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管件与金属塑料复合管材的组装和复合熔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6470101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25 19:0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管件与金属塑料复合管材的组装和复合熔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热塑性弹性体以其外缘露于金属内衬套的挡缘套置;2)金属内衬套安装到注塑机上后再行塑料管件注塑,成型为三合一管件;3)将金属塑料复合管材插入承插腔对金属衬层电磁感应加热,塑料内层与热塑性弹性体呈过盈配合,冷却后内环部、外环部分别与塑料内层、塑料外层熔接密封,热塑性弹性体与塑料内层无缝熔接密封,得熔接组合件;塑料管件至少在其一端有内环部、外环部和承插腔,金属内衬套的一端口设挡缘,热塑性弹性体的壁厚大于内环部的壁厚,金属塑料复合管材由塑料内层、塑料外层和金属衬层组成。采用上述方法得到的熔接组合件承压强度高、防渗水彻底。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管件与金属塑料复合管材的组装和复合熔接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基于管件与金属塑料复合管材的组装和复合熔接方法,属于管道熔接

技术介绍
现有管件与金属塑料复合管件的熔接方式通常单纯地采用电磁感应熔接,管件是采用塑料管件。请参见专利技术人于2016年9月10日申请的申请号为201610821023.8、名称为电磁感应内胀式充分热熔连接管道的专利,其中,管件是由纯塑料管件2、环形衬套4和热固性橡胶套3这三者分体配置组成,该专利技术较好地解决了金属塑料复合管材1与纯塑料管件2之间的熔接缝隙,起到了一定的防渗水作用,但在具体应用实践中,由于考虑到缩径过大会影响管道的流量,因此位于纯塑料管件2内部的热固性橡胶套3的壁厚受限而影响其周向挤压扩张力,导致上述熔接缝隙消除得不彻底,并且水压在热固性橡胶套3处过于集中,且纯塑料管件的自身承压强度较低,热固性橡胶套3频繁受压迫后其弹性衰减引起早期失效。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承压强度高、防渗水更为彻底的基于管件与金属塑料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管件与金属塑料复合管材的组装和复合熔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nS1)将热塑性弹性体套置到金属内衬套的外壁,并且热塑性弹性体的一端与金属内衬套的挡缘抵触,热塑性弹性体的外周缘露出挡缘;/nS2)管件一体成型,先将金属内衬套安装到注塑机上,挡缘抵触注塑机其芯棒的根部,然后往注塑机加入聚丙烯粒料进行塑料管件的注塑加工,熔融冷却成型后与热塑性弹性体和金属内衬套共同形成不可拆的三合一管件整体,其中,金属内衬套熔接在内环部内壁,并且热塑性弹性体既与内环部的端部熔接又与所述挡缘熔接以及与邻接挡缘处的金属内衬套其外壁熔接;/nS3)电磁感应熔接,先将金属塑料复合管材插置在塑料管件的承插腔...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管件与金属塑料复合管材的组装和复合熔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S1)将热塑性弹性体套置到金属内衬套的外壁,并且热塑性弹性体的一端与金属内衬套的挡缘抵触,热塑性弹性体的外周缘露出挡缘;
S2)管件一体成型,先将金属内衬套安装到注塑机上,挡缘抵触注塑机其芯棒的根部,然后往注塑机加入聚丙烯粒料进行塑料管件的注塑加工,熔融冷却成型后与热塑性弹性体和金属内衬套共同形成不可拆的三合一管件整体,其中,金属内衬套熔接在内环部内壁,并且热塑性弹性体既与内环部的端部熔接又与所述挡缘熔接以及与邻接挡缘处的金属内衬套其外壁熔接;
S3)电磁感应熔接,先将金属塑料复合管材插置在塑料管件的承插腔内,其中,塑料外层与外环部之间具有承插外缝隙,塑料内层与内环部之间具有承插内缝隙,并且塑料内层与热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泽宇曹美元
申请(专利权)人:嵊州市康裕钢塑复合管厂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