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交直流无源漏电流传感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45667 阅读:24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交直流无源漏电流传感器,其特征是由大电流敏感器、瞬态脉冲干扰抑制器TVS、过电压保护器及传感器模块组成,它们都是并联连接的,大电流敏感器两端有引出脚①和②、瞬态脉冲干扰抑制器TVS两端有引出脚③和④、过电压保护器两端有引出脚⑤和⑥及传感器模块两端有引出脚⑦和⑧;把①③⑤⑦连在一起通过导线接在外壳的接线端子A上;将②④⑥⑧接在一起并通过导线与外壳上的接线端子B相连,A、B两端组成输入端; 所述的传感器模块的组成和连接关系是:取两个增益电阻R↓[G1]和R↓[G2]的一端分别接MAX472的3脚和6脚,R↓[G1]和R↓[G2]的另一端分别接传感电阻R↓[sense]的两端,R↓[sense]的两端节点分别标著为A和F,F点再串接二极管的正端,二极管的负端E点接取样电阻R↓[L],R↓[L]的另一端接B点;E点再接集成块MAX472的7脚和滤波电容C1的正端,C↓[1]的负端接B、D点,也就是地端;MAX472的8脚是信号输出端,8脚接输出电阻R↓[out],R↓[out]与电位器W串联后再接地B,A点和B点是输入端,C点和D点是信号输出端。(*该技术在201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电子
,它特别涉及电流传感器。很多文章在探索如何提高互感器的精度问题,如贺景亮等在“高压技术”97年第1期介绍的“复合型小电流传感器的研究”,清华大学黄琦等人在“高电压技术年会论文集(99年)”刊登的“介质损耗电流传感器研究”;赵秀山等“在线监测用电流互感器研究”(刊登于清华大学学报1995年35期)。其基本原理是在磁环上绕初级线圈,初级线圈可以是一匝(被测电流直接从磁环中心穿过),次级线圈匝数可自由选择,当被测电流I1通过磁环时,根据电磁耦合原理在次级线圈便产生感应电流I2,接上负载便可得到信号电压U2,其优点是简单、价低。他们的研究都在致力于提高和改进互感器的工艺和精度,但无论怎样改进电流互感器总离不开磁芯和线圈,就必然存在铁损和铜损,因而产生相角偏移是不可避免的。而且随机因素很大,很难计算和给予补偿。电流互感器只能检测音频电流,对直流和高频电流不适用。2).国外电流传感器,如MAX471、MAX472和LINEAR TECHNOLOGY公司的LT1786/LT1787H,它是有八脚的集成电路,主要用于有源大电流检测,未检索到用于无源检测。集成电路电流传感器,国外已有类似的产品,如美国MAX1M公司的MAX471和MAX472电流传感器。但它是有源电流传感器,其工作电源是直流3V~36V,MAX472的原理框图如图3所示。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任务是提供一种交直流无源漏电流传感器,它可以用来检测高压电气设备的阻性电流,检测各种避雷器的漏电流。本技术交直流高压漏电流传感器是由大电流敏感器、瞬态脉冲干扰抑制器TVS、过电压保护器及传感器模块组成(如附图说明图1所示),它们都是并联连接的,这四个单元电路,两端都有引出脚①和②、③和④、⑤和⑥、⑦和⑧;把①③⑤⑦连在一起通过导线接在外壳的接线端子A上;将②④⑥⑧接在一起并通过导线与外壳上的接线端子B相连,A、B两端组成本技术的输入端。上面所述的大电流敏感器、瞬态脉冲干扰抑制器TVS、过电压保护器均采用现有产品。所述的传感器模块是由集成电路MAX472及工作电压获取电路组成,其工作原理如图2所示。传感器模块的组成和内部连接关系是取两个增益电阻RG1和RG2的一端分别接集成块MAX472的3脚和6脚,RG1和RG2的另一端分别接传感电阻Rsense的两端,Rsense的两端节点分别标著为A和F。F点再串接二极管的正端,二极管的负端E点接取样电阻RL,RL的另一端接B点。E点再接MAX472的7脚和滤波电容C1的正端,C1的负端接B、D点,也就是地端。MAX472的8脚是信号输出端,8脚接输出电阻Rout,Rout与电位器W串联后再接地B,A点和B点是输入端,C点和D点是信号输出端。需要说明的是,本技术传感器模块中选用的是MAX472,它是美国MAXIM公司产品,MAX472可以用以下性能相近的产品代替MAX471、QVMAX4172、MAX4173T/F/H、QVMAX4373T/F/H、QVMAX4373、MAX4373、MAX4374、MAX4375及美国来特公司产品LT1787。传感器模块工作过程是A点接在高压设备的末屏,B与D点接地(先把原来末屏的接地线断开)。集成电路MAX472所需要的工作电压VCC由被测漏电流I通过传感电阻Rsense经二极管D1和采样电阻RL流入地,交流电压通过二极管D1整流成脉动直流,再经电容C1滤波后变成直流作为有源器件MAX472的工作电压。正半周时电容C1充电、贮能,负半周时由电容C1的贮能作为集成电路的工作电压。由于采用了低压微功耗集成电路MAX472,只要直流3伏的电压就能正常工作。大电流敏感器(能承受6KA的雷击电流,能抑制强脉冲干扰,能抑制数百安培的脉冲电流)及限压电路,使传感器在任何大电流强干扰的情况下,传感器两端电压在安全电压36V以下,避免传感器损坏造成开路,引起设备损坏和人身伤害。本技术用来检测交直流电流,所能跟踪的电流变化频率可达130KHz。可将被检测电流的变化线性放大,也可以通过外接输出电阻转换成输出端对地电压的变化,满量程输出电压视检测端高电位端的电压而定,一般不小于1.5V。基本工作原理是被检测电流Isense流过微小的传感电阻Rsense,其阻值有内置35mΩ的(MAX471)也可以外接。检测电流通过传感电阻的电流为Isense,设某一时刻检测电流由A流向F,在Rsense上产生压降Vsense,运算放大器输出控制只能使晶体管Q1或Q2的一个导通,另一个截止,此时Q1导通,Q2截止,检测电流方向改变时,则Q2导通,Q1截止,如图3所示。又因为运放开环增益非常大,输入端电位差趋近于零。因此检测电流Isense流过Rsense产生的压降就等于输出电流Iout流过RG1的压降。即Iout×RG1=Isense×RsenseIout=Isense×RsenseRG1]]>IoutIsense=RsenseRG1]]>如果Rsense=35mΩ,增益电阻RG1=RG2为70Ω,则IoutIsense=35×10-3Ω70Ω]]>=12000=500×10-6,]]>即输出电流比检测的传感电流缩小了2000倍。如果RG1、RG2、Rsense外接,那么检测电流的范围及灵敏度,就可以自由选取了。需要说明的是,根据检测电流的大小、模块的结构是不同的,以适应50μA~±500mA大范围的检测。本技术是利用漏电流这种潜在的能源,取其能量稍加变换和贮存,便可使有源器件正常工作,从而实现用微电子技术对交直流电流的无源检测。它具有以下特点1).将有源器件用于无源检测,因为有源器件用于无源检测,必须提供有源器件的工作电压,本技术通过利用被测漏电流本身潜在的能量,用工作电压采集电阻获得交流电压,再经整流滤波后得到稳定的有源器件工作电压,使有源器件用于无源检测得于实现,从而打破通过电流互感器进行检测的传统检测模式。如本技术用于高压设备漏电流检测时,我们利用了漏电流潜在的能量,转换成集成传感器的工作电压。其工作原理是在测高压设备漏电流时,把接地线断开,串接一个传感电阻Rsense和为取得工作电压的采样电阻RL,通常RL>>Rsense。高压通过高压设备(如耦合电容C)有漏电流Isense。此漏电流通过电阻产生的压降IsenseRsense作为检测信号源,IsenseRL再通过二极管D整流和电容滤波,不论正负半周都可得到稳定的电压作为MAX472的VCC电压。RL视检测电流范围而定,使VCC在3V~36V之间。2).本技术适于高压设备漏电流检测。新型电流检测传感器突破了传统的检测模式,采用集成微电子技术,在漏电流检测中既不要电源,又有放大功能、灵敏度、线性度、精度都有很大的提高。为漏电流无源检测开辟了新的途径。附图及图面说明图1是本技术工作原理框图其中,Iout为输出电流,Iout=Isense×RsenseRG1,]]>A和B端为输入端,C和D端为输出端,R为电阻。图2是传感器模块结构图其中,D1为二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交直流无源漏电流传感器,其特征是由大电流敏感器、瞬态脉冲干 扰抑制器TVS、过电压保护器及传感器模块组成,它们都是并联连接的,大电 流敏感器两端有引出脚①和②、瞬态脉冲干扰抑制器TVS两端有引出脚③和④、 过电压保护器两端有引出脚⑤和⑥及传感器模块两端有引出脚⑦和⑧;把①③⑤ ⑦连在一起通过导线接在外壳的接线端子A上;将②④⑥⑧接在一起并通过导 线与外壳上的接线端子B相连,A、B两端组成输入端: 所述的传感器模块的组成和连接关系是:取两个增益电阻RG1和RG2的一端 分别接MAX472的3脚和6脚,RG1和RG2的另一端分别接传感电阻Rsense的两 端,Rsense的两端节点分别标著为A和F,F点再串接二极管的正端,二极管的 负端E点接取样电阻RL,RL的另一端接B点;E点再接集成块MAX472的7 脚和滤波电容C1的正端,C1的负端接B、D点,也就是地端;MAX472的8脚 是信号输出端,8脚接输出电阻Rout,Rout与电位器W串联后再接地B,A点和 B点是输入端,C点和D点是信号输出端。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谟华于奇王向展李竞春杜江锋唐林
申请(专利权)人:电子科技大学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