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壳及超声成像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460954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25 17:3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超声设备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外壳,其中,包括: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第一壳体包括第一主体结构和第一凸缘结构,第二壳体包括第二主体结构和第二凸缘结构,第一凸缘结构设置在第一主体结构的一端,第二凸缘结构设置在第二主体结构的一端,第一主体结构和第二主体结构连接后形成第一空腔,第一凸缘结构与第二凸缘结构连接后形成第二空腔,第一空腔与第二空腔连通;第一空腔能够容纳超声成像设备的主机电路,第二空腔能够容纳主机电路与换能器连接所需的连接端子。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还公开了一种超声成像设备。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外壳能够方便使用者实现对换能器的拆卸,同时也便于直接将主机通过连接端子插入至换能器内,实现快速插拔。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外壳及超声成像设备
本技术涉及超声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外壳及包括该外壳的超声成像设备。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中的超声成像设备,尤其是便携式超声设备,例如掌上超声设备中,主机与换能器之间通常需要设置成可拆卸的方式,以方便主机匹配多种不同功能的换能器。但是现有技术通常的主机与换能器之间的连接方式通常不便于插拔。另外,现有技术中的主机通常没有防水设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外壳及包括该外壳的超声成像设备,解决相关技术中存在的主机与换能器之间的连接方式通常不便于插拔的问题。作为本技术的第一个方面,提供一种外壳,其中,包括: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所述第一壳体包括第一主体结构和第一凸缘结构,所述第二壳体包括第二主体结构和第二凸缘结构,所述第一凸缘结构设置在所述第一主体结构的一端,所述第二凸缘结构设置在所述第二主体结构的一端,所述第一主体结构和所述第二主体结构连接后形成第一空腔,所述第一凸缘结构与所述第二凸缘结构连接后形成第二空腔,所述第一空腔与所述第二空腔连通;所述第一空腔能够容纳超声成像设备的主机电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外壳,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所述第一壳体包括第一主体结构和第一凸缘结构,所述第二壳体包括第二主体结构和第二凸缘结构,所述第一凸缘结构设置在所述第一主体结构的一端,所述第二凸缘结构设置在所述第二主体结构的一端,所述第一主体结构和所述第二主体结构连接后形成第一空腔,所述第一凸缘结构与所述第二凸缘结构连接后形成第二空腔,所述第一空腔与所述第二空腔连通;/n所述第一空腔能够容纳超声成像设备的主机电路,所述第二空腔能够容纳所述主机电路与换能器连接所需的连接端子。/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外壳,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所述第一壳体包括第一主体结构和第一凸缘结构,所述第二壳体包括第二主体结构和第二凸缘结构,所述第一凸缘结构设置在所述第一主体结构的一端,所述第二凸缘结构设置在所述第二主体结构的一端,所述第一主体结构和所述第二主体结构连接后形成第一空腔,所述第一凸缘结构与所述第二凸缘结构连接后形成第二空腔,所述第一空腔与所述第二空腔连通;
所述第一空腔能够容纳超声成像设备的主机电路,所述第二空腔能够容纳所述主机电路与换能器连接所需的连接端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外壳,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主体结构与所述第二主体结构卡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外壳,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凸缘结构与所述第二凸缘结构卡接。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外壳,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防水条和第二防水条,所述第一防水条设置在所述第一主体结构与所述第二主体结构的连接位置,所述第二防水条设置在所述第一凸缘结构和所述第二凸缘结构的连接位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外壳,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主体结构和所述第二主体结构的连接位置处设置有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位于所述第一主体结构或第二主体结构上,所述第一防水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峰黄明进陆坚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祥生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