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废弹焚烧销毁炉,应用在子弹销毁技术领域,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炉体、炉盖和若干泄气孔,所述炉盖的一侧与炉体铰接,所述炉盖远离铰接点的一侧设置有活页,且所述炉体远离铰接点的外侧壁上固定设置有扣鼻,所述扣鼻上横向开设有穿孔,所述活页上的其中一块页板固定连接于炉盖上,另一块页板上开设有供所述扣鼻穿过的扣孔,所述穿孔内插设有与活页外侧面相抵触的钢柱,且所述钢柱的外周壁与穿孔孔壁相配合。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的技术效果是:可将炉盖稳定地盖在炉体上,以防止子弹爆炸产生的破片从炉体顶部开口大量的飞出去,从而保护了附近人员的安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废弹焚烧销毁炉
本技术涉及子弹销毁
,特别涉及一种废弹焚烧销毁炉。
技术介绍
过期废弃的子弹、猎枪弹、运动枪弹等,会散发出对人体伤害非常大的有害物质,并且在使用过程中,还会减少枪支的寿命,甚至还会发生炸膛的现象,对人身安全带来极大的隐患,因此对于废弹不再投入使用,需对其进行焚烧销毁,以免造成不必要的伤亡。公告号为CN205808269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用于烧毁子弹的专用装置,其结构包括燃烧罐、泄气孔和支架,燃烧罐包括上部的活动盖和下部的固定罐体,燃烧罐为金属材料制成的中空球形结构,活动盖和固定罐体之间通过螺钉可拆卸连接,泄气孔为均匀分布在燃烧罐壁上的贯通孔,燃烧罐下部设置有用于支撑和固定的三脚支架,三脚支架将燃烧罐托起形成可在燃烧罐下部加热的空间。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现有的烧毁子弹的装置,固定罐体与活动盖之间是通过螺钉可拆卸连接的,由于子弹焚烧过程中会爆炸,爆炸带来的后果就是对燃烧罐产生冲击,致使燃烧罐不断地震动,燃烧罐震动极易导致螺钉松动,使得活动盖与固定罐体分离,从而子弹爆炸过程中产生的破片,会从燃烧罐顶部开口飞出去,对附近人员造成伤害。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废弹焚烧销毁炉,其优点是:可将炉盖稳定地盖在炉体上,以防止子弹爆炸产生的破片从炉体顶部开口大量的飞出去,从而保护了附近人员的安全。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废弹焚烧销毁炉,包括炉体、炉盖和若干泄气孔,所述炉盖的一侧与炉体铰接,所述炉盖远离铰接点的一侧设置有活页,且所述炉体远离铰接点的外侧壁上固定设置有扣鼻,所述扣鼻上横向开设有穿孔,所述活页上的其中一块页板固定连接于炉盖上,另一块页板上开设有供所述扣鼻穿过的扣孔,所述穿孔内插设有与活页外侧面相抵触的钢柱,且所述钢柱的外周壁与穿孔孔壁相配合。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工作时,将废弹装入炉体内,然后盖上炉盖,以封闭住炉体顶部开口,再向下转动活页,使得扣鼻从活页上的扣孔穿过,最后向扣鼻上的穿孔内插入钢柱,以阻止活页转离扣鼻,使得活页能够稳定地扣在扣鼻上,进而使得炉盖能够稳定地盖在炉体上,以减小子弹爆炸带来的震动致使炉盖从炉体上分离的可能,从而避免了子弹爆炸产生的破片从炉体顶部开口大量的飞出去,有效保护了附近人员的生命安全。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钢柱位于扣鼻的两侧开设有插孔,所述插孔内插设有开口销。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将钢柱插入穿孔,使得钢柱上的两个插孔分别位于扣鼻的两侧,然后向两个插孔内插入开口销,从而两个开口销分别位于扣鼻的两侧,以阻止钢柱从扣鼻上掉落,进而提高钢柱对活页的限位稳定性。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炉体的外侧壁和炉盖的上表面均设置有若干与泄气孔相对应并将泄气孔罩设住的网罩,且所述网罩的网孔直径小于泄气孔直径。通过上述技术方案,使用网罩罩设住泄气孔,网罩上带有网孔,在保证子弹焚烧过程中产生的热气能够正常排出炉体外的同时,将网罩的网孔直径设置为小于泄气孔的直径,从而能够有效阻挡住子弹爆炸产生的破片,以降低破片从泄气孔向外飞出对附近人员造成伤害的可能。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炉体沿外周壁设置有若干加强条,若干所述加强条沿竖直方向间隔分布在相邻的上下两个泄气孔之间。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设置的加强条可增强炉体结构强度,降低子弹爆炸产生的冲击造成炉体变形的可能,有效提高了炉体的防爆性能,延长炉体的使用寿命。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炉体的内部设置有与炉体同轴的环形内筒,所述环形内筒的侧壁上均匀开设有若干通孔,且所述通孔与炉体侧壁上的泄气孔交错设置。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在炉体内部设置的环形内筒与炉体结合形成双重保护,可进一步提高防爆性能,提高子弹焚烧的安全性;并且在环形内筒的侧壁上开设通孔,且通孔与泄气孔交错设置,从而在保证了热气能够正常排出炉体外的同时,还能够有效阻挡破片直接从泄气孔向外飞出,保护了附近人员的安全。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炉体的内底壁上设置有两个与炉体同轴且直径不同的环形凸板,两个所述环形凸板之间形成有供环形内筒下部嵌入的空间。通过上述技术方案,两个环形凸板之间形成的空间用于供环形内筒下部插入,以固定住环形内筒,从而使得环形内筒可拆卸的安装在炉体内,以便待子弹焚烧完成后,彻底清理炉体内壁及环形内筒。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炉盖的上表面设置有把手。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设置的把手便于工作人员打开炉盖,提高操作便利性。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炉体的外侧壁下部沿周缘均匀设置有若干耳座,所述耳座上竖直开设有定位孔。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设置的耳座及耳座上的定位孔,用于方便对炉体进行支撑固定,以提高炉体的稳定性。综上所述,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可将炉盖稳定地盖在炉体上,以减小子弹爆炸带来的震动致使炉盖从炉体上分离的可能,从而避免了子弹爆炸产生的破片从炉体顶部开口大量的飞出去,有效保护了附近人员的生命安全;2、向钢柱两侧的插孔内插入开口销,可有效阻止钢柱从扣鼻上掉落,从而提高了钢柱对活页的限位稳定性;3、设置的网罩,在保证子弹焚烧过程中产生的热气能够正常排出炉体外的同时,能够有效阻挡住子弹爆炸产生的破片,以降低破片从泄气孔向外飞出对附近人员造成伤害的可能。附图说明图1是本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A部分的放大图。图3是本实施例用于体现炉体内部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实施例用于体现环形凸板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1、炉体;2、炉盖;3、泄气孔;4、活页;5、扣鼻;6、穿孔;7、扣孔;8、钢柱;9、插孔;10、开口销;11、网罩;12、加强条;13、环形内筒;14、通孔;15、环形凸板;16、把手;17、耳座;18、定位孔。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实施例:一种废弹焚烧销毁炉,如图1,包括炉体1、炉盖2和若干泄气孔3(如图3),炉体1为内部中空且顶部开口的圆柱体,在炉体1的外侧壁下部沿周缘均匀设置有三个耳座17,耳座17焊接于炉体1的外侧壁上,且在三个耳座17上均竖直开设有定位孔18,以方便固定耳座17;炉盖2铰接于炉体1上,用于封闭住炉体1顶部开口,且在炉盖2上表面远离铰接点的一侧焊接固定有把手16,以方便工作人员盖上和打开炉盖2;泄气孔3均匀的设置在炉盖2以及炉体1的底壁和侧壁上,用于将子弹焚烧过程中产生的热气及时地排放出去,以达到泄气和减压的目的,并且泄气孔3的孔径需小于子弹的外径,以防止子弹向外掉出。如图1和图2,炉盖2位于把手16的一侧设置有活页4,活页4由两块相互铰接的页板组成,其中一块页板焊接固定于炉盖2的上表面上,另一块页板在重力作用下竖直向下转动,而贴近炉体1的外侧壁上,且在该页板上开设有扣孔7。在炉体1的外侧壁上部焊接固定有扣鼻5,且扣鼻5与活页4位于同一侧,当活页4上的页板向下转动而贴近炉体1外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废弹焚烧销毁炉,包括炉体(1)、炉盖(2)和若干泄气孔(3),其特征在于:所述炉盖(2)的一侧与炉体(1)铰接,所述炉盖(2)远离铰接点的一侧设置有活页(4),且所述炉体(1)远离铰接点的外侧壁上固定设置有扣鼻(5),所述扣鼻(5)上横向开设有穿孔(6),所述活页(4)上的其中一块页板固定连接于炉盖(2)上,另一块页板上开设有供所述扣鼻(5)穿过的扣孔(7),所述穿孔(6)内插设有与活页(4)外侧面相抵触的钢柱(8),且所述钢柱(8)的外周壁与穿孔(6)的孔壁相配合。/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废弹焚烧销毁炉,包括炉体(1)、炉盖(2)和若干泄气孔(3),其特征在于:所述炉盖(2)的一侧与炉体(1)铰接,所述炉盖(2)远离铰接点的一侧设置有活页(4),且所述炉体(1)远离铰接点的外侧壁上固定设置有扣鼻(5),所述扣鼻(5)上横向开设有穿孔(6),所述活页(4)上的其中一块页板固定连接于炉盖(2)上,另一块页板上开设有供所述扣鼻(5)穿过的扣孔(7),所述穿孔(6)内插设有与活页(4)外侧面相抵触的钢柱(8),且所述钢柱(8)的外周壁与穿孔(6)的孔壁相配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废弹焚烧销毁炉,其特征在于:所述钢柱(8)位于扣鼻(5)的两侧开设有插孔(9),所述插孔(9)内插设有开口销(1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废弹焚烧销毁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炉体(1)的外侧壁和炉盖(2)的上表面均设置有若干与泄气孔(3)相对应并将泄气孔(3)罩设住的网罩(11),且所述网罩(11)的网孔直径小于泄气孔(3)的直径。
4.根据权利要求3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顾月兵,陈献忠,齐世福,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安吉特矿山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