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缆加工用的管式绞线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463080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25 17:3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缆加工用的管式绞线机,包括底座,所述底座内壁的两侧之间滑动连接有滑动板,所述滑动板底部的两侧均设置有万向轮,所述滑动板内部的两侧均开设有通孔,所述滑动板的顶部且位于所述通孔的两侧均开设有凹槽,所述滑动板顶部的两侧与所述底座内壁顶部的两侧之间均设置有伸缩弹簧,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电缆加工技术领域。该电缆加工用的管式绞线机通过将拉杆配合卡块的使用,将卡块卡入到滑动板上的凹槽内,将整个装置的重力转移至拉杆上,进而使得液压杆不受力,减少了液压杆的损坏,进而减少了后期的维护成本,而且通过调节管式绞线机本体的高度,方便了不同身高的工作人员使用,使用起来更加的舒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缆加工用的管式绞线机
本技术涉及电缆加工
,具体为一种电缆加工用的管式绞线机。
技术介绍
电缆的生产加工离不开绞线机,绞线机是一种能广泛应用于各类软、硬导体线的绞合机械设备,使多根单支导体扭成一股,达到线材的工艺要求,绞线机按照绞线方式一般可以分为单绞机、对绞机、高速绞线机、退扭机、笼式绞线机、框工绞线机、管式绞线机及盘式绞线机。其中,管式绞线机是一种广泛应用于电缆或钢丝绳绞合的机械设备,它使多根单线扭成一根多股的绞合电缆或钢丝绳,达到线材的工艺要求。但是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当在车间设备需要进行位子变更时需要对设备进行移动,现有的管式绞线机通过设置移动轮和支撑脚配合使用进行移动与固定之间的转换,通过液压杆带动移动轮向下运动贴地顶起管式绞线机,从而达到移动的目的,但是整个装置的重力全部由液压杆承受,长期会导致液压杆受损,加大了后期的维护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电缆加工用的管式绞线机,解决了移动时整个装置的重力全部由液压杆承受,长期会导致液压杆受损,加大了后期的维护成本的问题。...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缆加工用的管式绞线机,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内壁的两侧之间滑动连接有滑动板(2),所述滑动板(2)底部的两侧均设置有万向轮(3),所述滑动板(2)内部的两侧均开设有通孔(4),所述滑动板(2)的顶部且位于所述通孔(4)的两侧均开设有凹槽(5),所述滑动板(2)顶部的两侧与所述底座(1)内壁顶部的两侧之间均设置有伸缩弹簧(6),所述底座(1)内壁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液压杆(7),所述液压杆(7)的底端固定连接有推板(8),所述底座(1)底部的两侧均开设有开口槽(9),所述底座(1)底部的两侧且位于两个所述开口槽(9)相对的一侧均滑动连接有拉杆(10),两个所述拉杆(10...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缆加工用的管式绞线机,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内壁的两侧之间滑动连接有滑动板(2),所述滑动板(2)底部的两侧均设置有万向轮(3),所述滑动板(2)内部的两侧均开设有通孔(4),所述滑动板(2)的顶部且位于所述通孔(4)的两侧均开设有凹槽(5),所述滑动板(2)顶部的两侧与所述底座(1)内壁顶部的两侧之间均设置有伸缩弹簧(6),所述底座(1)内壁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液压杆(7),所述液压杆(7)的底端固定连接有推板(8),所述底座(1)底部的两侧均开设有开口槽(9),所述底座(1)底部的两侧且位于两个所述开口槽(9)相对的一侧均滑动连接有拉杆(10),两个所述拉杆(10)的顶端均贯穿所述底座(1)并延伸至所述底座(1)的内部,所述拉杆(10)的顶端固定连接有卡块(11),所述底座(1)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支撑脚(1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缆加工用的管式绞线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顶板(13),所述顶板(13)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固定框(14),所述固定框(14)内壁底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U型槽(15),所述固定框(14)内壁的底部且位于两个所述U型槽(15)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士庆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市盛鑫祥线缆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