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蝶阀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456831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25 17:2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蝶阀技术领域,尤其为新型蝶阀,包括阀体,所述阀体的顶部固定安装有连接盒,所述连接盒内腔底部的右端转动连接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外侧套接有主动齿轮,所述主动齿轮的左侧啮合有从动齿轮,所述从动齿轮的内侧套接有驱动杆,驱动杆外侧的下端套接有阀板,阀板的表面固定安装有第二伸缩杆;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阀板、连接座、第一缓冲板、第一伸缩杆、第一弹簧、连接板、磁板、流孔、第二弹簧、第二伸缩杆和第二缓冲板的设置,解决了现有的蝶阀防护效果差,由于长时间处于较强压力的冲击下会极大的降低其使用寿命,不仅会影响其密封以及控制效果,而且容易出现损坏,从而导致无法控制其流速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新型蝶阀
本技术涉及蝶阀
,具体为新型蝶阀。
技术介绍
蝶阀又叫翻板阀,是一种结构简单的调节阀,可用于低压管道介质的开关控制的蝶阀是指关闭件(阀瓣或蝶板)为圆盘,围绕阀轴旋转来达到开启与关闭的一种阀,阀门可用于控制空气、水、蒸汽、各种腐蚀性介质、泥浆、油品、液态金属和放射性介质等各种类型流体的流动,在管道上主要起切断和节流作用,蝶阀启闭件是一个圆盘形的蝶板,在阀体内绕其自身的轴线旋转,从而达到启闭或调节的目的。但现有的蝶阀防护效果差,由于长时间处于较强压力的冲击下会极大的降低其使用寿命,不仅会影响其密封以及控制效果,而且容易出现损坏,从而导致无法控制其流速。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新型蝶阀,具备防护效果好的优点,解决了现有的蝶阀防护效果差,由于长时间处于较强压力的冲击下会极大的降低其使用寿命,不仅会影响其密封以及控制效果,而且容易出现损坏,从而导致无法控制其流速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新型蝶阀,包括阀体,所述阀体的顶部固定安装有连接盒,所述连接盒内腔底部的右端转动连接有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新型蝶阀,包括阀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阀体(1)的顶部固定安装有连接盒(2),所述连接盒(2)内腔底部的右端转动连接有连接杆(3),所述连接杆(3)的外侧套接有主动齿轮(4),所述主动齿轮(4)的左侧啮合有从动齿轮(5),所述从动齿轮(5)的内侧套接有驱动杆(6),所述驱动杆(6)外侧的下端套接有阀板(7),所述阀板(7)的表面固定安装有第二伸缩杆(20),所述阀板(7)的表面且位于第二伸缩杆(20)的外侧焊接有第二弹簧(19),所述第二弹簧(19)和第二伸缩杆(20)的表面焊接有第二缓冲板(21),所述阀体(1)内腔的顶部与底部均固定安装有连接座(8),所述阀体(1)内腔的右端滑动连...

【技术特征摘要】
1.新型蝶阀,包括阀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阀体(1)的顶部固定安装有连接盒(2),所述连接盒(2)内腔底部的右端转动连接有连接杆(3),所述连接杆(3)的外侧套接有主动齿轮(4),所述主动齿轮(4)的左侧啮合有从动齿轮(5),所述从动齿轮(5)的内侧套接有驱动杆(6),所述驱动杆(6)外侧的下端套接有阀板(7),所述阀板(7)的表面固定安装有第二伸缩杆(20),所述阀板(7)的表面且位于第二伸缩杆(20)的外侧焊接有第二弹簧(19),所述第二弹簧(19)和第二伸缩杆(20)的表面焊接有第二缓冲板(21),所述阀体(1)内腔的顶部与底部均固定安装有连接座(8),所述阀体(1)内腔的右端滑动连接有第一缓冲板(11),所述连接座(8)左侧的上下两端与第一缓冲板(11)右侧的上下两端均固定安装有第一伸缩杆(12),所述连接座(8)左侧的上下两端与第一缓冲板(11)右侧的上下两端且位于第一伸缩杆(12)的外侧焊接有第一弹簧(13),所述第一弹簧(13)与第一伸缩杆(12)的内侧固定安装有连接板(14),所述连接板(14)的内侧固定安装有磁板(1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蝶阀,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杆(3)的底部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爱东
申请(专利权)人:启东腾达阀门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