止回阀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456951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25 17:2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止回阀,包括阀体、阀盖、阀瓣、缓冲结构,所述阀盖与阀体可拆卸连接,所述阀体设有进口、出口,所述阀瓣与进口活动连接,所述缓冲结构的一端与阀瓣固定连接,所述缓冲结构的另一端固定在阀体的内壁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既具有快速关闭的功能,同时可根据设置的弹簧弹力来实现止回阀的节流功能,安全性大大提高,结构新颖,节省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止回阀
本技术涉及止回阀。
技术介绍
止回阀是指启闭件为圆形阀瓣并靠自身重量及介质压力产生动作来阻断介质倒流的一种阀门。普通止回阀在管道压力消失或者减小时,只能依靠重力关闭阀门,这个过程中介质流速较慢情况下阀门关闭时间较长,容易发生介质泄露,降低管道安全性,严重的导致阀门报废,浪费介质原料,提高了工厂的生产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克服现有产品中的不足,提供止回阀。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止回阀,包括阀体、阀盖、阀瓣、缓冲结构,所述阀盖与阀体可拆卸连接,所述阀体设有进口、出口,所述阀瓣与进口活动连接,所述缓冲结构的一端与阀瓣固定连接,所述缓冲结构的另一端固定在阀体的内壁上。作为优选,阀盖位于阀体的顶端。作为优选,进口位于阀体的左侧,所述出口位于阀体的右侧。作为优选,缓冲结构呈斜向上设置。作为优选,缓冲结构的另一端固定在出口的内壁上。作为优选,缓冲结构包括第一空心管、第二空心管、第三空心管、连杆,所述第二空心管套在第三空心管的外侧,所述第一空心管套在第二空心管的外侧,所述第一空心管与第二空心管之间设有第一弹簧,所述第二空心管与第三空心管之间设有第二弹簧,所述第三空心管的两端之间设有第三弹簧,所述第一空心管设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二空心管设有第二通孔,所述第三空心管设有第三通孔,所述连杆的一端与第一通孔过盈配合,所述连杆的另一端依次贯穿第二通孔、第三通孔,所述第二通孔、第三通孔都与连杆间隙配合,所述第一弹簧、第二弹簧、第三弹簧都套在连杆上。作为优选,第三空心管与阀瓣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空心管固定在阀体的内壁上。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本技术结构简单,既具有快速关闭的功能,同时可根据设置的弹簧弹力来实现止回阀的节流功能,安全性大大提高,结构新颖,节省成本。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缓冲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说明:如图1、图2所示,止回阀,包括阀体1、阀盖2、阀瓣3、缓冲结构4,所述阀盖2与阀体1可拆卸连接,所述阀体1设有进口11、出口12,所述阀瓣3与进口11活动连接,所述缓冲结构4的一端与阀瓣3固定连接,所述缓冲结构4的另一端固定在阀体1的内壁上。阀盖2位于阀体1的顶端。进口11位于阀体1的左侧,所述出口12位于阀体1的右侧。缓冲结构4呈斜向上设置,缓冲结构4的另一端固定在出口12的内壁上。如图2所示,缓冲结构4包括第一空心管41、第二空心管42、第三空心管43、连杆45,所述第二空心管42套在第三空心管43的外侧,所述第一空心管41套在第二空心管42的外侧,所述第一空心管41与第二空心管42之间设有第一弹簧401,所述第二空心管42与第三空心管43之间设有第二弹簧442,所述第三空心管43的两端之间设有第三弹簧443,所述第一空心管41设有第一通孔441,所述第二空心管42设有第二通孔421,所述第三空心管43设有第三通孔431,所述连杆45的一端与第一通孔441过盈配合,所述连杆45的另一端依次贯穿第二通孔421、第三通孔431,所述第二通孔421、第三通孔431都与连杆45间隙配合,所述第一弹簧401、第二弹簧442、第三弹簧443都套在连杆45上,第三空心管43与阀瓣3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空心管41固定在阀体1的内壁上。如图1和图2所示,当介质通过进口11时候,介质压力推动阀瓣3向右上运动,开启阀门。此时阀瓣3推动连杆45并带动第一空心管41、第二空心管42、第三空心管43都斜向上运动,与此同时,压缩第一弹簧401、第二弹簧442、第三弹簧443。当管道介质压力减小或者消失时,第一弹簧401、第二弹簧442、第三弹簧443又由压缩状态变为伸长状态。此时,阀瓣3在自身重力和第一弹簧401、第二弹簧442、第三弹簧443的推力的作用下做斜向下运动,然后进口11被关闭,因此能达到快速启闭的目的。通过调节第一弹簧401、第二弹簧442、第三弹簧443的弹力,还可调节止回阀阀瓣的启闭程度,达到节流的功能。本技术结构简单,既具有快速关闭的功能,同时可根据设置的弹簧弹力来实现止回阀的节流功能,安全性大大提高,结构新颖,节省成本。需要注意的是,以上列举的仅是本技术的一种具体实施例。显然,本技术不限于以上实施例,还可以有许多变形,总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能从本技术公开的内容直接导出或联想到的所有变形,均应认为是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止回阀,其特征在于,包括阀体(1)、阀盖(2)、阀瓣(3)、缓冲结构(4),所述阀盖(2)与阀体(1)可拆卸连接,所述阀体(1)设有进口(11)、出口(12),所述阀瓣(3)与进口(11)活动连接,所述缓冲结构(4)的一端与阀瓣(3)固定连接,所述缓冲结构(4)的另一端固定在阀体(1)的内壁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止回阀,其特征在于,包括阀体(1)、阀盖(2)、阀瓣(3)、缓冲结构(4),所述阀盖(2)与阀体(1)可拆卸连接,所述阀体(1)设有进口(11)、出口(12),所述阀瓣(3)与进口(11)活动连接,所述缓冲结构(4)的一端与阀瓣(3)固定连接,所述缓冲结构(4)的另一端固定在阀体(1)的内壁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止回阀,其特征在于,所述阀盖(2)位于阀体(1)的顶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止回阀,其特征在于,所述进口(11)位于阀体(1)的左侧,所述出口(12)位于阀体(1)的右侧。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止回阀,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结构(4)呈斜向上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止回阀,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结构(4)的另一端固定在出口(12)的内壁上。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止回阀,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结构(4)包括第一空心管(41)、第二空心管(42)、第三空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庚毛聪聪胡海龙胡东海胡一龙黄晓荣
申请(专利权)人:丽水华威机械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