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储运油泥的资源化处理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6471878 阅读:4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25 19:1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储运油泥的资源化处理方法;包括:(1)在石油罐底积蓄的油泥中加入破乳剂,加热充分搅拌后固液分离;(2)将步骤(1)得到的液体静置后分液,回收油回用至炼油装置;(3)将催化剂和氧化剂按质量比与步骤(1)固液分离得到的固体均匀混合,加入活化剂提取固液混合物中可溶小分子有机物;(4)将步骤(3)得到的固液混合物固液分离,得到的滤液为有机肥溶液,剩余固体为粉状固体碳,然后对有机肥溶液进行蒸馏,固体干燥得到有机肥固体,分离水冷凝后回用至步骤(2)以配制活化剂;再将粉状固体碳在马弗炉内氧化焙烧得到热解碳,热解碳可循环至步骤(3)催化氧化过程;本方法工艺简单、成本低、见效快、处理量大,可以实现储运油泥全资源化利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储运油泥的资源化处理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罐底油泥利用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储运油泥的资源化处理方法。
技术介绍
罐底油泥是指在沉积于各种储存罐贮油罐、油水分离罐底部的一类含油污泥。随着三次采油技术的应用,我国大多数油田进入高含水、高采油速度、高采出程度的“三高”阶段。罐底油泥在我国年产量超过万吨,含原油量比例高具有环境危害性同时也具有资源化利用价值。根据含油污泥中油与泥砂、水结合紧密,组成波动性大等致使油分离回收困难。可用的处理方法有:溶剂萃取法、焚烧法、生物法、调剖回注法以及含油污泥固化利用等。但溶剂萃流程长、工艺复杂、萃取剂费用较高;焚烧法的过程中产生二次废气污染、需加入助燃燃料、不能回收油泥中的油、且焚烧后的灰渣需进一步处理;生物法处理反应周期过长、处理成本过高、存在潜在风险,微生物选育困难并且易中毒等缺点;调剖回注法难以消除含油污泥、要求较高、成本高,开发一种新型的油田罐底油泥的处理方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作为一种改善改善土壤的理化性状的有利的选择之一固体有机肥料,具有使土壤耕性变好,渗水能力增强,提高土壤蓄水、保肥、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储运油泥的资源化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n步骤一:针对石油运输及存储过程中产生的罐底积蓄的油泥,抽出底部的油水混合物后,将清理出的油泥与破乳剂混合,在加热条件下充分搅拌后固液分离;/n步骤二:将步骤一得到的液体静置后分液,分液后的油回用至炼油装置;/n步骤三:将催化剂和氧化剂入按质量比与步骤一固液分离得到的固体均匀混合后,加入活化剂提取固液混合物中可溶的小分子有机物;/n步骤四:将步骤三得到的固液混合物固液分离,得到的滤液为有机肥溶液,剩余固体为粉状固体碳;/n步骤五:对步骤四得到的有机肥溶液进行蒸馏,固体干燥得到有机肥固体,分离水冷凝后回用至步骤三以配制活化剂;/n步骤六...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储运油泥的资源化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针对石油运输及存储过程中产生的罐底积蓄的油泥,抽出底部的油水混合物后,将清理出的油泥与破乳剂混合,在加热条件下充分搅拌后固液分离;
步骤二:将步骤一得到的液体静置后分液,分液后的油回用至炼油装置;
步骤三:将催化剂和氧化剂入按质量比与步骤一固液分离得到的固体均匀混合后,加入活化剂提取固液混合物中可溶的小分子有机物;
步骤四:将步骤三得到的固液混合物固液分离,得到的滤液为有机肥溶液,剩余固体为粉状固体碳;
步骤五:对步骤四得到的有机肥溶液进行蒸馏,固体干燥得到有机肥固体,分离水冷凝后回用至步骤三以配制活化剂;
步骤六:将步骤四得到的粉状固体碳在马弗炉内氧化焙烧得到热解碳,热解碳可循环至步骤三催化氧化过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储运油泥的资源化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一中,破乳剂为正己烷、环己烷、石油醚、甲苯、乙醇或水中的一种或者多种,含量为混合体积的5wt%-10wt%。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储运油泥的资源化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一中,加热条件为60℃-90℃;破乳剂与油泥的混合时间为30min-6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宿新泰周含峰林璋刘学明刘天宝万娟娟
申请(专利权)人:华南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