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上料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471187 阅读:4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25 19:1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上料装置,属于物料运输装置技术领域,解决了配送员手动将装满物料的物料箱搬运至料架所带来的费时费力的技术问题。该上料装置包括设有第一斜坡的料架、设有第二斜坡的载运车,第二斜坡的坡底设有第一阻挡结构;载运车上装有第一活动部且第一阻挡结构与第一活动部连接;料架上设有第一驱动件;第一状态,第一阻挡结构挡在第二斜坡的坡底;第二状态,载运车与料架衔接且第二斜坡的坡底与第一斜坡的坡顶对接,第一驱动件驱动第一活动部带动第一阻挡结构动作以放行第二斜坡的坡底。使用时可将满料箱放在第二斜坡上,使载运车与料架衔接,满料箱将能从料架自动移动到载运车上,不需要物料员手动搬运满料箱,减轻物料员的工作强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上料装置
本专利技术属于物料运输装置
,特别涉及一种上料装置。
技术介绍
机械设备组装时需人工将部件(物料)组装为整机,譬如空调,其由多个零部件组成,大型工厂里面通常会设置总装生产线,在生产线边上设置物料架,物料运输人员将待装配的物料置于物料箱中并将物料箱搬运至物料架上,装配员工将物料箱中的物料取出后再装配至整机上。物料员每次配送物料需手动将物料箱搬运至料架,工作量大,费时费力。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上料装置,用于解决配送员手动将装满物料的物料箱搬运至料架所带来的费时费力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一种上料装置,包括:料架,所述料架上设有第一斜坡,所述第一斜坡用于承载满料箱;载运车,所述载运车上设有第二斜坡,所述第二斜坡用于载运满料箱且该第二斜坡的坡底设有第一阻挡结构;第一活动部,所述第一活动部装在所述载运车上且所述第一阻挡结构与所述第一活动部连接;第一驱动件,所述第一驱动件设于所述料架上;第一状态,所述第一阻挡结构挡在所述第二斜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n料架,所述料架上设有第一斜坡;/n载运车,所述载运车上设有第二斜坡,所述第二斜坡的坡底设有第一阻挡结构;/n第一活动部,所述第一活动部装在所述载运车上且所述第一阻挡结构与所述第一活动部连接;/n第一驱动件,所述第一驱动件设于所述料架上;/n第一状态,所述第一阻挡结构挡在所述第二斜坡的坡底;/n第二状态,所述载运车与所述料架衔接且所述第二斜坡的坡底与所述第一斜坡的坡顶对接,所述第一驱动件驱动所述第一活动部带动所述第一阻挡结构动作以放行所述第二斜坡的坡底。/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料架,所述料架上设有第一斜坡;
载运车,所述载运车上设有第二斜坡,所述第二斜坡的坡底设有第一阻挡结构;
第一活动部,所述第一活动部装在所述载运车上且所述第一阻挡结构与所述第一活动部连接;
第一驱动件,所述第一驱动件设于所述料架上;
第一状态,所述第一阻挡结构挡在所述第二斜坡的坡底;
第二状态,所述载运车与所述料架衔接且所述第二斜坡的坡底与所述第一斜坡的坡顶对接,所述第一驱动件驱动所述第一活动部带动所述第一阻挡结构动作以放行所述第二斜坡的坡底。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活动部包括第一框架和第一把手,所述第一框架铰接在所述载运车上形成第一杠杆,所述第一阻挡结构和所述第一把手分别一上一下设于所述第一杠杆的一端;
第一状态时,所述第一杠杆的一端高于所述第一杠杆的另一端;
第二状态时,所述第一驱动件推动所述第一把手以使所述第一杠杆的另一端高于所述第一杠杆的一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杠杆另一端的重量为A,所述第一杠杆一端、所述第一阻挡结构以及所述第一把手的总重量为B,A>B。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斜坡的坡底设有用于拦住满料箱的第一栏杆。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一种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载运车上还设有第三斜坡;
所述料架上还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贺玮李新贾玉龙王向红
申请(专利权)人:格力电器武汉有限公司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