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装饰性透光混凝土工艺品的制作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6470312 阅读:6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25 19:0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装饰性透光混凝土工艺品的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根据透光通道的形状制作通道阴模;根据通道阴模的两个端面形状制作第一透光片和第二透光片;在通道阴模里注入液体,将第一透光片固定于通道阴模的下端,将第二透光片浮置于通道阴模里液体的液面;将通道阴模里的液体冷冻为冰柱;从通道阴模中脱模得到透光模型;根据混凝土工艺品的外形结构制作工艺品阴模;将超高性能混凝土浆体浇灌于工艺品阴模里;将透光模型置入于工艺品阴模里的超高性能混凝土浆体;待工艺品阴模里的超高性能混凝土浆体凝固成型后,拆除工艺品阴模,得到透光混凝土工艺品。无需在混凝土内部预埋光导纤维,在自然光下具有较好的透光效果,增加了美观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装饰性透光混凝土工艺品的制作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混凝土工艺品制作
,特别是涉及一种装饰性透光混凝土工艺品的制作方法。
技术介绍
透光混凝土工艺品以混凝土本身厚重的自然质感与精心设计的自然状态,结合以丰富灵巧的透光性能和艺术审美,在工艺品市场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喜爱。无论是透光混凝土,还是超高性能混凝土,其研究和开发在国内外都处于快速发展的阶段,并且也在许多成品中表现出了较高的艺术价值和优越的性能,在个性化需求越来越占主导地位的工艺品市场上具有很大潜力。目前透光混凝土多采用光导纤维作为透光材料,将以树脂、玻璃为原材料的光导纤维预埋在混凝土内部,实现透光。但单纯以光导纤维作透光材料,质感较为单一,透光稳定性较差,对光纤预埋的设备有强需求,制作的成品也多为大型建筑结构。此外,光纤的简单排列也使得成品在强光照射下才具有透光效果,在无光线或弱光线的条件下与普通混凝土无区分性,无法满足混凝土工艺品市场越来越多样化、个性化的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装饰性透光混凝土工艺品的制作方法,无需在混凝土内部预埋光导纤维,在自然光下具有较好的透光效果,增加了美观度。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装饰性透光混凝土工艺品的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根据混凝土工艺品的透光通道的形状制作通道阴模;根据通道阴模的两个端面形状分别制作第一透光片和第二透光片;在通道阴模里注入液体,将第一透光片固定于通道阴模的下端,将第二透光片浮置于通道阴模里液体的液面;将通道阴模里的液体冷冻为冰柱;从通道阴模中脱模得到透光模型,透光模型包括冰柱以及位于冰柱两端的第一透光片和第二透光片;根据混凝土工艺品的外形结构制作工艺品阴模;将超高性能混凝土浆体浇灌于工艺品阴模里;将透光模型置入于工艺品阴模里的超高性能混凝土浆体,按照透光通道在混凝土工艺品中的位置关系,将透光模型固定于工艺品阴模里的超高性能混凝土浆体中,使透光模型一端抵接于工艺品阴模的底部,透光模型另一端与工艺品阴模里的超高性能混凝土浆体上端平齐;待工艺品阴模里的超高性能混凝土浆体凝固成型后,拆除工艺品阴模,得到透光混凝土工艺品。进一步,将透光模型置入工艺品阴模里的超高性能混凝土浆体后,还包括以下步骤,对工艺品阴模进行负温养护。进一步,负温养护的温度为-6~-4℃,养护时间为6-8天。进一步,待工艺品阴模里的超高性能混凝土浆体凝固成型后,在常温下拆除工艺品阴模并进行自然养护。进一步,自然养护的温度为5~40℃,养护时间为20~22天。进一步,通道阴模和工艺品阴模均通过3D打印技术打印而成。进一步,第一透光片和第二透光片材质为玻璃或树脂。进一步,第一透光片和第二透光片厚度均小于4mm。进一步,在通道阴模里注入的液体为水或带颜色的液体。进一步,将通道阴模里的液体冷冻为冰柱的步骤如下,将通道阴模置于冷却器中,并向冷却器的底部注入水。总的说来,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优点:制作过程无需分模,不会出现密封不严或者漏浆问题,成品表面平整细腻,无需在混凝土内部预埋光导纤维,在自然光下具有较好的透光效果,增加了美观度。附图说明图1为混凝土工艺品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通道阴模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第一透光片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第二透光片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工艺品阴模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混凝土工艺品;2——通道阴模;31——第一透光片、32——第二透光片;4——工艺品阴模。具体实施方式下面来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如图1~图5所示,一种装饰性透光混凝土工艺品的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根据混凝土工艺品1的透光通道的形状制作通道阴模2;根据通道阴模2的两个端面形状分别制作第一透光片31和第二透光片32;在通道阴模2里注入液体,优选地,液体的液面稍低于通道阴模2的高度,将第一透光片31固定于通道阴模2的下端,将第二透光片32浮置于通道阴模2里液体的液面;将通道阴模2里的液体冷冻为冰柱;当通道阴模2里的液体在冷冻为冰柱的过程中,液体结冰后体积变大,由于第一透光片31被固定于通道阴模2的下端不会移动,冰柱开始往上移动,将浮置于原液体液面的第二透光片32沿通道阴模2内壁往上顶,使得第二透光片32始终位于冰柱的上端;从通道阴模2中脱模得到透光模型,透光模型包括冰柱以及位于冰柱两端的第一透光片31和第二透光片32;根据混凝土工艺品1的外形结构制作工艺品阴模4;将超高性能混凝土浆体浇灌于工艺品阴模4里;将透光模型置入于工艺品阴模4里的超高性能混凝土浆体,按照透光通道在混凝土工艺品1中的位置关系,将透光模型固定于工艺品阴模4里的超高性能混凝土浆体中,使透光模型一端抵接于工艺品阴模4的底部,透光模型另一端与工艺品阴模4里的超高性能混凝土浆体上端平齐;待工艺品阴模4里的超高性能混凝土浆体凝固成型后,拆除工艺品阴模4,得到透光混凝土工艺品1。混凝土工艺品1的透光通道可以是直线型的,也可以是曲线型的。透光通道两端的截面分别与第一透光片31和第二透光片32相同。根据通道阴模2制作出来的模型,具有与混凝土工艺品1的透光通道相同的形状。由通道阴模2中脱模得到的透光模型中,光线能够在第一透光片31和第二透光片32之间的冰柱上传播,第一透光片31、冰柱与第二透光片32共同组成了透光模型,形成混凝土工艺品1的透光通道。优选的,通道阴模2采用橡胶制作,具有较好的弹性,产品成型后容易脱模。工艺品阴模4根据混凝土工艺品1的外形结构制作,通过工艺品阴模4成型的产品与混凝土工艺品1具有相同的外形结构。优选的,工艺品阴模4采用硅胶制作,具有较好的弹性,产品成型后容易脱模。将透光模型置入工艺品阴模4里的超高性能混凝土浆体中,透光模型一端(比如为第一透光片31)抵接于工艺品阴模4的底部,透光模型另一端(比如为第二透光片32)与工艺品阴模4里的超高性能混凝土浆体上端平齐,使得在拆除工艺品阴模4后,超高性能混凝土包挟着的透光模型的两端能够裸露在外,形成透光路径,从而得到带有透光通道的透光混凝土工艺品1。制作过程无需分模,不会出现密封不严或者漏浆问题,成品表面平整细腻,无需在混凝土内部预埋光导纤维,在自然光下具有较好的透光效果,增加了美观度。本实施例中,超高性能混凝土为负温型超高性能混凝土,浆体流动度不低于300mm,可在-7℃~-3℃的低温环境下凝结硬化,强度高,耐久性好、水稳定性与抗开裂性能优秀,契合工艺品的概念。将透光模型置入工艺品阴模4里的超高性能混凝土浆体后,还进行以下步骤,将工艺品阴模4置于低温环境下进行负温养护,以使超高性能混凝土浆体凝结硬化。负温养护的温度为-6~-4℃,养护时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装饰性透光混凝土工艺品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n根据混凝土工艺品的透光通道的形状制作通道阴模;/n根据通道阴模的两个端面形状分别制作第一透光片和第二透光片;/n在通道阴模里注入液体,将第一透光片固定于通道阴模的下端,将第二透光片浮置于通道阴模里液体的液面;/n将通道阴模里的液体冷冻为冰柱;/n从通道阴模中脱模得到透光模型,透光模型包括冰柱以及位于冰柱两端的第一透光片和第二透光片;/n根据混凝土工艺品的外形结构制作工艺品阴模;/n将超高性能混凝土浆体浇灌于工艺品阴模里;/n将透光模型置入于工艺品阴模里的超高性能混凝土浆体,按照透光通道在混凝土工艺品中的位置关系,将透光模型固定于工艺品阴模里的超高性能混凝土浆体中,使透光模型一端抵接于工艺品阴模的底部,透光模型另一端与工艺品阴模里的超高性能混凝土浆体上端平齐;/n待工艺品阴模里的超高性能混凝土浆体凝固成型后,拆除工艺品阴模,得到透光混凝土工艺品。/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装饰性透光混凝土工艺品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根据混凝土工艺品的透光通道的形状制作通道阴模;
根据通道阴模的两个端面形状分别制作第一透光片和第二透光片;
在通道阴模里注入液体,将第一透光片固定于通道阴模的下端,将第二透光片浮置于通道阴模里液体的液面;
将通道阴模里的液体冷冻为冰柱;
从通道阴模中脱模得到透光模型,透光模型包括冰柱以及位于冰柱两端的第一透光片和第二透光片;
根据混凝土工艺品的外形结构制作工艺品阴模;
将超高性能混凝土浆体浇灌于工艺品阴模里;
将透光模型置入于工艺品阴模里的超高性能混凝土浆体,按照透光通道在混凝土工艺品中的位置关系,将透光模型固定于工艺品阴模里的超高性能混凝土浆体中,使透光模型一端抵接于工艺品阴模的底部,透光模型另一端与工艺品阴模里的超高性能混凝土浆体上端平齐;
待工艺品阴模里的超高性能混凝土浆体凝固成型后,拆除工艺品阴模,得到透光混凝土工艺品。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装饰性透光混凝土工艺品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将透光模型置入工艺品阴模里的超高性能混凝土浆体后,还包括以下步骤,对工艺品阴模进行负温养护。


3.按照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装饰性透光混凝土工艺品的制作方法,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学华杨医博王萌唐家文谢霖冯泽豪杨坤洋李佳郭文瑛王恒昌
申请(专利权)人:华南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