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轴承套圈车削精加工工艺
本专利技术涉及轴承生产
,尤其涉及一种能够一次性完成轴承内外套圈粗车和精车的加工工艺。
技术介绍
轴承是在机械传动过程中起固定和减小载荷摩擦系数的部件,是当代机械设备中一种应用广泛的零部件。现有的轴承制造生产逐渐由手工向全自动化转变,机器人、机械手在轴承全自动化生产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为提高轴承套圈的加工质量,目前轴承套圈的加工至少需要经过粗车和精车两个步骤,因此,加工工厂需要对应粗车和精车引进两套加工设备,先对轴承套圈胚料进行粗车,粗车完成后取下半成品后放入精车设备中进行精车;或者先对轴承内外圈进行粗车后,换精车刀对轴承内外圈进行精车。由上述轴承套圈加工方法可以看出,现有的轴承套圈加工存在以下缺陷:1)粗车和精车需要两套设备分别进行,设备占地面积较大;2)粗车和精车工序之间需要搬运对半成品进行解料、搬运和重新上料,或者在粗车和精车两道工序之间两道工序之间需要更换车刀,故两道工序之间存在空档期,影响加工效率,且需要较大的劳动力。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针对现有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轴承套圈车削精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采用一种卧式双主轴三刀盘加工装置对轴承内外套圈加工,所述卧式双主轴三刀盘加工装置包括包括两个主轴、三个刀架、进料机构、机械手和翻转机构,两个主轴和三个刀架间隔设置,三个刀架上均设有刀盘,每个刀盘上均设有三把粗车刀和三把精车刀,且粗车刀和精车刀以刀盘的轴心为圆心按照圆周均匀间隔布置,两个主轴分别采用主轴电机驱动,主轴电机设在两侧的刀架的下方,两个主轴11的前端分别设有夹具,右侧和中间刀盘上的粗车刀和精车刀与靠右的主轴配合,最左边的刀架上的粗车刀和精车刀与左侧的主轴配合,每把粗车刀和精车刀的旁边还均设有喷头,刀架的后方设有水泵,喷头通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轴承套圈车削精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采用一种卧式双主轴三刀盘加工装置对轴承内外套圈加工,所述卧式双主轴三刀盘加工装置包括包括两个主轴、三个刀架、进料机构、机械手和翻转机构,两个主轴和三个刀架间隔设置,三个刀架上均设有刀盘,每个刀盘上均设有三把粗车刀和三把精车刀,且粗车刀和精车刀以刀盘的轴心为圆心按照圆周均匀间隔布置,两个主轴分别采用主轴电机驱动,主轴电机设在两侧的刀架的下方,两个主轴11的前端分别设有夹具,右侧和中间刀盘上的粗车刀和精车刀与靠右的主轴配合,最左边的刀架上的粗车刀和精车刀与左侧的主轴配合,每把粗车刀和精车刀的旁边还均设有喷头,刀架的后方设有水泵,喷头通过水管与水泵连接,粗车和精车轴承套圈时喷头向轴承套圈喷水;
进料机构包括底座、送料气缸、送料通道,底座设置在数控机床的右侧,送料气缸和送料通道均设置在底座的上表面,且送料通道位于送料气缸的左侧;机械手和翻转机构均安装在数控机床上;
该轴承套圈车削精加工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1)根据轴承内、外套圈的结构,在内、外套圈原材料上设计轴承内外套圈两个端面、内直径、内倒角、沟道、内、外套圈密封槽、外直径的切割面,并将切割面输入控制系统中,先加工所有轴承外套圈,再加工所有轴承内套圈;
(2)将一个外套圈上料至右侧主轴,用夹具卡住外套圈外径,右侧主轴两侧刀盘上的粗车刀与精车刀均与右侧主轴配合,右侧主轴带动外套圈转动,同时,一把粗车刀和一把精车刀按照外套圈的内径及沟道的切割面走刀,另一把粗车刀和另一把精车刀按照外套圈一侧端面、外倒角及外套圈密封槽的切割面走刀;
(3)取下轴承外套圈半成品,并搬运至翻转机构中,通过翻转机构对外套圈翻面,翻面后将外套圈半成品上料至左侧主轴,并用夹具卡住外套圈内径;
(4)左侧主轴与其左侧刀盘上的粗车刀和精车刀配合,左侧主轴带动外套圈转动,同时粗车...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吕健冉,吕伯秋,丁品光,王立功,
申请(专利权)人:新昌白云机床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