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清肺止咳的蒙药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6467618 阅读:4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25 19:0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清肺止咳的蒙药及其制备方法,其处方是由北沙参、诃子、川楝子、栀子、紫草茸、紫草、茜草组成。试验显示,本发明专利技术对于急性气管‑支气管炎,慢性支气管炎剂型发作期患者疗效显著,临床症状有效率达97%。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清肺止咳的蒙药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蒙中药
,涉及一种清肺止咳的蒙药及其制备方法,属于药品的剂型改进。
技术介绍
随着现代化进展的不断加快,空气污染、环境恶化、吸烟、职业暴露、流行病、过敏、营养、社会经济压力等各方面因素影响,肺部发生慢性的炎症反应,肺部病症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如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位居当前全球发病率的第十位和死因的第四位,据估计,到2020年,COPD将仅次于冠心病和脑血管疾病而成为全世界第五位致残和第三位致死的疾病,特别是严重影响老年人和儿童的健康。因此亟待开发一种能够治疗肺部疾病特别是慢性肺部病症安全有效的药品来满足患者的需求,扫日劳清肺止咳胶囊源于蒙医经方扫日劳-7汤剂,作为蒙医治疗肺热病的主要方剂已沿用上千年且效果显著,为增加患者服用顺应性,将汤散剂开发为目前的胶囊剂。扫日劳清肺止咳胶囊源于蒙医经方扫日劳-7汤剂(作为蒙医治疗肺热病的主要方剂已沿用上千年且效果显著),十八世纪著名蒙医学家占不拉所著的《蒙医金匮》(满阿噶·仁钦忠乃)中有记载,“高日本乌日、高日本乌兰、查干扫日劳的汤治八种肺病”。“扫日劳清肺止咳胶囊”组方经典,本方由北沙参、诃子、川楝子、茜草、栀子、紫草茸、紫草组成。蒙医药学理念经认为方中查干扫日劳(北沙参)为清肺热之主药,以味甘、微苦、性凉、柔,有清肺热、止咳锁脉、愈伤之功能,用于肺热咳嗽,气喘,胸闷,慢性气管炎,感冒咳嗽等。高日本乌日(诃子、栀子、川楝子)汤为性凉,有清热凉血,分离恶血与良血混浊的功能。用新久血热,因血目赤,恶血与良血混浊、瘟疫,讧热,希日热。高日本乌兰(紫草、紫草茸、茜草)汤为性凉,清肺热、凉血、止咳之功能。用于肺热咳嗽,咳痰。以上三项组成为肺热性疾病的良好组方。扫日劳清肺止咳胶囊具有良好的清肺热、止咳、祛痰功效,对多种因素所致的“三根”失调之肺热病,尤其是痰热壅肺之咳嗽具有良好的疗效,显示出蒙药治疗肺热病的特色和优势。目前,本品在市场中发现扫日劳清肺止咳胶囊在存储过程中发现胶囊壳吸潮现象,该现象主要发生在南方潮湿地区,影响了产品的质量。由于扫日劳清肺止咳胶囊中的药材提取物容易吸潮,在南方潮湿条件下,易于胶囊壳吸潮引起胶囊壳炸裂。鉴于此原因,本专利技术针对扫日劳清肺止咳胶囊易吸潮问题,通过剂型工艺改进提供一种清肺止咳的蒙药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扫日劳清肺止咳胶囊易吸潮的不足,对现有扫日劳清肺止咳胶囊个原料药的制备工艺进行了优化和改进,并通过剂型改进提供了一种扫日劳清肺止咳片剂的制备方法。该片剂克服了现有胶囊剂易吸潮的缺点,药材资源使用率高,节约能源,适合产业化生产。一种清肺止咳的蒙药及其制备方法,主要包括以下步骤:(1)按下列重量配比称取原料:北沙参600g、诃子100g、川楝子60g、栀子100g、紫草茸100g、紫草100g、茜草100g;(2)北沙参、诃子、川楝子、栀子、紫草、茜草等七味药材粉碎成细粉;加入70%乙醇回流提取三次,第一次加12倍量,第二次加10倍量,第三次加8倍量,每次提取2小时,合并提取液,滤过,滤液加压回收乙醇,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20-1.30(50±1℃)的稠浸膏;将紫草茸粉碎成细粉(细度为100目),与稠浸膏合并混匀,干燥,粉碎成细粉;(3)制成颗粒,按50%比例加入乙醇,先搅拌3-5分钟,至软材手握成团,松手即散为止,采用沸腾干燥剂干燥,温度控制在45-55℃,颗粒水分控制在8%以内;(4)将干颗粒与硬脂酸镁混合,硬脂酸镁加入量为颗粒重量的1%,混匀,压制素片;(5)将薄膜包衣机加入至70%乙醇中制成10%包衣液,对素片采用喷雾包衣,自然干燥并铝塑分装。较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优势:(1)本专利技术的扫日劳清肺止咳片,稳定性好,长期保存不变色不吸潮,溶出度和生物利用度有较大的提高。(2)本专利技术中紫草茸后续添加,避免了提取浓缩易起泡沫堵塞机器的现象,减少设备损耗及人工。(3)本专利技术的制备方法,具有操作简单、适于工业化生产。具体实施方式下面详细叙述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是叙述性的,不是限定性的,不能以此限定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比较实施例1取上述重量配比原料样品9份,按重量称取好,分别按照表1进行试验,提取后混合液干燥与紫草茸混匀,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中国药典2015年版一部附录VID)测定栀子苷含量,试验结果见表2。表1药材第一次醇提取工艺考察因素及水平表2正交实验设计表及实验结果结合上述结果,影响因素为A>C>B,即醇浓度添加剂量影响较大,其次是提取时间,最后为加液量。而混合药材第一次提取最佳工艺条件为:A2B3C2,即药材每次加入12倍量的70%乙醇,回流提取2小时。比较实施例2上述重量配比原料样品9份,按重量称取好,分别按照表3进行试验,提取后混合液干燥与紫草茸混匀,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中国药典2015年版一部附录VID)测定栀子苷含量,试验结果见表4。表3药材第二次醇提取工艺考察因素及水平表4正交实验设计表及实验结果结合上述结果,影响因素为C>A>B,即提取时间影响较大,其次是醇浓度,最后为加液量。而混合药材第二次提取最佳工艺条件为:A2B2C2,即药材每次加入10倍量的70%乙醇,回流提取2小时。比较实施例3上述重量配比原料样品9份,按重量称取好,分别按照表5进行试验,提取后混合液干燥与紫草茸混匀,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中国药典2015年版一部附录VID)测定栀子苷含量,试验结果见表6。表5药材第一次醇提取工艺考察因素及水平表6正交实验设计表及实验结果结合上述结果,影响因素为C>B>A,即提取时间影响较大,其次是加液量,最后为醇浓度。而混合药材第三次提取最佳工艺条件为:A2B1C2,即药材每次加入8倍量的70%乙醇,回流提取2小时。实施例1制备工艺(1)处方:北沙参600g、诃子100g、川楝子60g、栀子100g、紫草茸100g、紫草100g、茜草100g;(2)北沙参、诃子、川楝子、栀子、紫草、茜草等七味药材粉碎成细粉;加入70%乙醇回流提取三次,第一次加12倍量,第二次加10倍量,第三次加8倍量,每次提取2小时,合并提取液,滤过,滤液加压回收乙醇,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20-1.30(50±1℃)的稠浸膏;将紫草茸粉碎成细粉(细度为100目),与稠浸膏合并混匀,干燥,粉碎成细粉;(3)制成颗粒,按50%比例加入乙醇,先搅拌3-5分钟,至软材手握成团,松手即散为止,采用沸腾干燥剂干燥,温度控制在45-55℃,颗粒水分控制在8%以内;(4)将干颗粒与硬脂酸镁混合,硬脂酸镁加入量为颗粒重量的1%,混匀,压制素片;(5)将薄膜包衣机加入至70%乙醇中制成10%包衣液,对素片采用喷雾包衣,自然干燥并铝塑分装。所得片剂为每片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清肺止咳的蒙药及其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n(1)本专利技术由北沙参、诃子、川楝子、栀子、紫草茸、紫草、茜草组成;/n(2)北沙参、诃子、川楝子、栀子、紫草、茜草等七味药材粉碎成细粉;加入70%乙醇回流提取三次,第一次加12倍量,第二次加10倍量,第三次加8倍量,每次提取2小时,合并提取液,滤过,滤液加压回收乙醇,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20-1.30(50±1℃)的稠浸膏;将紫草茸粉碎成细粉(细度为100目),与稠浸膏合并混匀,干燥,粉碎成细粉;/n(3)制成颗粒,按50%比例加入乙醇,先搅拌3-5分钟,至软材手握成团,松手即散为止,采用沸腾干燥剂干燥,温度控制在45-55℃,颗粒水分控制在8%以内;/n(4)将干颗粒与硬脂酸镁混合,硬脂酸镁加入量为颗粒重量的1%,混匀,压制素片;/n(5)将薄膜包衣机加入至70%乙醇中制成10%包衣液,对素片采用喷雾包衣,自然干燥并铝塑分装。/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清肺止咳的蒙药及其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
(1)本发明由北沙参、诃子、川楝子、栀子、紫草茸、紫草、茜草组成;
(2)北沙参、诃子、川楝子、栀子、紫草、茜草等七味药材粉碎成细粉;加入70%乙醇回流提取三次,第一次加12倍量,第二次加10倍量,第三次加8倍量,每次提取2小时,合并提取液,滤过,滤液加压回收乙醇,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20-1.30(50±1℃)的稠浸膏;将紫草茸粉碎成细粉(细度为100目),与稠浸膏合并混匀,干燥,粉碎成细粉;
(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韩风雨于秀玲艾林孟令江上官同强
申请(专利权)人:内蒙古天奇中蒙制药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内蒙古;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