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热泵蒸发器热缓冲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458846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25 17:2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热泵蒸发器热缓冲结构,包括有蒸汽冷凝器、液体蒸发罐,所述蒸汽冷凝器和液体蒸发罐通过蒸汽入口管连接,所述蒸汽冷凝器的外围安装有冷媒蒸发器,所述冷媒蒸发器和蒸汽冷凝器的外围设置有水槽,所述水槽将蒸汽的热量波动吸收到水体中,所述冷媒蒸发器和蒸汽冷凝器安装于水槽的内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增加热缓冲结构,通过增加一个缓冲的水槽,利用水的比热容比较大的优点,将蒸汽的热量波动吸收到水体中,大量的蒸汽来到时,会加热水的温度。在蒸汽变少时,冷媒从水体中吸收热量。大量的水的温度变化很慢,给蒸汽冷凝器的冷凝工作和冷媒蒸发器的蒸发工作提供了一个很平稳的工作环境。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热泵蒸发器热缓冲结构
本技术涉及热泵蒸发器领域,特别是一种热泵蒸发器热缓冲结构。
技术介绍
在热泵蒸发设备中,一般的设计原理是利用热泵作为热量搬运放大器,将从蒸汽冷凝中获得的热量,通过冷媒压缩转移到对蒸发液体的加热上。在这个过程中,热泵系统的冷凝器用于加热蒸发液,热泵系统的蒸发器用于冷却蒸发出来的蒸汽。通常系统的设计优点是系统搭建简单,所需的元件都是最基本的。在蒸汽冷凝环节,一般系统设计的蒸汽产生总热量和冷媒总冷量是匹配的。缺点是系统运行起来后实时的热平衡很难掌握。原因是蒸汽有时产生的很多有时候少。在蒸汽产生多时,系统冷量不够,蒸汽还没有冷却成液体就逃出系统。蒸汽产生较少时,冷媒系统无法得到足够的热量去给冷凝器一端加热。蒸发罐的液体在整个蒸发周期中,从起初的室温加热到蒸发温度开始蒸发,然后再伴随被蒸发液体浓度的变化,蒸发出来的蒸汽的量变化很大,蒸汽在蒸发器中冷凝成液体时释放的热量值不断的跳动。热泵压缩机的功率输出一般是稳定的。冷媒从蒸发器带回给热泵压缩机的热量,也就是它的热负荷就会产生剧烈的波动,从而影响热泵压缩机的正常工作节奏,容易造成压缩机的损坏。为了避免这种不平衡带来的缺点,许多公司通过控制器不断的调整膨胀阀的方式来实现系统的热平衡。这种方式问题在于蒸汽携带的热量数据找不到合适的传感器能够立即变成数据传给PLC控制器,当前通过冷媒压力的变化来侦测数据相对比较滞后,在调整膨胀阀时已经更进一步滞后,即使通过PID调节可以递进改善,在不断的反馈-调整循环中,需要很长的时间才能达到稳定,另外系统出现补液、排液时循环又被打断,新的平衡又要很长时间达到。压缩机在这个过程中负载变化有好转,但是依然难以平稳。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设计了一种热泵蒸发器热缓冲结构。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热泵蒸发器热缓冲结构,包括有蒸汽冷凝器、液体蒸发罐,所述蒸汽冷凝器和液体蒸发罐通过蒸汽入口管连接,所述蒸汽冷凝器的外围安装有冷媒蒸发器,所述冷媒蒸发器和蒸汽冷凝器的外围设置有水槽,所述水槽将蒸汽的热量波动吸收到水体中,所述冷媒蒸发器和蒸汽冷凝器安装于水槽的内部。对所述水槽进行进一步说明,所述水槽为四方形,所述水槽的底部设置有柱脚,所述柱脚的底部设置有垫片,所述水槽的下部设置有出水口。对所述液体蒸发罐进行进一步说明,所述液体蒸发罐的上半部分呈圆柱状,下半部分呈圆锥状,所述液体蒸发罐的底部设置有罐柱脚,所述罐柱脚的底部设置有长条形的垫板,所述罐柱脚与垫板固定连接。进一步的,所述液体蒸发罐上设置有上水口,所述液体蒸发罐的上部连接着蒸汽入口管,所述液体蒸发罐用于将容器内的液体蒸发,所述蒸汽入口管将液体蒸发罐的蒸汽导入蒸汽冷凝器内。进一步的,所述蒸汽冷凝器包括有分布在蒸汽冷凝器顶端和底端的方形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之间设置有若干的冷凝管。进一步的,所述冷媒蒸发器包括有制冷管,所述制冷管呈圆环状包围在蒸汽冷凝器外围,所述冷媒蒸发器通过吸热对水槽内部的水进行降温。其有益效果在于,本技术通过增加热缓冲结构,改进了当前热泵蒸发器的蒸汽热量输出和热泵冷量输出不匹配造成的对压缩机的冲击问题。通过增加一个缓冲的水槽,利用水的比热容比较大的优点,将蒸汽的热量波动吸收到水体中,将平稳的热泵系统的冷量也吸收到水体中。在一定的时间内,只要系统的总热量和总冷量设计匹配,就不会出现冷热量某时不匹配的问题。大量的蒸汽来到时,会加热水的温度。在蒸汽变少时,冷媒从水体中吸收热量。大量水的温度变化很慢,给蒸汽冷凝器的冷凝工作和冷媒蒸发器的蒸发工作提供了一个很平稳的工作环境。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另一个结构示意图;图中,1、蒸汽冷凝器;2、液体蒸发罐;3、蒸汽入口管;4、冷媒蒸发器;5、水槽;6、柱脚;7、垫片;8、出水口;9、罐柱脚;10、垫板;11、上水口;12、固定板;13、制冷管;14、冷凝管。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进行具体描述,如图1所示,一种热泵蒸发器热缓冲结构,包括有蒸汽冷凝器1、液体蒸发罐2,所述蒸汽冷凝器1和液体蒸发罐2通过蒸汽入口管3连接,所述蒸汽冷凝器1的外围安装有冷媒蒸发器4,所述冷媒蒸发器4和蒸汽冷凝器1的外围设置有水槽5,所述水槽5将蒸汽的热量波动吸收到水体中,所述冷媒蒸发器4和蒸汽冷凝器1安装于水槽5的内部。所述水槽5为四方形,所述水槽5的底部设置有柱脚6,所述柱脚6的底部设置有垫片7,所述水槽5的下部设置有出水口8。所述液体蒸发罐2的上半部分呈圆柱状,下半部分呈圆锥状,所述液体蒸发罐2的底部设置有罐柱脚9,所述罐柱脚9的底部设置有长条形的垫板10,所述罐柱脚9与垫板10固定连接。所述液体蒸发罐2上设置有上水口11,所述液体蒸发罐2的上部连接着蒸汽入口管3,所述液体蒸发罐2用于将容器内的液体蒸发,所述蒸汽入口管3将液体蒸发罐2的蒸汽导入蒸汽冷凝器1内。所述蒸汽冷凝器1包括有分布在蒸汽冷凝器1顶端和底端的固定板12,所述固定板12之间设置有若干的冷凝管14。所述冷媒蒸发器4包括有制冷管13,所述制冷管13呈圆环状包围在蒸汽冷凝器1外围,所述冷媒蒸发器4通过吸热对水槽5内部的水进行降温。工作原理:液体蒸发罐2对罐里的进行蒸发处理,蒸发得到的水蒸气通过蒸汽入口管3进入蒸汽冷凝器1,将从对蒸汽进行冷凝的过程中获得的热量,通过冷媒蒸发器4转移到对蒸发液体上,对蒸发液体进行加热,大量的蒸汽来到时,会加热水槽5内水的温度。在蒸汽变少时,冷媒蒸发器4从水体中吸收热量,且水槽5内大量水的温度变化很慢,给蒸汽冷凝器1的冷凝工作和冷媒蒸发器4的蒸发工作提供了一个很平稳的工作环境。上述技术方案仅体现了本技术技术方案的优选技术方案,本
的技术人员对其中某些部分所可能做出的一些变动均体现了本技术的原理,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热泵蒸发器热缓冲结构,包括有蒸汽冷凝器(1)、液体蒸发罐(2),其特征在于,所述蒸汽冷凝器(1)和液体蒸发罐(2)通过蒸汽入口管(3)连接,所述蒸汽冷凝器(1)的外围安装有冷媒蒸发器(4),所述冷媒蒸发器(4)和蒸汽冷凝器(1)的外围设置有水槽(5),所述水槽(5)将蒸汽的热量波动吸收到水体中,所述冷媒蒸发器(4)和蒸汽冷凝器(1)安装于水槽(5)的内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热泵蒸发器热缓冲结构,包括有蒸汽冷凝器(1)、液体蒸发罐(2),其特征在于,所述蒸汽冷凝器(1)和液体蒸发罐(2)通过蒸汽入口管(3)连接,所述蒸汽冷凝器(1)的外围安装有冷媒蒸发器(4),所述冷媒蒸发器(4)和蒸汽冷凝器(1)的外围设置有水槽(5),所述水槽(5)将蒸汽的热量波动吸收到水体中,所述冷媒蒸发器(4)和蒸汽冷凝器(1)安装于水槽(5)的内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热泵蒸发器热缓冲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槽(5)为四方形,所述水槽(5)的底部设置有柱脚(6),所述柱脚(6)的底部设置有垫片(7),所述水槽(5)的下部设置有出水口(8)。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热泵蒸发器热缓冲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液体蒸发罐(2)的上半部分呈圆柱状,下半部分呈圆锥状,所述液体蒸发罐(2)的底部设置有罐柱脚(9),所述罐柱脚(9)的底部设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利刚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汇天河清洗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