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汽车内饰塑胶件及其双重固化UV涂层组合物
本专利技术属于汽车内饰件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汽车内饰塑胶件及用于汽车内饰塑胶件罩光的双重固化UV涂层组合物。
技术介绍
随着现代科技的高速发展、新材料和新工艺的不断进步,时下人们对汽车的质量提出一系列更高的要求,主要表现在舒适性、安全性、环保性和美观性等方面。在这种背景下,汽车的轻量化、低成本化已经成为了工业设计的主导。汽车用塑料有很多以往传统材料没有的优点,例如重量轻、有良好的外观装饰效果、容易加工成型、节约能源等。塑料种类繁多,在汽车上的应用分为内饰件、外饰件和功能件。汽车内饰件通常采用生产量大、成型性好、价格便宜、广泛使用的通用塑料,包括PP、PE、PVC、PS、ABS这几种热塑性塑料。由于单用某种塑料会具有较多的缺点,人们常采用各种改性的塑料来制备汽车内饰件,因此汽车内饰件又有一个通俗的名称,为汽车内饰塑胶件。聚丙烯(PP)具有透明、质轻、注塑时流动性好、吸水性低、耐化学有机溶剂、易成型等特点,在汽车内饰塑胶件中具有较广泛的应用,但是PP材料又具有易燃烧和低温环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汽车内饰塑胶件,其特征在于它包括由PP改性材料构成的主体部分以及固化在该主体部分表面的聚氨酯改性材料层;/n所述PP改性材料包括下述组分:聚丙烯、聚苯乙烯、乙烯-马来酸酐共聚物、氧化硅纤维、钛酸钾晶须、成核剂和抗氧剂;/n所述聚氨酯改性材料由组分A与组分B混合而成,其中所述组分A的原料包括:羟基聚胺酯丙烯酸低聚物、两官聚氨酯低聚物、三官聚氨酯低聚物、六官聚氨酯低聚物、光引发剂TPO、二丙酮醇和4-甲基-2-戊酮,所述组分B的原料包括芳香族聚异氰酸酯固化剂和4-甲基-2-戊酮。/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汽车内饰塑胶件,其特征在于它包括由PP改性材料构成的主体部分以及固化在该主体部分表面的聚氨酯改性材料层;
所述PP改性材料包括下述组分:聚丙烯、聚苯乙烯、乙烯-马来酸酐共聚物、氧化硅纤维、钛酸钾晶须、成核剂和抗氧剂;
所述聚氨酯改性材料由组分A与组分B混合而成,其中所述组分A的原料包括:羟基聚胺酯丙烯酸低聚物、两官聚氨酯低聚物、三官聚氨酯低聚物、六官聚氨酯低聚物、光引发剂TPO、二丙酮醇和4-甲基-2-戊酮,所述组分B的原料包括芳香族聚异氰酸酯固化剂和4-甲基-2-戊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内饰塑胶件,其特征在于所述PP改性材料包括下述重量份的组分:聚丙烯60-70份,聚苯乙烯20-30份,乙烯-马来酸酐共聚物3-10份,氧化硅纤维5-10份,钛酸钾晶须5-10份,成核剂0.01-0.8份,抗氧剂0.05-0.5份。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内饰塑胶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组分A包括下述重量份的原料:羟基聚胺酯丙烯酸低聚物20-30份、两官聚氨酯低聚物10-20份、三官聚氨酯低聚物10-20份、六官聚氨酯低聚物10-20份、光引发剂TPO6-8份、二丙酮醇0.1-0.5份、4-甲基-2-戊酮10-25份。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内饰塑胶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组分B包括下述重量份的原料:芳香族聚异氰酸酯固化剂65-75份、4-甲基-2-戊酮25-35份。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内饰塑胶件,其特征在于聚氨酯改性材料中组分A与组分B的质量比为:100:20~30;所述聚氨酯改性材料层的厚度为5-200μm。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内饰塑胶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由PP改性材料构成的主体部分的制备方法为:先将聚丙烯、聚苯乙烯和乙烯-马来酸酐共聚物混合均匀,然后再加入氧化硅纤维、钛酸钾晶须、成核剂和抗氧剂进行混合,混合均匀...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