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联机空调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6458551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25 17:2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出一种多联机空调系统,包括室内机组、设置于所述室内机内部的室内换热器,与第一进液管及第一出气管连接;第一进液管前设置有室内电子膨胀阀,室内换热器的背风侧设置有辅助换热组件,与第二进液管及第一出液管连接,所述第二进液管上设置有液截止阀,室内换热器的第一出气管上设置有气截止阀;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辅助换热组件独立于室内换热器设置,不会影响原室内换热器的有效换热面积及有效换热结构,且对室内电子膨胀阀前的冷媒进行过冷,获取额外过冷度,达到提升室内电子膨胀阀的阀前冷媒过冷度,降低冷媒节流音,提升制冷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多联机空调系统
本技术属于空调
,尤其涉及一种多联机空调系统。
技术介绍
多联机空调系统包括多个并联使用的室内机,室内机在进行制冷运行,当室内机的电子膨胀阀的阀前过冷度不足时,即阀前冷媒状态为气液两相态时,会产生明显的室内节流噪音。该问题一直是市场反馈最多且最难解决的问题之一。对解决这一问题,目前通畅采用如下方案:1.增大电子膨胀阀前过冷度的控制参数值,保证冷媒流动在克服管路沿程阻力损失及沿程热损失后,到达室内机膨胀阀前,仍具有过冷度;2.室内机电子膨胀阀增加阻尼块包裹,降低由于异常阀前过冷度带来的冷媒节流音;3.场内增加黄铜件,通过破坏阀前/后的两相冷媒状态,达到降低节流音的目的。虽然上述方案可以降低或消除冷媒节流音,但均需要额外增加成本,同时并不能适用所有安装环境。当个别室内机远距离输送冷量时,由于沿程阻力损失及热损失较多,仍然会导致室内机电子膨胀阀前冷媒没有过冷度,这样在制冷运行时,仍会有产生冷媒节流音的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针对上述多联机空调系统的室内机容易产生节流音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多联机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n室内机组,包括多个并联的室内机;/n室内换热器,设置于所述室内机内部,所述室内换热器与第一进液管及第一出气管连接;/n室内电子膨胀阀,设置于所述第一进液管前,制冷时对流入所述室内换热器的冷媒进行节流;/n辅助换热组件,与第二进液管及第一出液管连接;设置于所述室内换热器的背风侧,冷媒流经所述辅助换热组件后再次过冷后,流入所述室内电子膨胀阀;/n液截止阀,设置于所述第二进液管上,制冷时以向所述辅助换热组件导入冷媒;/n气截止阀,设置于所述室内换热器的第一出气管上,制冷时用以输出所述冷媒;/n所述辅助换热组件设置于所述室内换热器的背风侧,对流经所述辅助换热...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联机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室内机组,包括多个并联的室内机;
室内换热器,设置于所述室内机内部,所述室内换热器与第一进液管及第一出气管连接;
室内电子膨胀阀,设置于所述第一进液管前,制冷时对流入所述室内换热器的冷媒进行节流;
辅助换热组件,与第二进液管及第一出液管连接;设置于所述室内换热器的背风侧,冷媒流经所述辅助换热组件后再次过冷后,流入所述室内电子膨胀阀;
液截止阀,设置于所述第二进液管上,制冷时以向所述辅助换热组件导入冷媒;
气截止阀,设置于所述室内换热器的第一出气管上,制冷时用以输出所述冷媒;
所述辅助换热组件设置于所述室内换热器的背风侧,对流经所述辅助换热组件的冷媒再次过冷后,流入所述室内电子膨胀阀。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联机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冷媒经所述液截止阀后通过第二进液管进入所述辅助换热组件,后经第一出液管流出,经过所述室内电子膨胀阀节流后,通过所述第一进液管流入所述室内换热器,最后经所述第一出气管、所述气截止阀流出室内机。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联机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换热组件内的冷媒状态为液态。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联机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换热组件为若干串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东来侯志辉史传民
申请(专利权)人:海信山东空调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