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间接空冷机组乏汽余热利用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余热利用系统,具体涉及一种间接空冷机组乏汽余热利用系统。
技术介绍
近年来,随着城市化深入推进,我国北方地区对于供热需求越来越旺盛,新建火电机组已经很少有纯凝机组,多数以项目均规划为热电联供。多个城市对规划区域内的已投产热电厂提出了合理利用电厂余热,提高能源利用率的引导性要求,因此通过机组改造,挖掘电厂供热潜能,提高供热保障率势在必行。目前国内中部及西北地区分布有大量的空冷机组,近年新投运的机组中又以间接空冷机组居多。现有技术中还没有出现将间接空冷机组的乏汽从凝汽器外引而进行余热有效利用的方案,以提高机组供热能力,因此针对间接空冷机组急需一种新型的余热利用方式解决以上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将空冷机组的余热有效利用,提高机组供热能力,进而提供一种间接空冷机组乏汽余热利用系统。本专利技术为解决上述问题而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它包括汽轮机低压缸、汽轮机中压缸、低压缸乏汽、主凝汽器、乏汽引出管道、乏汽管道、中压缸抽汽管、射汽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间接空冷机组乏汽余热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它包括汽轮机低压缸(1)、汽轮机中压缸(2)、低压缸乏汽(3)、主凝汽器(4)、乏汽引出管道(5)、乏汽管道(6)、中压缸抽汽管(7)、射汽抽气器(8)、前置热网凝汽器(9)、高压热网凝汽器(10)、热网加热器(11)、前置热网凝汽器凝结水管(12)、高压热网凝汽器凝结水管(13)、热网加热器疏水管(14)、热网循环水回水管(15)、热网循环水管(16)和供热用户(17);汽轮机低压缸(1)与主凝汽器(4)连通,低压缸乏汽(3)排入主凝汽器(4),汽轮机中压缸(2)通过中压缸抽汽管(7)与射汽抽气器(8)连通,射汽抽气器(8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间接空冷机组乏汽余热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它包括汽轮机低压缸(1)、汽轮机中压缸(2)、低压缸乏汽(3)、主凝汽器(4)、乏汽引出管道(5)、乏汽管道(6)、中压缸抽汽管(7)、射汽抽气器(8)、前置热网凝汽器(9)、高压热网凝汽器(10)、热网加热器(11)、前置热网凝汽器凝结水管(12)、高压热网凝汽器凝结水管(13)、热网加热器疏水管(14)、热网循环水回水管(15)、热网循环水管(16)和供热用户(17);汽轮机低压缸(1)与主凝汽器(4)连通,低压缸乏汽(3)排入主凝汽器(4),汽轮机中压缸(2)通过中压缸抽汽管(7)与射汽抽气器(8)连通,射汽抽气器(8)与乏汽管道(6)相连,射汽抽气器(8)的出口与高压热网凝汽器(10)的汽侧连通,主凝汽器(4)的上部通过乏汽引出管道(5)与乏汽管道(6)连通,乏汽管道(6)与前置热网凝汽器(9)汽侧相连,中压缸抽汽管(7)与热网加热器(11)汽侧相连,前置热网凝汽器(9)的热井通过前置热网凝汽器凝结水管(12)与主凝汽器(4)的热井相连,高压热网凝汽器(10)的热井通过高压热网凝汽器凝结水管(13)与前置热网凝汽器(9)的热井相连,热网加热器(11)的底部通过热网加热器疏水管(14)与主凝汽器(4)的热井相连,热网循环水回水管(15)与前置热网凝汽器(9)的进水口通过管道相连,前置热网凝汽器(9)的出水口与高压热网凝汽器(10)的入水口通过管道相连,高压热网凝汽器(10)的出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健,张晨,王丽红,张俊芬,宋阳,耿建华,刘杰,崔永亮,
申请(专利权)人:哈尔滨汽轮机厂辅机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黑龙江;2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