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回收式胶筒防突机构,包括依次间隔铰接并形成圆环的支撑块和限位支撑块,支撑块和其两侧的限位支撑块通过共同穿设有导杆铰接,支撑块两侧的导杆上分别套设有左旋圆柱螺旋扭簧和右旋圆柱螺旋扭簧,左旋圆柱螺旋扭簧和右旋圆柱螺旋扭簧的一端扭臂位于支撑块内,另一端扭臂位于支撑块两侧的限位支撑块内,左旋圆柱螺旋扭簧和右旋圆柱螺旋扭簧在圆环上依次间隔分布。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一种可回收式胶筒防突机构,能实现外径收缩和展开,解决的现有技术中可回收式胶筒在高温高压密封时突起、刺漏问题,提高可回收式封隔器工作压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回收式胶筒防突机构
本技术属于石油天然气井下测试工具
,涉及一种可回收式胶筒防突机构。
技术介绍
胶筒的防突机构是提高胶筒密封性能的关键,目前高温高压胶筒的密封防突机构主要有三种形式:碗状金属环组合、端面胶筒肩部加弹簧结构、金属丝网结构;碗状金属环组合机构对胶筒的防突作用性能可靠,但由于金属环撑开外径变大后不能恢复,所以只能用于不可回收式胶筒中,多用于永久式封隔器上;端面胶筒肩部加弹簧结构,用于可回收式胶筒,在70MPa中应用普遍,受弹簧强度限制,再提高压力等级,性能不稳定;金属丝网结构,受金属丝网强度限制,实际应用中,在高压密封时性能也存在很多的不稳定性,且金属丝网结构压缩撑开外径变大后也不可恢复,用在可回收式封隔器中存在难解封的隐患;目前可回收式封隔器受胶筒密封压力的限制,很难满足高温高压井测试压裂作业,急需一种可回收式胶筒防突机构,以提高可回收式封隔器中胶筒的密封性能。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回收式胶筒防突机构,能实现外径收缩和展开,解决的现有技术中可回收式胶筒在高温高压密封时突起、刺漏问题,提高可回收式封隔器工作压力。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可回收式胶筒防突机构,包括依次间隔铰接并形成圆环的支撑块和限位支撑块,支撑块和其两侧的限位支撑块通过共同穿设有导杆铰接,支撑块两侧的导杆上分别套设有左旋圆柱螺旋扭簧和右旋圆柱螺旋扭簧,左旋圆柱螺旋扭簧和右旋圆柱螺旋扭簧的一端位于支撑块内,另一端位于支撑块两侧的限位支撑块内,左旋圆柱螺旋扭簧和右旋圆柱螺旋扭簧在圆环上依次间隔分布。本技术的特征还在于,支撑块和限位支撑块的两侧均设置为台阶状,支撑块和限位支撑块两侧的台阶相配合,支撑块和限位支撑块两侧的台阶上均开设有铰接孔,支撑块两侧的铰接孔和与之铰接的两侧限位支撑块的铰接孔相对应设置,导杆通过穿设在支撑块和限位支撑块对应的铰接孔内将支撑块和限位支撑块铰接。支撑块和限位支撑块上均开设有一个弹簧安装槽,支撑块和限位支撑块上的弹簧安装槽位于在圆周方向的同一侧,左旋圆柱螺旋扭簧安装在支撑块的弹簧安装槽内,右旋圆柱螺旋扭簧安装在限位支撑块的弹簧安装槽内。弹簧安装槽分别设置在支撑块和限位支撑块位于圆周方向顺时针的同一侧的端面上。导杆位于支撑块和限位支撑块所形成的圆环外侧的一端还固定有螺钉。支撑块和限位支撑块内对应左旋圆柱螺旋扭簧或右旋圆柱螺旋扭簧两端扭臂的位置处设置有细长孔,左旋圆柱螺旋扭簧或右旋圆柱螺旋扭簧的两端扭臂别分伸入对应的细长孔内。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一种可回收式胶筒防突机构,防突机构初装完成时,在左、右旋扭簧的配合使用下,使其保持在外径较小的收缩状态,满足下井时封隔器外径要求;坐封时施加轴向压缩力,防突机构随轴向压缩力增加撑开成平面状,外径增大变成整圆结构,与套管内壁接触,完全填补通径规与套管之间的径向间隙,对胶筒的密封起到防突作用,防止胶筒在高温高压下从通径规和套管之间的环形间隙突起、刺漏,提高胶筒密封性能;解封时撤去轴向压缩力后,在扭簧力的作用下,防突机构恢复为外径较小收缩状态,满足可回收式封隔器解封的需求,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且本技术可承受很高的强度。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一种可回收式胶筒防突机构的主视图;图2是本技术一种可回收式胶筒防突机构安装左旋圆柱螺旋扭簧和右旋圆柱螺旋扭簧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2的剖视图;图4是图3的A-A剖视图;图5是图3的立体图;图6是本技术一种可回收式胶筒防突机构撑开成平面的结构示意图;图7是本技术一种可回收式胶筒防突机构的展开图;图8是图7的剖视图;图9是图8的撑开成平面的结构示意图;图10是本技术一种可回收式胶筒防突机构中右旋圆柱螺旋扭簧的结构示意图;图11是本技术一种可回收式胶筒防突机构中左旋圆柱螺旋扭簧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支撑块,2.限位支撑块,3.左旋圆柱螺旋扭簧,4.右旋圆柱螺旋扭簧,5.螺钉,6.导杆,7.铰接孔,8.弹簧安装槽,9.细长孔。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进行详细说明。本技术一种可回收式胶筒防突机构,其结构如图1-5所示,包括依次间隔铰接并形成圆环的支撑块1和限位支撑块2,支撑块1和其两侧的限位支撑块2通过共同穿设有导杆6铰接,如图10-11所示,支撑块1两侧的导杆6上分别套设有左旋圆柱螺旋扭簧3和右旋圆柱螺旋扭簧4,左旋圆柱螺旋扭簧3和右旋圆柱螺旋扭簧4的一端位于支撑块1内,另一端位于支撑块1两侧的限位支撑块2内,左旋圆柱螺旋扭簧3和右旋圆柱螺旋扭簧4在圆环上依次间隔分布。支撑块1和限位支撑块2的两侧均设置为台阶状,支撑块1和限位支撑块2两侧的台阶相配合,支撑块1和限位支撑块2两侧的台阶上均开设有铰接孔7,支撑块1两侧的铰接孔7和与之铰接的两侧限位支撑块2的铰接孔7相对应设置,导杆6通过穿设在支撑块1和限位支撑块2对应的铰接孔7内将支撑块1和限位支撑块2铰接,铰接孔7为径向孔。支撑块1和限位支撑块2上均开设有一个弹簧安装槽8,支撑块1和限位支撑块2上的弹簧安装槽8位于在圆周方向的同一侧,左旋圆柱螺旋扭簧3安装在支撑块1的弹簧安装槽8内,右旋圆柱螺旋扭簧4安装在限位支撑块2的弹簧安装槽8内。弹簧安装槽8分别设置在支撑块1和限位支撑块2位于圆周方向顺时针的一侧的端面上。导杆6位于支撑块1和限位支撑块2所形成圆环外侧的一端还固定有螺钉5。支撑块1和限位支撑块2内对应左旋圆柱螺旋扭簧3或右旋圆柱螺旋扭簧4两端扭臂的位置处设置有细长孔9,左旋圆柱螺旋扭簧3或右旋圆柱螺旋扭簧4的两端扭臂别分伸入对应的细长孔9内。本技术一种可回收式胶筒防突机构的组装过程为:以支撑块1的弹簧安装槽8装入左旋圆柱螺旋扭簧3,限位支撑块2的弹簧安装槽8装入右旋圆柱螺旋扭簧4为例:如图3所示,在支撑块1的细长孔9中装入左旋圆柱螺旋扭簧3的扭臂,在限位支撑块2的细长孔9中装入左旋圆柱螺旋扭簧3的另一个扭臂,将导杆6从支撑块1下端的铰接孔7中穿入,导杆6穿过左旋圆柱螺旋扭簧3、穿过限位支撑块2的铰接孔7,然后在导杆6上端拧入螺钉5,在限位支撑块2的细长孔9中装入右旋圆柱螺旋扭簧4的扭臂,将右旋圆柱螺旋扭簧4的另一个扭臂装入下一个支撑块1的细长孔9中,将导杆6从限位支撑块2下端铰接孔7穿入,导杆6穿过右旋圆柱螺旋扭簧4、穿过限位块1并在导杆6的上端拧入螺钉5,依次类推组装完整圈高温高压用可回收式胶筒防突机构,如图1-6所示。支撑块1和限位支撑块2撑开后形成的圆环外径设计尺寸选择与套管内径接近;如图5和7-8所示,组装完成时,在左旋圆柱螺旋扭簧3的作用下,支撑块1和限位支撑块2保持在“﹀”型,在右旋圆柱螺旋扭簧4的作用下,支撑块1和限位支撑块2保持在“︿”型,依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回收式胶筒防突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间隔铰接并形成圆环的支撑块(1)和限位支撑块(2),所述支撑块(1)和其两侧的限位支撑块(2)通过共同穿设有导杆(6)铰接,所述支撑块(1)两侧的导杆(6)上分别套设有左旋圆柱螺旋扭簧(3)和右旋圆柱螺旋扭簧(4),所述左旋圆柱螺旋扭簧(3)和右旋圆柱螺旋扭簧(4)的一端位于所述支撑块(1)内,另一端位于支撑块(1)两侧的限位支撑块(2)内,所述左旋圆柱螺旋扭簧(3)和右旋圆柱螺旋扭簧(4)在圆环上依次间隔分布。/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回收式胶筒防突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间隔铰接并形成圆环的支撑块(1)和限位支撑块(2),所述支撑块(1)和其两侧的限位支撑块(2)通过共同穿设有导杆(6)铰接,所述支撑块(1)两侧的导杆(6)上分别套设有左旋圆柱螺旋扭簧(3)和右旋圆柱螺旋扭簧(4),所述左旋圆柱螺旋扭簧(3)和右旋圆柱螺旋扭簧(4)的一端位于所述支撑块(1)内,另一端位于支撑块(1)两侧的限位支撑块(2)内,所述左旋圆柱螺旋扭簧(3)和右旋圆柱螺旋扭簧(4)在圆环上依次间隔分布。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回收式胶筒防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块(1)和限位支撑块(2)的两侧均设置为台阶状,所述支撑块(1)和限位支撑块(2)两侧的台阶相配合,所述支撑块(1)和限位支撑块(2)两侧的台阶上均开设有铰接孔(7),所述支撑块(1)两侧的铰接孔(7)和与之铰接的两侧限位支撑块(2)的铰接孔(7)相对应设置,所述导杆(6)通过穿设在支撑块(1)和限位支撑块(2)对应的铰接孔(7)内将支撑块(1)和限位支撑块(2)铰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钢,王显维,陈娟,
申请(专利权)人:宝鸡市元亨石油设备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陕西;6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