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于水泥管连接的对中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459638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25 17:2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便于水泥管连接的对中装置,其包括固定件和活动件,固定件包括固定底座和固定外壳,固定外壳中设有连接绳,连接绳的横截面呈矩形,且连接绳设为麻绳或布绳,固定外壳远离固定底座的端面上开设有出绳槽,连接绳的一端固定连接在固定外壳中,连接绳的自由端穿过出绳槽位于固定外壳外侧,连接绳的自由端连接有挂钩;活动件包括活动底座和与活动底座连接的活动外壳,活动外壳上设有供挂钩钩挂的钩环。工人通过连接绳与水平面和竖直面之间的位置关系,判断两根水泥管之间的位置关系,使两根水泥管之间的位置关系通过连接绳实现可视化。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方便两根水泥管对中,方便水泥管之间的连接,水泥管连接效率高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便于水泥管连接的对中装置
本技术涉及水泥制管的
,尤其是涉及一种便于水泥管连接的对中装置。
技术介绍
排水管道是将多个水泥管相互连接后埋设在地表下方或放置在地沟中,用来输送水流或污水的管道。此类水泥管的结构如说明书附图1所示,包括管本体7,管本体7的一端设有与管本体7一体成型的连接部71,管本体7远离连接部71的一端设有与管本体7一体成型的扩展部72。在连接时,将一个管本体的连接部与另一个管本体的扩展部插接连接。为保证两个管本体的连接密封性,采用在两个管本体的连接处放置密封圈的方式达到密封效果。在对两个管本体进行连接时,通常是先固定好一个管本体的位置,而后使用电动葫芦或手拉葫芦提吊另一个管本体,工人不断调整被提吊的管本体的位置和角度,当两个管本体的轴心线位于同一条直线上时,才能将两个管本体顺利连接。但在调整管本体的位置和角度的过程中,工人之间需要不断沟通,反复调整,导致管本体之间的连接很不便利。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便于水泥管连接的对中装置,其具有方便连接水泥管的效果。本技术的上述专利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便于水泥管连接的对中装置,包括固定件和活动件,所述固定件包括固定底座和与固定底座连接的固定外壳,所述固定外壳中设有连接绳,所述固定外壳远离固定底座的端面上开设有出绳槽,所述连接绳的一端固定连接在固定外壳中,所述连接绳的自由端穿过出绳槽位于固定外壳外侧,所述连接绳的自由端连接有挂钩;所述活动件包括活动底座和与活动底座连接的活动外壳,所述活动外壳上设有供挂钩钩挂的钩环。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工人连接水泥管时,将固定件固定在一根水泥管的扩展部的侧壁上,将活动件固定在另一根水泥管的管本体外周面上,随后使用电动葫芦吊起安装有活动件的水泥管。吊起水泥管后,工人将连接绳拉出固定外壳,并将连接绳上的挂钩钩挂在钩环上。工人根据连接绳的倾斜方向判断水泥管的移动方向,连接绳使两根水泥管的相对位置关系可视化,工人能够快速判断出水泥管的移动方向。当连接绳与水平面平行,与竖直面也平行时,工人即可水平移动水泥管,实现两根水泥管的快速连接。无论是控制电动葫芦的工人还是负责调节水泥管角度的工人均可通过连接绳快速判断出水泥管的移动方向,工人之间的沟通减少,便于水泥管之间的连接。两根水泥管的相对位置通过连接绳实现可视化,工人的判断更准确,减少了反复调节水泥管位置的过程,方便了水泥管之间的连接。两根水泥管更容易对中,即轴心线更容易重合,提高了水泥管的连接效率。挂钩和钩环的连接方式,方便快捷,对中装置结构简单,成本低,便于携带和存放。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连接绳的横截面呈矩形,所述连接绳设为麻绳或布绳。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连接绳的横截面呈矩形,即连接绳设置为宽绳,连接绳的宽度较大,更便于工人判断连接绳相对于水平面的倾斜角度,从而使工人能够更快速和准确的判断出两根水泥管之间的相对位置,使水泥管的连接方便、快捷。宽度较宽的麻绳或布绳发生倾斜时,两侧容易发生卷曲或翘起,连接绳的形变程度变大,更方便工人判断连接绳与水平面和竖直面之间的相对关系,从而使工人更快速、准确的判断出两根水泥管之间的关系,减少工人反复移动水泥管和调节水泥管角度的次数,方便了水泥管之间的连接。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固定件上设有发光件,所述活动件上设有遮挡板。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发光件与遮挡板配合,当两根水泥管的轴心线重合时,发光件发出的光斑会照射在遮挡板的中心。工人除了通过连接绳判断两根水泥管之间的相对位置外,还可通过发光件与遮挡板的配合,且通过发光件与遮挡板判断两根水泥管之间的相对位置更为准确。两种方式供工人判断两根水泥管之间的相对位置,使工人连接水泥管的工作更为简单、快捷。减少工人反复移动和调整水泥管位置的次数,使水泥管的连接更方便。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遮挡板靠近钩环的一端端面上设有呈“十”字形状的对准线槽,所述对准线槽的中心点与遮挡板的中心重合。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对准线槽使工人能够准确和方便的判断出两根水泥管之间的相对位置,从而实现两根水泥管的快速连接。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固定外壳中设有收卷弹性件,所述收卷弹性件的一端与固定外壳连接,所述收卷弹性件的另一端与连接绳位于固定外壳内部的一端连接,所述连接绳缠绕在收卷弹性件上。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收卷弹性件使连接绳能够自动收卷到固定外壳中,一方面方便了对中装置的使用。一方面使钩挂在活动件上的连接绳能够实时保持紧绷的状态,连接绳不易产生弯曲,方便工人判断连接绳与水平面和竖直面之间的位置关系,从而方便工人判断两根水泥管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使水泥管之间的位置更容易对准确,水泥管的连接更方便。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固定底座设置为吸盘。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吸盘将固定件吸附在水泥管上,固定件不易脱离水泥管,保证水泥管连接时固定件的稳定性,从而保证水泥管连接效率。固定件更稳定的连接在水泥管上,方便工人判断两根水泥管之间的相对位置。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活动底座呈弧形,所述活动底座向靠近活动外壳的方向弯折,所述活动底座远离活动外壳的端面上设有若干摩擦凸块。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活动底座呈弧形,使活动件与水泥管之间的接触面积增大,活动件与水泥管之间的摩擦力增大。摩擦凸块进一步增加活动件与水泥管之间的摩擦力。使活动件受到连接绳的拉力时,活动件不易产生移动,提高活动件的稳定性。活动件的位置不变,方便工人判断两根水泥管之间的相对位置。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活动外壳靠近活动底座一端的内部设有第一涡卷弹性件和第二涡卷弹性件,所述第一涡卷弹性件和第二涡卷弹性件的一端均与活动外壳连接;所述第一涡卷弹性件的另一端与缠绕在第一涡卷弹性件上的第一活动绳连接,所述第二涡卷弹性件的另一端与缠绕在第二涡卷弹性件上的第二活动绳连接;所述活动外壳的两侧分别设有第一滑槽和第二滑槽,所述第一活动绳的自由端穿过第一滑槽连接有紧固环,所述第二活动绳的自由端穿过第二滑槽连接有紧固钩。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活动绳与第二活动绳绕水泥管外周面进行连接,进一步提高活动件与水泥管之间的连接稳定性。活动件和固定件的位置均不易改变,工人一开始确定好活动件和固定件的位置后,则不需要再通过手动夹持活动件和固定件,也无需担心活动件和固定件会脱离水泥管,方便了对中装置的使用,也方便了水泥管之间的连接。综上所述,本技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1.工人通过连接绳与水平面和竖直面之间的位置关系,判断两根水泥管之间的位置关系,使两根水泥管之间的位置关系通过连接绳实现可视化,从而使工人在调节水泥管的位置和角度时,能够更快速和准确的将两根水泥管对齐,完成水泥管之间的连接,方便了水泥管的连接,提高了水泥管的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便于水泥管连接的对中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件(1)和活动件(4),所述固定件(1)包括固定底座(2)和与固定底座(2)连接的固定外壳(3),所述固定外壳(3)中设有连接绳(31),所述固定外壳(3)远离固定底座(2)的端面上开设有出绳槽,所述连接绳(31)的一端固定连接在固定外壳(3)中,所述连接绳(31)的自由端穿过出绳槽位于固定外壳(3)外侧,所述连接绳(31)的自由端连接有挂钩(32);所述活动件(4)包括活动底座(5)和与活动底座(5)连接的活动外壳(6),所述活动外壳(6)上设有供挂钩(32)钩挂的钩环(61)。/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于水泥管连接的对中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件(1)和活动件(4),所述固定件(1)包括固定底座(2)和与固定底座(2)连接的固定外壳(3),所述固定外壳(3)中设有连接绳(31),所述固定外壳(3)远离固定底座(2)的端面上开设有出绳槽,所述连接绳(31)的一端固定连接在固定外壳(3)中,所述连接绳(31)的自由端穿过出绳槽位于固定外壳(3)外侧,所述连接绳(31)的自由端连接有挂钩(32);所述活动件(4)包括活动底座(5)和与活动底座(5)连接的活动外壳(6),所述活动外壳(6)上设有供挂钩(32)钩挂的钩环(6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于水泥管连接的对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绳(31)的横截面呈矩形,所述连接绳(31)设为麻绳或布绳。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于水泥管连接的对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件(1)上设有发光件(11),所述活动件(4)上设有遮挡板(41)。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便于水泥管连接的对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遮挡板(41)靠近钩环(61)的一端端面上设有呈“十”字形状的对准线槽(42),所述对准线槽(42)的中心点与遮挡板(41)的中心重合。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于水泥管连接的对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外壳(...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波俞建良严志军
申请(专利权)人:昆山固特水泥制管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