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供热机组给水泵汽轮机排汽余热深度回收利用系统
:本技术涉及一种供热机组给水泵汽轮机排汽余热深度回收利用系统。
技术介绍
:随着居民集中供热的需求日益增长,为了提升原供热机组的供热能力和供热经济性,部分技术条件适应的供热机组或开展了高背压供热技术改造,或开展了低压缸光轴技术改造。改造后,极大改善了机组的供热经济性和供热能力,但也带来了新问题:供热机组小排汽热负荷下,冷端系统的防冻安全运行以及经济运行问题,包含供热机组非电泵的汽动给水泵小汽轮机排汽的安全经济冷却循环利用,特别是以热定电方式运行的高背压供热机组和低压缸光轴供热机组,此时原给水泵汽轮机排汽的安全经济冷却或回收利用成为机组安全运行的难点。常采取配套给水泵汽轮机高背压改造以能回收其余热,或对冷端系统开展配套适应性防冻改造,相应的改造技术投资和运行成本较大。为此,充分利用新型高效离心式蒸汽压缩设备特性和供热系统参数相互耦合,构成新型深度热力利用系统,提升原供热机组供热系统安全经济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一种供热机组给水泵汽轮机排汽余热深 ...
【技术保护点】
1.供热机组给水泵汽轮机排汽余热深度回收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中压缸(1)、供热蝶阀(2)、低压缸(3)、高背压凝汽器(4)、给水泵汽轮机(5)、离心式压缩机(8)、加热器(9)和热网加热器(10),所述中压缸(1)通过两个管路分别连接低压缸(3)和热网加热器(10),给水泵汽轮机(5)、离心式压缩机(8)和加热器(9)依次串联后并并联至热网加热器(10)所在的管路,且给水泵汽轮机(5)靠近中压缸(1),供热蝶阀(2)连接在中压缸(1)与低压缸(3)之间的所述管路上,高背压凝汽器(4)与低压缸(3)相连。/n
【技术特征摘要】
1.供热机组给水泵汽轮机排汽余热深度回收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中压缸(1)、供热蝶阀(2)、低压缸(3)、高背压凝汽器(4)、给水泵汽轮机(5)、离心式压缩机(8)、加热器(9)和热网加热器(10),所述中压缸(1)通过两个管路分别连接低压缸(3)和热网加热器(10),给水泵汽轮机(5)、离心式压缩机(8)和加热器(9)依次串联后并并联至热网加热器(10)所在的管路,且给水泵汽轮机(5)靠近中压缸(1),供热蝶阀(2)连接在中压缸(1)与低压缸(3)之间的所述管路上,高背压凝汽器(4)与低压缸(3)相连。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供热机组给水泵汽轮机排汽余热深度回收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热网加热器(10)所在的管路依次串联有调整阀(14)、逆止阀(15)和电动阀(16)。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供热机组给水泵汽轮机排汽余热深度回收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调整阀(14)靠近中压缸(1),电动阀(16)靠近热网加热器(10)。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供热机组给水泵汽轮机排汽余热深度回收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泵汽轮机(5)和离心式压缩机(8)之间串联有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石红晖,常金旺,马庆中,陈阳,曹蓉秀,冯云鹏,郭爱武,荆凯,王兴,张伟,
申请(专利权)人:国电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