银合金‑碳纳米复合涂层材料;在初始冷喷涂涂层制备结束后,再利用激光器以不同参数在涂层表面进行快速扫描,得到电触头用稀土掺杂铜‑银‑碳纳米复合涂层材料。本发明专利技术所制备的电触头用稀土掺杂铜银合金‑碳纳米复合涂层材料具有优良的疏水性能、耐磨性能、抗电化学腐蚀与抗电弧侵蚀能力,可有效提升银基电触头材料在户外潮湿环境中的适应性和使用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触头用疏水型稀土掺杂铜银合金-碳纳米复合涂层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电触头用疏水型稀土掺杂铜银合金-碳纳米复合涂层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属于涂层材料领域。
技术介绍
电触头材料是承载电流转换装置中必不可少触头元件组成,其发展至今已有一百多年历史,主要经历了电触头金属材料、电触头合金材料和电触头复合材料三个阶段,应用于各种轻重负荷的高低压电器、家用电器、汽车电器和航空航天电器。其中电触头复合材料因为其良好的性能融合性而备受关注,银基电触头材料作为研究与应用最广泛的电触头材料,具有良好的耐磨损、抗熔焊性、导电性以及接触电阻小的特点,尤其是断路器和接触器这些量大面广的电器几乎全部采用银基电触头材料。目前研究较为成熟的银基电触头材料主要可归纳为4个系列,Ag/C系列、Ag/WC系列、Ag/Ni系列和Ag/MeO系列。Ag/C系列触头材料的产生主要是基于金属Ag与石墨材料在性能上的良好互补,一般电触头要求具有优异的电物理性能、热力学性能、机械性能和化学性能,Ag金属具有良好的导电导热性能、良好的塑性和高抗腐蚀性,但热物理性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触头用稀土掺杂铜银合金-碳纳米复合涂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n(1)将铜银合金粉末、稀土粉末、碳粉末均匀混合搅拌得到混合粉体;/n(2)采用冷喷涂工艺,将步骤(1)所得混合粉体沉积于基体板上,得到初始涂层;/n(3)对步骤(2)所得初始涂层表面进行激光扫描后处理,得到稀土掺杂铜银合金-碳纳米复合涂层。/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触头用稀土掺杂铜银合金-碳纳米复合涂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将铜银合金粉末、稀土粉末、碳粉末均匀混合搅拌得到混合粉体;
(2)采用冷喷涂工艺,将步骤(1)所得混合粉体沉积于基体板上,得到初始涂层;
(3)对步骤(2)所得初始涂层表面进行激光扫描后处理,得到稀土掺杂铜银合金-碳纳米复合涂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所述混合粉体中铜银合金粉末、碳粉末、稀土粉末的比例依次为75%~100%、0~20%、0~5%。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所述铜银合金粉末尺寸为10-70微米,所述铜银合金中银的重量比例范围为10%-10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碳粉末为石墨与石墨烯双相混合粉末,所述石墨粉末尺寸为10-50微米,石墨烯层数为1-20层;步骤(1)所得混合粉体中石墨含量为0-18wt.%,石墨烯含量为0-2wt.%。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稀土为钇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敬雨杨兵刘琰陈燕鸣李正刚张俊雷燕郭嘉琳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