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动剪线双头包胶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463089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25 17:3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自动剪线双头包胶机,包括供线装置、切线装置、第一包胶装置、第二包胶装置和输送装置,所述供线装置用于向前方输出线材,所述第一包胶装置用于对线材的前端进行包胶,所述输送装置用于向前方输送线材,以使线材的后端移动至第二包胶装置处,所述切线装置用于切断供线装置输出的线材,所述第二包胶装置用于对线材的后端进行包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供线装置向前方输出线材,第一包胶装置对线材的前端进行包胶,线材的前端包胶完成后,输送装置移动至线材前端处,切线装置对线材进行切断得到线材的后端,输送装置输送线材使线材的后端移动至第二包胶装置处,第二包胶装置对线材的后端进行包胶,以实现线材的双头包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自动剪线双头包胶机
本技术涉及导线制造
,具体涉及到一种自动剪线双头包胶机。
技术介绍
为了防止线材引脚或线端因烫锡、扯线等原因造成的绝缘破坏,通常会在线材引脚或线端位置采用增强绝缘的方式进行处理,一般来说,增强绝缘的方式可以是通过在线材外侧穿高温套管,或在引脚处手工贴高温绝缘胶带。如申请号为CN201710207677.6的专利中公开了一种线材包胶装置,包括:包胶机构、传动机构以及驱动装置;其中,所述驱动装置与所述传动机构传动连接,所述传动机构与所述包胶机构传动连接;所述包胶机构包括包胶滚轮以及用于支撑所述包胶滚轮的支架,所述包胶滚轮设置有与所述传动机构连接的传动连接部,所述包胶滚轮可在所述传动机构的驱动下在所述支架上进行旋转;所述包胶滚轮设置有一轴向延伸的凹槽,胶带以及线材可从所述凹槽的开口处压入所述凹槽内,当所述胶带以及线材压入所述凹槽后所述包胶滚轮旋转以使胶带缠绕在所述线材上。本专利技术实现了包胶的自动化,过程简单,效率更高;且相对于人工包胶而言,其一致性和产品良率会更好。相对于套管的方式而言,其可靠性也会更高。上述专利的线材包胶装置实现了包胶的自动化,提高了包胶效率,但是,一般线材的两端都需要进行包胶,上述专利一次只能对线材的一端进行包胶,不能进行双头包胶,包胶效率不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提供一种可提高包胶效率的自动剪线双头包胶机。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自动剪线双头包胶机,包括供线装置、切线装置、第一包胶装置、第二包胶装置和输送装置,其中,所述供线装置用于向前方输出线材,并使线材的前端与第一包胶装置对齐;所述第一包胶装置用于对线材的前端进行包胶;所述输送装置用于向前方输送线材,以使线材的后端移动至第二包胶装置处;所述切线装置用于切断供线装置输出的线材;所述第二包胶装置用于对线材的后端进行包胶。进一步的,所述供线装置的出线口设置有用于夹持线材的第一夹具。进一步的,所述切线装置包括第一驱动装置和裁切组件,所述第一驱动装置用于驱动裁切组件动作以对线材进行裁切。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包胶装置位于供线装置出线口的侧方。进一步的,所述输送装置包括第二驱动装置和输线件,所述的输线件上设置有供线材穿过的导向孔,所述第二驱动装置用于驱动输线件在第一包胶装置与第二包胶装置之间往复运动。进一步的,所述输线件上还设置有用于夹持线材的第二夹具。进一步的,所述第二包胶装置的前方设置有第三夹具,所述第三夹具用于夹持线材以使线材从输线件上脱离。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包胶装置与第二包胶装置均包括胶带供料装置与卷胶带装置,所述胶带供料装置用于输出胶带并使胶带的一端粘接在线材上,所述卷胶带装置用于将胶带缠绕在线材上。进一步的,所述胶带供料装置包括放胶装置、剪胶带装置和胶带移动装置,所述放胶装置用于供应胶带,所述剪胶带装置用于剪断胶带,所述胶带移动装置用于移动胶带以使胶带的一端粘接在线材上。进一步的,所述卷胶带装置包括卷胶带件、第三驱动装置和第四驱动装置,所述第四驱动装置用于移动卷胶带件以使卷胶带件移动至线材处,所述第三驱动装置用于驱动卷胶带件绕线材进行转动,以使胶带缠绕在线材上。本技术的有益效果:由上述对本技术的描述可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通过供线装置向前方输出线材并露出线材的前端,第一包胶装置对线材的前端进行包胶,线材的前端包胶完成后,输送装置移动至线材前端处,供线装置向前推动线材,以使线材位于输送装置上,切线装置对线材进行切断得到线材的后端,输送装置输送线材使线材的后端移动至第二包胶装置处,第二包胶装置对线材的后端进行包胶,以实现线材的双头包胶,并且,本技术采用全自动化操作,节约了人力成本。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优选实施例中一种自动剪线双头包胶机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供线装置1,切线装置2,第一包胶装置3,第一包胶装置4,输送装置5,线材6,第一夹具11,第一驱动装置21,裁切组件22,第二驱动装置51,输线件52,导向孔522,第二夹具521,第三夹具41,胶带供料装置7,卷胶带装置8,放胶装置71,剪胶带装置72,胶带移动装置73,卷胶带件81,第三驱动装置82,第四驱动装置83。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参照图1所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一种自动剪线双头包胶机,包括供线装置1、切线装置2、第一包胶装置3、第二包胶装置4和输送装置5,其中,供线装置1用于向前方输出线材6,并使线材6的前端与第一包胶装置3对齐;第一包胶装置3用于对线材6的前端进行包胶;输送装置5用于向前方输送线材6,以使线材6的后端移动至第二包胶装置4处;切线装置2用于切断供线装置1输出的线材6;第二包胶装置4用于对线材6的后端进行包胶。本技术通过供线装置1向前方输出线材6并露出线材6的前端,第一包胶装置3对线材6的前端进行包胶,线材6的前端包胶完成后,输送装置5移动至线材6前端处,供线装置1向前推动线材6,以使线材6位于输送装置5上,切线装置2对线材6进行切断得到线材6的后端,输送装置5输送线材6使线材6的后端移动至第二包胶装置4处,第二包胶装置4对线材6的后端进行包胶,以实现线材6的双头包胶,并且,本技术采用全自动化操作,节约了人力成本。作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其还可具有以下附加技术特征:本实施例中,供线装置1的出线口设置有用于夹持线材6的第一夹具11,通过第一夹具11对供线装置1输出的线材6进行夹持,以便第一包胶装置3对线材6的前端进行包胶。本实施例中,切线装置2包括第一驱动装置21和裁切组件22,第一驱动装置21用于驱动裁切组件22动作以对线材6进行裁切,通过第一驱动装置21驱动裁切组件22裁切线材6,其中,裁切组件22可采用裁切刀,第一驱动装置21可采用驱动缸,通过驱动缸驱动裁切刀移动以对线材6进行裁切,但不局限于此。本实施例中,第一包胶装置3位于供线装置1出线口的侧方,供线装置1的出线口向前方输出线材6后,线材6的前端位于第一包胶装置3处,第一包胶装置3对线材6的前端进行包胶。本实施例中,输送装置5包括第二驱动装置51和输线件52,的输线件52上设置有供线材6穿过的导向孔522,第二驱动装置51用于驱动输线件52在第一包胶装置3与第二包胶装置4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自动剪线双头包胶机,其特征在于:包括供线装置(1)、切线装置(2)、第一包胶装置(3)、第二包胶装置(4)和输送装置(5),其中,/n所述供线装置(1)用于向前方输出线材(6),并使线材的前端与第一包胶装置(3)对齐;/n所述第一包胶装置(3)用于对线材(6)的前端进行包胶;/n所述输送装置(5)用于向前方输送线材(6),以使线材(6)的后端移动至第二包胶装置(4)处;/n所述切线装置(2)用于切断供线装置(1)输出的线材(6);/n所述第二包胶装置(4)用于对线材(6)的后端进行包胶。/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动剪线双头包胶机,其特征在于:包括供线装置(1)、切线装置(2)、第一包胶装置(3)、第二包胶装置(4)和输送装置(5),其中,
所述供线装置(1)用于向前方输出线材(6),并使线材的前端与第一包胶装置(3)对齐;
所述第一包胶装置(3)用于对线材(6)的前端进行包胶;
所述输送装置(5)用于向前方输送线材(6),以使线材(6)的后端移动至第二包胶装置(4)处;
所述切线装置(2)用于切断供线装置(1)输出的线材(6);
所述第二包胶装置(4)用于对线材(6)的后端进行包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剪线双头包胶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供线装置(1)的出线口设置有用于夹持线材(6)的第一夹具(1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剪线双头包胶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切线装置(2)包括第一驱动装置(21)和裁切组件(22),所述第一驱动装置(21)用于驱动裁切组件(22)动作以对线材(6)进行裁切。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剪线双头包胶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包胶装置(3)位于供线装置(1)出线口的侧方。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剪线双头包胶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装置(5)包括第二驱动装置(51)和输线件(52),所述的输线件(52)上设置有供线材(6)穿过的导向孔(522),所述第二驱动装置(51)用于驱动输线件(52)在第一包胶装置(3)与第二包胶装置(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桃桃吴翔
申请(专利权)人:胜美达电机吉安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西;3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