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轻质多层复合锅具的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锅具
,具体为一种轻质多层复合锅具的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现有的锅体大多采用多层材料复合而成,现有的多层复合锅由于材料的不同,其质量较重,且锅体在制作后需要进行抛光,现有的抛光装置存在的缺陷在于:抛光装置一般包括锅体固定单元,以及抛光单元,其中锅体固定单元用于固定待抛光锅体,抛光单元伸入所述待抛光锅体内对锅体的内壁进行抛光;而现有的锅体固定单元其固定腔为固定尺寸,锅体置于其内后,由于锅体加工时存在误差,并不是所有的锅体与固定腔都能很好的配合,从而导致不能良好配合的锅体在抛光过程中出现晃动,影响抛光效果;其次,由于各个锅体表面的界面状况各不相同,因此,在抛光完成后,需要人工取下锅体,通过肉眼观察后,得出抛光效果是否达标,若不达标则需重新进行抛光;过程繁琐,影响工作进程;其次,采用肉眼观察其精确度不高,人为因素影响较大。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轻质多层复合锅具的制备方法,用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轻质多层复合锅具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nA1:取至少两层金属层复合后拉伸成型;/nA2:将拉伸成型的金属复合层进行复打,成锅胚;/nA3:对锅胚进行抛光;/nA4:对步骤A3中完成抛光的锅胚进行硬质氧化,形成成品锅。/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轻质多层复合锅具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A1:取至少两层金属层复合后拉伸成型;
A2:将拉伸成型的金属复合层进行复打,成锅胚;
A3:对锅胚进行抛光;
A4:对步骤A3中完成抛光的锅胚进行硬质氧化,形成成品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轻质多层复合锅具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A1的金属层至少包括钛层和铝层,其中钛层的厚度为0.02-0.03mm,铝层的厚度为1.5-2.0m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轻质多层复合锅具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成品锅的重量为600g-700g。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轻质多层复合锅具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A3中采用打蜡抛光装置进行抛光,其中,打蜡抛光装置包括设置于工作平台上的锅体抛光单元、自动打蜡单元以及锅体夹持单元;所述锅体夹持单元及所述锅体抛光单元在同一轴线上可相互靠近或远离;且所述锅体夹持单元相对于所述工作平台可旋转调节角度,所述自动打蜡单元位于锅体抛光单元的侧边上并可远离或靠近抛光轮;其特征在于:所述锅体抛光单元包括由驱动源驱动的抛光轮;
所述锅体夹持单元包括内夹紧组件,内夹紧组件通过驱动源实现开合用于抛光时对锅体进行紧固;在需要取下锅体时,松开所述锅体便于拿取;
还包括抛光界面温度检测装置,所述抛光界面温度检测装置包括若干设置于所述内夹紧组件上的温度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的感应面与内夹紧组件的内侧面在同一平面上,还包括第一控制线路板、第一无线发射单元、第一无线接收单元以及计算机处理单元,所述第一控制线路板上集成有信号调理放大单元及信号处理单元;第一无线发射单元与第一控制线路板连接;第一无线接收单元与计算机处理单元连接,还包括连接于所述锅体夹持单元上的第一导电滑环,所述第一导电滑环电连接所述第一控制线路板;
还包括抛光界面粗糙度检测单元,抛光界面粗糙度检测单元包括设置于所述抛光轮上的若干激光位移传感器,若干所述激光位移传感器的激光发射点低于抛光轮的表面;还包括第二控制线路板、第二无线发射单元、第二无线接收单元,所述第二控制线路板上集成有信号调理放大单元及信号处理单元;第二无线发射单元与第二控制线路板连接;第二无线接收单元与计算机处理单元连接,还包括连接于所述锅体抛光单元上的第二导电滑环,所述第二导电滑环电连接所述第二控制线路板。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轻质多层复合锅具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夹紧组件包括若干相互之间存在缝隙的缩口件,所述缩口件排布的形状与待抛光锅体的外部轮廓相匹配,若干所述缩口件的底端相互连接形成有缩口件底面,所述缩口件的外部套接有外部壳体,所述外部壳体的口径由开口处向内逐渐缩小,所述缩口件底面上连接有将缩口件沿外部壳体轴向移动的驱动杆,所述驱动杆远离缩口件底面的一端上设置有第一驱动气缸;所述缩口件底面与外部壳体底面之间设置有导向柱,锅体置于所述缩口件内,通过第一驱动气缸将缩口件往后拉,则所述缩口件在外部壳体的作用下将锅体夹紧,所述外部壳体上固定连接有旋转轴,所述驱动杆置于所述旋转轴内;...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