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测量对地电阻的接地电极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45903 阅读:21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用于测量对地电阻的接地电极装置,包括有一中心金属电极棒(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复数根第二金属电极棒(2)和水平接地导线(3),其中中心金属电极棒(1)通过水平接地导线(3)而分别与复数根第二金属电极棒(2)连接。(*该技术在201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对地电阻测量所用的电极,特别是一种用于测量对地电阻的接地电极装置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中,用于测量对地电阻的接地电极包括有两根电流极和两根电位极,均采用金属棒,电流极与电位极分别通过导线接至测量装置,测量时两电流极插入地面以下30cm以上,在对地电阻的测量中由于测量电流(测量装置通过接地电流极而流入地中的电流)受大地的杂散电流(其大小和方向不稳定)的影响,造成测量误差大,测量精度低,给测量工作带来很大的困难。要解决这个问题,就需要将测量电流提高,使之远高于杂散电流,这时杂散电流在测量时就可忽略不计,或者控制在误差范围之内。为了要降低误差,一、可以提高测量电压,但测量电压提高,杂散电流也将相应增大的同时,也对测量人员带来安全的隐患;二、可降低接地电极的接地电阻值,但在现有技术中由于受携带、操作、搬运的限制,接地电极的长度不可能取得太长(通常只有50~60cm),而截面积的变化对接地电极的电阻值变化起的作用很小;三、即使能将金属棒更深地插入地面以下,使之在相同电流密度的情况下,提高金属棒与大地的接触面积,即在相同电压的情况下,增大对地电流,使之远高于杂散电流,以降低误差,但却极大地增大了施工难度,特别是在坚硬的岩石地面情况下。专利技术构成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可降低对地电阻的测量误差、并提高测量精度的用于测量对地电阻的接地电极装置。本技术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途径来实现用于测量对地电阻的接地电极装置,包括有一中心金属电极棒,其结构要点在于,还包括有复数根第二金属电极棒和水平接地导线,其中中心金属电极棒通过水平接地导线而与分别与复数根第二金属电极棒连接。在使用的时候,可将中心金属电极棒插接在所要测量的地面上,而以中心金属电极棒为中心,复数根第二金属电极棒呈辐射状插接在中心金属棒周围,二者通过水平接地导线连接在一起。由于每一根第二金属电极都通过水平接地导线与中心电极棒并接起来,这样每一根第二金属电极、中心电极棒和水平接地导线都是接地体,其电阻值R ∞ρ/(2πl∑)其中l∑接地体的总长度,为所有的金属电极棒长度与水平接地导线长度的总和。这样,由于电阻值与其电阻的长度成反比,增加了电阻的长度,就可以大大地减小了接地电极的电阻值,从而增大了对地电流,降低了测量误差,提高了测量的精度。由于增加了水平接地导线对降低接地电阻的作用,中心金属电极棒和第二金属电极棒的对地插接深度就不需要过大,只须10~20cm,这样就带来了一出乎意料的效果,即减轻了施工负担,降低了施工难度,提高了施工效率。水平接地导线与中心金属电极棒和第二金属电极棒之间的连接可以有多种选择水平接地导线通过分别缠绕在第二金属电极棒与中心金属电极棒上而将二者连接起来。这样在施工过程中可以便于拆装,方便施工。或者水平接地导线通过紧固装置(如螺栓等)而将第二金属电极棒与中心金属电极棒连接起来。通过紧固装置进行连接,可提高连接的可靠性。水平接地导线为一种多股软铜绞线。多股软铜绞线作为水平接地体可随地势变化与大地紧密接触。本技术还可以进一步具体为第二金属电极棒与中心金属电极棒之间的地面距离,也即是水平接地导线的长度应为0.5m以上;在分布时,复数根第二金属电极棒的任意两根之间的距离为0.5m以上。第二金属电极棒与中心金属电极棒之间的地面距离,也就是水平接地导线的长度,可根据两根第二金属电极棒之间的距离的情况而确定,一般来说,第二金属电极棒之间的距离越大,则第二金属电极棒与中心金属电极棒之间的距离也将越大;也可根据测量地面的情况确定,如果地面较宽广,则其距离也可越大,若地面较为崎岖,则由于测量不便,其距离也会变小。综上所述,本技术的优点在于通过增加接地电极的长度而减小了接地电极电阻值,增大了测量装置的对地电流,降低了测量误差,提高了测量精度,同时本技术还具有一出乎意料的效果,即由于水平接地导线降低接地电阻的作用,故金属电极棒的对地插接深度不需过深,从而降低了施工难度,提高了施工效率。附图说明图1所示为本技术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图2所示为本技术实施例1的侧面结构示意图;图3所示为本技术最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下面我们结合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描述。具体实施例实施例1参见附图1,用于测量对地电阻的接地电极装置,包括有一中心金属电极棒1和5根第二金属电极棒2,中心金属电极棒1的一端与对地电阻测量装置4电连接,另一端则插接在测量地面上,5根第二金属电极棒以中心金属电极棒1为中心,呈射线状分布插接在中心金属电极棒1周围的地面上,并通过水平接地导线3与中心金属电极棒1连接,水平接地导线3是一种多股软铜绞线,其通过分别缠绕在中心金属电极棒1和第二金属电极棒2上而将二者连接起来的,并与地面紧密接触用电极棒在地面上划一道小沟,将软铜绞线放入,用土填埋后压实;同时5根第二金属电极棒2与中心金属电极棒1之间的距离即之间水平接地导线3的长度分别是0.8m、1.5m、1.8m、2m、2.5m。参见附图2,中心金属电极棒1对地插接深度为18cm,而第二金属电极棒对地插接深度为15cm。本技术未述部分与现有技术相同。最佳实施例参见附图3,用于测量对地电阻的接地电极装置,包括有一中心金属电极棒1和4根第二金属电极棒2,4根第二金属电极棒2呈十字辐射状分布在中心金属电极棒1周围,同时中心金属电极棒1处于该十字分布的中心,而该4根第二金属电极棒2与中心金属电极棒1之间的距离,即之间的水平接地导线3的距离均为2.5m,同时中心金属电极棒1与4根的第二金属电极棒2的对地插接深度均为15cm。本实施例未述部分与实施例1相同。权利要求1.用于测量对地电阻的接地电极装置,包括有一中心金属电极棒(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复数根第二金属电极棒(2)和水平接地导线(3),其中中心金属电极棒(1)通过水平接地导线(3)而分别与复数根第二金属电极棒(2)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测量对地电阻的接地电极装置,其特征在于,水平接地导线(3)通过分别缠绕在第二金属电极棒(2)与中心金属电极棒(1)上而将二者连接起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测量对地电阻的接地电极装置,其特征在于,水平接地导线(3)通过紧固装置分别与第二金属电极棒(2)与中心金属电极棒(1)连接而将二者连接起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测量对地电阻的接地电极装置,其特征在于,紧固装置或是紧固螺钉,或是螺栓。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测量对地电阻的接地电极装置,其特征在于,水平接地导线(3)为一种多股软铜绞线。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测量对地电阻的接地电极装置,其特征在于,水平接地导线(3)的连接长度,即第二金属电极棒(2)与中心金属电极棒(1)之间的地面距离为0.5m以上。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对地电阻测量所用的电极,特别是一种用于测量对地电阻的接地电极装置,包括有一中心金属电极棒,其结构要点在于,还包括有复数根第二金属电极棒和水平接地导线,其中中心金属电极棒通过水平接地导线而与分别与复数根第二金属电极棒连接。本技术的优点在于通过增加接地电极的长度而减小了接地电极电阻值,增大了测量装置的对地电流,降低了测量误差,提高了测量精度,同时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明览雷龙武王劲军罗湘梅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省电力勘测设计院罗明览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