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抱闸电源控制方法及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6471433 阅读:5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25 19:11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抱闸电源控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抱闸电源控制方法及系统。包括:获取抱闸在不同运行状态下的电流,对比电流与相应状态的标准电流,当对比结果为小于时,提高抱闸电源的输出电压。现有技术中,驱动抱闸的电压通常都是固定的,随着运行时间的延长,抱闸的温度逐渐升高,造成抱闸的内阻增加,导致电流减小不足以支持抱闸产生足够的电磁力。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发明专利技术依据电流与标准电流的对比结果对抱闸在不同运行状态下的电流进行调节,从而使得抱闸在内阻增加的情况下仍能够产生足够的电磁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抱闸电源控制方法及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抱闸电源控制
,尤其涉及一种抱闸电源控制方法及系统。
技术介绍
抱闸是当电梯轿厢处于静止且马达处于失电状态下防止电梯再移动的机电装置。当前电梯公司使用的抱闸电源都是电压控制的,即输出至抱闸的电压都是固定的。但是随着运行时间的不断增长,抱闸自身的温度会不断的升高。随着抱闸温度的升高,抱闸的内阻会不断增大,而随着内阻的增加,在固定电压的情况下电流会逐渐减小,最终造成抱闸自身的电磁力不够,导致抱闸失效。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抱闸电源控制方法及系统。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以下的技术方案:一种抱闸电源控制方法,包括:获取抱闸在不同运行状态下的电流,对比电流与相应状态的标准电流,当对比结果为小于时,提高抱闸电源的输出电压。通过抱闸电源向抱闸进行供电以支持抱闸运行。在运行过程中,抱闸有多种不同的运行状态,获取抱闸在不同运行状态下的电流,将电流与相应运行状态下的标准电流对比,通过对比结果,可有效判断电流的数值是否已经达到标注电流的数值。当对比结果为小于时,表明当前抱闸的内阻过大,则提高抱闸电源的输出电压从而提高抱闸的电流,以使得抱闸在当前运行状态下的电流能够达到相应状态下的标准电流。进一步的,还包括以下步骤:第1步:获取抱闸电源的输出时长,获取抱闸在运行状态下的电流;第2步:对比电流与相应运行状态的标准电流,当对比结果为小于时,提高抱闸电源的输出电压;第3步:依据输出时长切换运行状态,重复执行上述步骤。进一步的,第3步还包括以下步骤:第3-1步:对比输出时长与设定时长;第3-2步:当输出时长达到设定时长时,调节抱闸电源的输出电压以切换运行状态。进一步的,运行状态包括启动状态、维持状态。进一步的,还包括故障检测步骤,故障检测步骤包括以下步骤:第A步:获取电流,获取反馈开关的反馈信号;第B步:依据电流的获取结果,依据反馈信号的获取结果判断故障点。进一步的,第B步还包括以下步骤:第B-1步:当获取到电流,未获取到反馈信号时,判断抱闸故障;当未获取到电流,判断接触器故障。一种抱闸电源控制系统,应用上述的一种抱闸电源控制方法。进一步的,包括:电源板;电源板,用于获取抱闸的电流值;电源板内储存有标准电流值,电源板对比电流值与标准电流值;电源板依据对比结果输出调节信号至抱闸电源。进一步的,还包括接触器,接触器与抱闸电源电连接,接触器通过电源板与抱闸电连接。进一步的,还包括反馈开关,反馈开关设置在抱闸上以使反馈开关随抱闸动作而动作;当反馈开关动作时,反馈开关输出反馈信号至电源板。相较于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优点:本专利技术能够有效对抱闸在不同运行状态下的电流进行调节,以使得当抱闸因温度升高造成内阻变大进而导致电流变小时,仍能够通过调节使得电流达到实际所需电流大小。通过故障检测步骤,一方面可及时对故障进行排查,另一方面可准确分辨故障点,提高工作人员的维修效率。通过故障检测步骤对故障的排查一方面可使得电流的调节能够顺利执行,另一方面可有效避免因硬件故障导致电流调节过程中产生误判。附图说明图1:方法流程图。图2:系统结构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是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专利技术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实施例一:一种抱闸电源控制方法,包括:电流调节步骤,电流调节步骤包括:获取抱闸在不同运行状态下的电流,对比电流与相应状态的标准电流,当对比结果为小于时,提高抱闸电源的输出电压。具体的,电流调节步骤包括以下步骤:第1步:获取抱闸电源的输出时长,获取抱闸在运行状态下的电流;第2步:对比电流与相应运行状态的标准电流,当对比结果为小于时,提高抱闸电源的输出电压;第3步:依据输出时长切换运行状态,重复执行上述步骤。其中,第3步还包括以下步骤:第3-1步:对比输出时长与设定时长;第3-2步:当输出时长达到设定时长时,调节抱闸电源的输出电压以切换运行状态。其中,运行状态包括启动状态、维持状态。在实际执行时,通过抱闸电源向抱闸功能,当抱闸电源向抱闸输出电流时,将激励抱闸进入启动状态。此时,获取抱闸在启动状态下的电流,同时,对抱闸电源的输出时长进行计时。对比启动状态下的电流与启动状态下的标准电流,当对比结果为小于时,表明当前抱闸的内阻过大,当前的电流值不足以支持抱闸产生足够的电磁力。此时,提高抱闸电源的输出电压,从而提高抱闸的电流,进而使得抱闸在启动状态下的电流大小能够达到启动状态下标准电流的大小。随着抱闸电源的输出时长的增长,当输出时长达到预设时长时,调节抱闸电源的电压以使得抱闸由启动状态切换为维持状态。此时,获取抱闸在维持状态下的电流,对比维持状态下的电流与维持状态的标准电流。当对比结果为小于时,提高抱闸电源的输出电压以提高抱闸在维持状态下的电流。值得注意的是,预设时长的数值大小应足够大,至少在抱闸电源的输出时长达到预设时长或在达到预设时长之前时,能够完成对抱闸在启动状态下电流的调节。作为优选,预设时长为2S。还包括故障检测步骤,具体的,故障检测步骤包括以下步骤:第A步:检测电流,获取反馈开关的反馈信号;第B步:依据第A步的检测结果,依据第A步的获取结果判断故障点。其中第B步还包括以下步骤:第B-1步:当检测到电流,未获取到反馈信号时,判断抱闸故障;当未检测到电流,判断接触器故障。其中,反馈开关设置在抱闸上,当抱闸动作时将带动反馈开关共同动作。接触器设置在抱闸电源与抱闸之间,当接触器能够正常动作时,将导通抱闸电源与抱闸。在实际执行故障检测步骤时,获取抱闸的电流以及反馈开关的反馈信号,通过获取结果对故障点进行判断。当能够正常获取电流但未接收到反馈开关的反馈信号时,表明接触器正常动作,抱闸电源与抱闸之间正常导通,但是抱闸自身未正常动作,导致反馈开关无动作从而无反馈信号输出。此时,判断抱闸出现故障。当未正常获取电流时,表明接触器未正常动作从而未能正常将抱闸电源与抱闸导通。此时,判断接触器出现故障。由此,可通过上述方法一方面可有效排查抱闸电源向抱闸供电时可能出现的故障,另一方面可有效分辨故障点是抱闸自身还是接触器的偶发失效。作为优选的,获取接触器的反馈信号,当未正常获取电流,但接受到接触器的反馈信号时,表明接触器正常动作,但是因接触器内的触点长期工作导致触点表面烧焦而未能正常导通抱闸电源与抱闸。此时,判断接触器的触点故障。由此,以进一步对故障点进行判断。值得注意的是,故障检测步骤可在电流调节步骤之前进行,以保障电流调节步骤能够正常执行。故障检测步骤也可与电流调节步骤同时执行,以对抱闸电源与抱闸之间的连通状态进行实时检测,从而避免在电流调节步骤执行过程中因抱闸电源与抱闸之间的连通故障导致电流调节步骤的误判。例如:在电流调节步骤执行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抱闸电源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获取抱闸在不同运行状态下的电流,对比所述电流与相应状态的标准电流,当对比结果为小于时,提高抱闸电源的输出电压。/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抱闸电源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获取抱闸在不同运行状态下的电流,对比所述电流与相应状态的标准电流,当对比结果为小于时,提高抱闸电源的输出电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抱闸电源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以下步骤:第1步:获取所述抱闸电源的输出时长,获取所述抱闸在运行状态下的电流;
第2步:对比所述电流与相应运行状态的标准电流,当对比结果为小于时,提高所述抱闸电源的输出电压;
第3步:依据所述输出时长切换所述运行状态,重复执行上述步骤。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抱闸电源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3步还包括以下步骤:第3-1步:对比所述输出时长与设定时长;
第3-2步:当所述输出时长达到所述设定时长时,调节所述抱闸电源的输出电压以切换所述运行状态。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抱闸电源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运行状态包括启动状态、维持状态。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抱闸电源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故障检测步骤,所述故障检测步骤包括以下步骤:第A步:获取所述电流,获取反馈开关的反馈信号;
第B步:依据所述电流的获取结果,依据所述反馈...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吉涛张新华方清媚潘永旺
申请(专利权)人:巨人通力电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