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3D打印混凝土缓粘结预应力增强构件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3D打印混凝土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3D打印混凝土缓粘结预应力增强构件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3D打印是作为一种近年崛起的高新技术,已在模具制造、工业设计等领域取得较多成果,在建筑等领域的运用方兴未艾。而3D打印混凝土技术更是3D打印的一种全新尝试,有着巨大的发展空间,必将成为建筑工程发展史上的重大转折点。广泛地研究和推广3D打印混凝土技术,可以极大地推动建筑领域机械化、智能化、个性化以及绿色化的进程,甚至将大幅改变传统的建筑领域。但是,现有的3D打印混凝土建筑,由于其各向同性差,导致打印混凝土缺乏整体性,使3D打印建筑的承载能力较低,无法满足部分房屋或构筑物中墙体的承载能力要求。因此,现有的3D打印混凝土技术,仍无法广泛地运用于一般混凝土建筑物。为推广3D打印混凝土技术,找到提高3D打印混凝土构件力学性能的方法是必要的。缓粘结预应力是一种介于有粘结与无粘结预应力的新型混凝土技术,施工阶段可以如无粘结预应力技术一样自由拉伸预应力钢绞线,经养护后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3D打印混凝土缓粘结预应力增强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3D打印混凝土层、粘性砂浆层、层间强化钢丝网和缓凝结预应力筋;/n所述3D打印混凝土层设有多层,每层所述3D打印混凝土层由两条或多条并列的混凝土条构成,所述混凝土条长度相等,其中一层或者多层的所述混凝土条内部纵向方向上设有缓凝结预应力筋,所述缓凝结预应力筋两端均超出所在混凝土条;设有缓凝结预应力筋的3D打印混凝土层为含筋层;所述混凝土条由3D打印用超高性能混凝土砂浆进行3D打印制成,所述粘性砂浆层,由粘性砂浆构成;/n所述层间强化钢丝网,包括网体、缠绕部和突出部,所述层间强化钢丝网垂直于水平面沿所述3D打印混凝土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3D打印混凝土缓粘结预应力增强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3D打印混凝土层、粘性砂浆层、层间强化钢丝网和缓凝结预应力筋;
所述3D打印混凝土层设有多层,每层所述3D打印混凝土层由两条或多条并列的混凝土条构成,所述混凝土条长度相等,其中一层或者多层的所述混凝土条内部纵向方向上设有缓凝结预应力筋,所述缓凝结预应力筋两端均超出所在混凝土条;设有缓凝结预应力筋的3D打印混凝土层为含筋层;所述混凝土条由3D打印用超高性能混凝土砂浆进行3D打印制成,所述粘性砂浆层,由粘性砂浆构成;
所述层间强化钢丝网,包括网体、缠绕部和突出部,所述层间强化钢丝网垂直于水平面沿所述3D打印混凝土层纵向设置,所述层间强化钢丝网通过所述缠绕部与所述缓凝结预应力筋连接,所述网体设置在含筋层的上一层及多层,所述突出部嵌入含筋层的下一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3D打印混凝土缓粘结预应力增强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3D打印用超高性能混凝土砂浆按照重量百分比计算,包括以下组分:细砂45.0%、标号P·II52.5或以上的硅酸盐水泥30.0%、矿渣粉11.0%、硅灰9.0%、钢纤维5.0%、葡萄糖酸钠缓凝剂0.095%、淀粉醚0.0025%、纤维素醚0.0025%、触变润滑剂0.09%、聚羧酸系减水剂0.81%与水9%;
所述粘性砂浆选用:环氧树脂改性砂浆、氯丁胶乳改性砂浆、纤维增强砂浆或稀释的3D打印用超高性能混凝土砂浆。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3D打印混凝土缓粘结预应力增强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凝结预应力筋包括,钢绞线束、波纹状高分子聚乙烯护套及缓凝胶粘剂,所述钢绞线束公称直径不大于10mm;所述缓凝结预应力筋任意位置处曲率半径不小于1m;所述缓凝结预应力筋两端均超出所在3D打印混凝土层200mm;所述层间强化钢丝网的材质为镀锌钢丝,所述镀锌钢丝的直径为0.5mm,网孔1cm×1cm,网宽9cm,所述突出部的长度为2cm。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3D打印混凝土缓粘结预应力增强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凝结预应力筋设置在所述3D打印混凝土层的内部中线位置处;所述缓凝结预应力筋的公称直径为8.74mm;所述网体的长度等于所述钢绞线束的长度。
5.根据权利要求1-3其中一项权利所述的一种3D打印混凝土缓粘结预应力增...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