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模拟建筑工地高处坠落事故的安全教学虚拟场景模型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462634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25 17:3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模拟建筑工地高处坠落事故的安全教学虚拟场景模型,包括VR眼镜,还包括基台,所述基台的左侧、右侧对称设置有上升的梯级台阶,所述基台上安装有护栏;所述基台的上表面开设有通孔,所述基台内设置有缓冲平台,所述缓冲平台包括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上覆盖有缓冲垫,所述支撑板下设置有支撑立柱,所述支撑板上的边缘布设有导向柱,所述基台顶板的下表面围绕所述通孔设置有电磁铁,所述缓冲垫上方安装有站立板,所述站立板的外圈穿设所述导向柱,所述支撑板下设有液压缸,所述液压缸推杆的顶端设有推板,所述支撑板和所述缓冲垫上设置有贯穿的伸缩孔。实现模拟坠落的过程,通过液压缸将站立板推回顶部,电磁铁通电吸住站立板即可快速复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模拟建筑工地高处坠落事故的安全教学虚拟场景模型
本技术涉及仿真场景模拟
,特别是一种模拟建筑工地高处坠落事故的安全教学虚拟场景模型。
技术介绍
当前,游戏在设备仿真、模拟场景等多种领域中取得了很大的突破,从原先的二维、三维发展到现在的现实空间虚拟游戏,而且还使用多种自由度仿真运动平台以为了实现各种游戏动作。但如何可以让公众了解和掌握高处作业的防护重要性,提高在高处作业时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应急逃生能力,还有所欠缺。现有的安全教育培训主要以说教、宣传式为主。说教式安全教育培训主要有面授知识、组织观看教育片和突发事件应急演练等方式,这些比较传统的教育方式受讲课人员水平、教育硬件设备及演练物资等诸多因素影响,教育效果参差不齐,无法使安全防范意识和安全知识深入每一个接受教育的施工人员心里。传统宣传多以展板、视频的被动式宣讲为主,宣传对象参与性不高,互动性不强,体验不直接,宣传效果不理想。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模拟建筑工地高处坠落事故的安全教学虚拟场景模型,为使用者提供接近真实的坠落体验。本技术实施例中采用以下方案实现:提供一种模拟建筑工地高处坠落事故的安全教学虚拟场景模型,包括VR眼镜,还包括基台,所述基台的左侧、右侧对称设置有上升的梯级台阶,所述基台上的前侧和后侧安装有护栏;所述基台的上表面开设有通孔,所述基台内位于所述通孔的下方设置有缓冲平台,所述缓冲平台包括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上表面覆盖有缓冲垫,所述支撑板的下表面设置有支撑立柱立于地面,所述支撑板的上表面的边缘等间距布设有导向柱,所述基台的顶板的下表面围绕所述通孔的边缘设置有电磁铁,所述缓冲垫上方安装有站立板,所述站立板的外圈穿设所述导向柱,所述支撑板的下方设置有液压缸,所述液压缸的推杆的顶端设置有推板,所述支撑板和所述缓冲垫上设置有贯穿的伸缩孔,所述伸缩孔的横截面形状与所述推板的横截面形状相同。本技术一实施例中,所述站立板的纵截面为凸字形,所述站立板的凸出部的形状、尺寸与所述通孔相对应,所述通孔的横截面形状为圆形。本技术一实施例中,所述推板的横截面形状为十字形。本技术一实施例中,所述基台的顶板的上表面环绕所述通孔和所述通孔的侧壁上设置有缓冲垫圈。本技术一实施例中,位于所述通孔的前方和后方的防护栏上设置有防护网。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提供一种模拟建筑工地高处坠落事故的安全教学虚拟场景模型,电磁铁断电,站立板就能够沿着导向柱作自由落体,戴上VR眼睛就能让学员真切感受坠落时的场景,从而实现,模拟坠落的过程,缓冲垫层在高速坠落触碰到支撑物二停下时的极短程缓冲以减少人体肢干受到的冲击,避免对学员造成伤害,通过液压缸将站立板推回顶部,电磁铁通电吸住站立板即可快速复原,进行下一次的体验。附图说明图1是一种模拟建筑工地高处坠落事故的安全教学虚拟场景模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一种模拟建筑工地高处坠落事故的安全教学虚拟场景模型的A-A向剖视图。图3是一种模拟建筑工地高处坠落事故的安全教学虚拟场景模型将站立板推回顶部的状态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说明。请参阅图1至图3,本技术提供一种模拟建筑工地高处坠落事故的安全教学虚拟场景模型,包括VR眼镜(未图示),还包括基台1,所述基台1的左侧、右侧对称设置有上升的梯级台阶2,所述基台1上的前侧和后侧安装有护栏3;所述基台1的上表面开设有通孔,所述基台1内位于所述通孔的下方设置有缓冲平台,所述缓冲平台包括支撑板6,所述支撑板6的上表面覆盖有缓冲垫10,减少坠落时的冲击力,所述支撑板6的下表面设置有支撑立柱7立于地面,所述支撑板6的上表面的边缘等间距布设有导向柱9,所述基台1的顶板的下表面围绕所述通孔的边缘设置有电磁铁12,所述缓冲垫10上方安装有站立板5,所述站立板5的外缘穿设所述导向柱9,所述支撑板6的下方设置有液压缸8,所述液压缸8的推杆的顶端设置有推板13,所述支撑板6和所述缓冲垫10上设置有贯穿的伸缩孔,所述伸缩孔的横截面形状与所述推板13的横截面形状相同,令推板13能够从缓冲垫10和支撑板6中穿过。请继续参见图1至图3,本技术一实施例中,所述站立板5的纵截面为凸字形,所述站立板5的凸出部的形状、尺寸与所述通孔相对应,所述通孔的横截面形状为圆形,令站立板5与通孔能够完美贴合。参见图2、图3本技术一实施例中,所述推板13的横截面形状为十字形,减少推板13的重量。参见图1、图3,本技术一实施例中,所述基台1的顶板的上表面环绕所述通孔和所述通孔的侧壁上设置有缓冲垫圈11,防止学员员在坠落的过程中发生磕伤和碰伤。参见图1至图3,本技术一实施例中,位于所述通孔的前方和后方的防护栏3上设置有防护网4,保护进行学员。本技术一实施例中,液压缸8、VR眼镜和电磁铁12连接有上位机(未图示),用于控制电磁铁12的通断电,液压缸8的推出和缩回,本技术只要求保护具体的机械结构,至于上位机以及具体如何与电磁铁12、液压缸8和VR眼镜如何控制、如何连接均为现有技术不作保护要求,这里仅是起到介绍本装置如何控制使用的作用。本技术具有以下工作原理:模拟时,学员站在站立板上,戴上VR眼镜;待体验人员准备好后,操控人员,通过上位机控制VR眼镜播放模拟坠落的影片;与此同时电磁铁断电,此时站立板不再被吸附在电磁铁上,站立板受重力作用沿着导向柱作自由落体运动,由于体验人员是站立在站立板上的,所以体验人员由于失去了支撑,也做自由落体运动,坠落模拟自此完成。之后体验人员将VR取下,操控人员通过上位机控制液压缸向上顶升站立板,电磁铁通电将站立板吸住;之后控制液压缸的推杆缩回,体验人员走下本模拟装置。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凡依本技术申请专利范围所做的均等变化与修饰,皆应属本技术的涵盖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模拟建筑工地高处坠落事故的安全教学虚拟场景模型,包括VR眼镜,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基台,所述基台的左侧、右侧对称设置有上升的梯级台阶,所述基台上的前侧和后侧安装有护栏;所述基台的上表面开设有通孔,所述基台内位于所述通孔的下方设置有缓冲平台,所述缓冲平台包括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上表面覆盖有缓冲垫,所述支撑板的下表面设置有支撑立柱立于地面,所述支撑板的上表面的边缘等间距布设有导向柱,所述基台的顶板的下表面围绕所述通孔的边缘设置有电磁铁,所述缓冲垫上方安装有站立板,所述站立板的外圈穿设所述导向柱,所述支撑板的下方设置有液压缸,所述液压缸的推杆的顶端设置有推板,所述支撑板和所述缓冲垫上设置有贯穿的伸缩孔,所述伸缩孔的横截面形状与所述推板的横截面形状相同。/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模拟建筑工地高处坠落事故的安全教学虚拟场景模型,包括VR眼镜,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基台,所述基台的左侧、右侧对称设置有上升的梯级台阶,所述基台上的前侧和后侧安装有护栏;所述基台的上表面开设有通孔,所述基台内位于所述通孔的下方设置有缓冲平台,所述缓冲平台包括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上表面覆盖有缓冲垫,所述支撑板的下表面设置有支撑立柱立于地面,所述支撑板的上表面的边缘等间距布设有导向柱,所述基台的顶板的下表面围绕所述通孔的边缘设置有电磁铁,所述缓冲垫上方安装有站立板,所述站立板的外圈穿设所述导向柱,所述支撑板的下方设置有液压缸,所述液压缸的推杆的顶端设置有推板,所述支撑板和所述缓冲垫上设置有贯穿的伸缩孔,所述伸缩孔的横截面形状与所述推板的横截面形状相同。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彭玲茜潘瑜陈明仙范自盛许贵贤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船政交通职业学院福建维锐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