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深沟球轴承技术领域,尤其为一种新型深沟球轴承,包括轴承本体,轴承本体的外圈设置有外轴承,外轴承的内部设置有储油管,储油管的内表壁开设有出油孔,出油孔的一端设置有海绵层,外轴承的外表壁开设有进油口,海绵层的内表壁设置有滚珠,滚珠的外表壁设置有套环,套环的一侧设置有保持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增设储油管、出油孔、海绵层和进油口,在外轴承转动时,带有润滑油的海绵层与滚珠相接触,可对滚珠进行充分润滑,避免了滚珠润滑不良而对轴承本体造成损坏的问题;通过增设连接块和卡槽,若需多个轴承本体组合进行使用时,能够使得两组轴承本体快速进行组合,使其两组轴承本体组合连接得更加牢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深沟球轴承
本技术涉及深沟球轴承
,具体为一种新型深沟球轴承。
技术介绍
深沟球轴承原名单列向心球轴承,是应用最广泛的一种滚动轴承。其特点是摩擦阻力小,转速高,能用于承受径向负荷或径向和轴向同时作用的联合负荷的机件上,也可用于承受轴向负荷的机件上,例如小功率电动机、汽车及拖拉机变速箱、机床齿轮箱,一般机器、工具等,深沟球轴承是滚动轴承中最为普通的一种类型,基本型的深沟球轴承由一个外圈,一个内圈、一组钢球和一组保持架构成。深沟球轴承类型有单列和双列两种,深沟球结构还分密封和开式两种结构,开式是指轴承不带密封结构,密封型深沟球分为防尘密封和防油密封。防尘密封盖材料为钢板冲压,只起到简单的防止灰尘进入轴承滚道。防油型为接触式油封,能有效的阻止轴承内的润滑脂外溢,现提出一种新型深沟球轴承,现有的一种新型深沟球轴承。存在以下问题:1、在轴承本体使用时,不能对滚珠进行充分润滑,滚珠润滑不良容易对轴承本体造成损坏的问题,无法保证了轴承本体的正常使用,减短了该轴承本体的使用时间。2、若需多个轴承本体组合进行使用时,不能使得两组轴承本体快速进行组合,同时也不能使其两组轴承本体组合连接得更加牢固,也不便于两组轴承本体进行拆分,操作繁琐复杂,减低了适用性,不值得推广和宣传。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新型深沟球轴承,解决了在轴承本体使用时,不能对滚珠进行充分润滑,滚珠润滑不良容易对轴承本体造成损坏的问题,无法保证了轴承本体的正常使用的问题,此外,若需多个轴承本体组合进行使用时,不能使得两组轴承本体快速进行组合,同时也不能使其两组轴承本体组合连接得更加牢固,也不便于两组轴承本体进行拆分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型深沟球轴承,包括轴承本体,所述轴承本体的外圈设置有外轴承,所述外轴承的内部设置有储油管,所述储油管的内表壁开设有出油孔,所述出油孔的一端设置有海绵层,所述外轴承的外表壁开设有进油口,所述海绵层的内表壁设置有滚珠,所述滚珠的外表壁设置有套环,所述套环的一侧设置有保持架,所述滚珠远离海绵层的一侧设置有内轴承,所述内轴承的外表壁设置有连接块,所述外轴承的外表壁且位于进油口的上端设置有卡槽。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外轴承的内部且位于储油管的外部设置有缓冲圈,所述缓冲圈的形状为圆形。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保持架的一端设置有安装块,所述安装块的外表壁设置有外螺纹,所述外螺纹的外部且位于套环的内表壁设置有内螺纹。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进油口的形状为圆形,所述进油口的内部设置有油塞,所述油塞的形状为圆形。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储油管的形状为圆形,所述出油孔的形状为半圆形,所述出油孔的数量为若干组。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海绵层的形状为圆形,所述海绵层设置在滚珠的外表壁上。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连接块的形状为六边形,所述连接块的数量为六组,所述连接块分别均匀的设置在内轴承的外表壁上。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卡槽的形状为圆形,所述卡槽的内径小于储油管的内径。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新型深沟球轴承,具备以下有益效果:1、该一种新型深沟球轴承,通过增设储油管、出油孔、海绵层和进油口,在轴承本体使用时,通过连接进油口可向储油管内注入润滑油,在通过出油孔流至海绵层上,在外轴承转动时,带有润滑油的海绵层与滚珠相接触,可对滚珠进行充分润滑,避免了滚珠润滑不良而对轴承本体造成损坏的问题,保证了轴承本体的正常使用,同时海绵层能够控制储油管内润滑油的出油量,解决了传统的润滑方式容易致使润滑油出油量过多而造成浪费的缺陷,防止了对润滑油造成浪费,延长了该轴承本体的使用时间。2、该一种新型深沟球轴承,通过增设连接块和卡槽,若需多个轴承本体组合进行使用时,将一组轴承本体上的连接块和卡槽与另一组轴承本体上的连接槽和卡块相连接,能够使得两组轴承本体快速进行组合,使其两组轴承本体组合连接得更加牢固,同时也便于两组轴承本体进行拆分,操作简单便捷,增强了适用性,值得推广和宣传。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外观立体图;图2为本技术平面剖视图;图3为本技术A部放大图;图4为本技术横截面结构示意图。图中:1、轴承本体;2、外轴承;3、储油管;4、出油孔;5、海绵层;6、进油口;7、滚珠;8、套环;9、保持架;10、内轴承;11、连接块;12、卡槽;13、缓冲圈;14、安装块;15、外螺纹;16、内螺纹。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4,本实施方案中:一种新型深沟球轴承,包括轴承本体1,轴承本体1的外圈设置有外轴承2,外轴承2的内部设置有储油管3,储油管3的内表壁开设有出油孔4,出油孔4的一端设置有海绵层5,外轴承2的外表壁开设有进油口6,海绵层5的内表壁设置有滚珠7,滚珠7的外表壁设置有套环8,套环8的一侧设置有保持架9,滚珠7远离海绵层5的一侧设置有内轴承10,内轴承10的外表壁设置有连接块11,外轴承2的外表壁且位于进油口6的上端设置有卡槽12;通过增设储油管3、出油孔4、海绵层5和进油口6,在轴承本体1使用时,通过连接进油口6可向储油管3内注入润滑油,在通过出油孔4流至海绵层5上,在外轴承2转动时,带有润滑油的海绵层5与滚珠7相接触,可对滚珠7进行充分润滑,避免了滚珠7润滑不良而对轴承本体1造成损坏的问题,保证了轴承本体1的正常使用,同时海绵层5能够控制储油管3内润滑油的出油量,解决了传统的润滑方式容易致使润滑油出油量过多而造成浪费的缺陷,防止了对润滑油造成浪费,延长了该轴承本体1的使用时间;通过增设连接块11和卡槽12,若需多个轴承本体1组合进行使用时,将一组轴承本体1上的连接块11和卡槽12与另一组轴承本体1上的连接槽和卡块相连接,能够使得两组轴承本体1快速进行组合,使其两组轴承本体1组合连接得更加牢固,同时也便于两组轴承本体1进行拆分,操作简单便捷,增强了适用性,值得推广和宣传。本实施例中,外轴承2的内部且位于储油管3的外部设置有缓冲圈13,缓冲圈13的形状为圆形;在使用过程中,缓冲圈13能够有效减轻震动、摩擦等不良因素,延长其使用时间。保持架9的一端设置有安装块14,安装块14的外表壁设置有外螺纹15,外螺纹15的外部且位于套环8的内表壁设置有内螺纹16;通过安装块14、外螺纹15和内螺纹16的配合,可对某处损坏的保持架9进行拆卸与安装,无需更换整体保持架9,操作简单便捷。进油口6的形状为圆形,进油口6的内部设置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深沟球轴承,包括轴承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轴承本体(1)的外圈设置有外轴承(2),所述外轴承(2)的内部设置有储油管(3),所述储油管(3)的内表壁开设有出油孔(4),所述出油孔(4)的一端设置有海绵层(5),所述外轴承(2)的外表壁开设有进油口(6),所述海绵层(5)的内表壁设置有滚珠(7),所述滚珠(7)的外表壁设置有套环(8),所述套环(8)的一侧设置有保持架(9),所述滚珠(7)远离海绵层(5)的一侧设置有内轴承(10),所述内轴承(10)的外表壁设置有连接块(11),所述外轴承(2)的外表壁且位于进油口(6)的上端设置有卡槽(12)。/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深沟球轴承,包括轴承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轴承本体(1)的外圈设置有外轴承(2),所述外轴承(2)的内部设置有储油管(3),所述储油管(3)的内表壁开设有出油孔(4),所述出油孔(4)的一端设置有海绵层(5),所述外轴承(2)的外表壁开设有进油口(6),所述海绵层(5)的内表壁设置有滚珠(7),所述滚珠(7)的外表壁设置有套环(8),所述套环(8)的一侧设置有保持架(9),所述滚珠(7)远离海绵层(5)的一侧设置有内轴承(10),所述内轴承(10)的外表壁设置有连接块(11),所述外轴承(2)的外表壁且位于进油口(6)的上端设置有卡槽(1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深沟球轴承,其特征在于:所述外轴承(2)的内部且位于储油管(3)的外部设置有缓冲圈(13),所述缓冲圈(13)的形状为圆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深沟球轴承,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持架(9)的一端设置有安装块(14),所述安装块(14)的外表壁设置有外螺纹(15),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程江,贝国军,秦磊,
申请(专利权)人:新昌县恒利轴承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