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油井水平井大修井下动力装置。所述油井水平井大修井下动力装置,包括底座;两个架接斜板,两个所述架接斜板均固定安装在所述底座的顶部;第一固位套,所述第一固位套固定安装在两个所述架接斜板的顶部;两个支接杆,两个所述支接杆分别固定安装在两个所述架接斜板上;第二固位套,所述第二固位套固定安装在两个所述支接杆相互靠近的一端;动力装置本体,所述动力装置本体设置在两个所述架接斜板之间,所述动力装置本体的底端贯穿所述底座并与所述底座活动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油井水平井大修井下动力装置具有泥土清理较为彻底、无需投入大量人工、减少大修成本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油井水平井大修井下动力装置
本技术涉及油井水平井
,尤其涉及一种油井水平井大修井下动力装置。
技术介绍
水平井是在油井垂直或倾斜地钻达油层后,钻具沿着平行于油层的方向钻进,在油层中形成一个水平方向的井筒,从而保证在长井段的油层中钻进直至完井,在对水平井进行大修时,通常会通过专用的钻进设备进行井内或者井层内的维护检修,这些钻井设备大多是采用其独有的动力装置进行持续的动力输出,以保证钻井维修工作的正常进行。现有技术中提出一种油井水平井大修井下动力装置,该装置的旁通阀总成、防掉总成、马达总成、可调万向轴总成、传动轴总成顺次连接,旁通阀总成由阀体、阀芯、阀套、弹簧和O型密封圈组成,防掉总成由外套、防掉螺栓和防掉螺母组成,防掉螺栓连接马达总成的转子,防掉螺母被外套的内孔限位,防掉螺母连接在防掉螺栓上,虽然盖技术实现了可以向整个钻柱最下端连接的钻具直接提供旋转动力,提高水平井大修的效率,缩短水平井大修工期,整个装置通过水力锚锚定在油井套管壁上,可以防止打捞钻杆旋转,减小钻具及套管磨损,保证大修施工过程中的安全性,防止卡钻事故的发生,但是该技术在进行大修施工的过程中,由于井内的泥土较多,容易附着在该装置上,在将该装置收回时需要人工进行泥土的清理,需投入大量人工,提高了大修成本。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新的油井水平井大修井下动力装置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泥土清理较为彻底、无需投入大量人工、减少大修成本的油井水平井大修井下动力装置。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的油井水平井大修井下动力装置包括:底座;两个架接斜板,两个所述架接斜板均固定安装在所述底座的顶部;第一固位套,所述第一固位套固定安装在两个所述架接斜板的顶部;两个支接杆,两个所述支接杆分别固定安装在两个所述架接斜板上;第二固位套,所述第二固位套固定安装在两个所述支接杆相互靠近的一端;动力装置本体,所述动力装置本体设置在两个所述架接斜板之间,所述动力装置本体的底端贯穿所述底座并与所述底座活动连接,所述动力装置本体贯穿所述第一固位套和所述第二固位套,且所述动力装置本体与所述第一固位套和所述第二固位套的内壁活动连接;横梁板,所述横梁板固定安装在两个所述架接斜板相互靠近的一侧;锥形罩,所述锥形罩固定安装在所述横梁板的顶部,所述动力装置本体贯穿所述锥形罩并与所述锥形罩活动连接;固定板,所述固定板固定安装在两个所述架接斜板相互靠近的一侧;清理机构,清理机构设置在所述固定板的底部;稳定机构,所述稳定机构设置在所述底座的底部。优选的,所述清理机构包括两个衔接块、两个联动推板、两个推移块、两个气缸、两个半圆夹板和两个半圆橡胶板,两个所述衔接块均固定安装在所述固定板的底部,两个所述联动推板分别铰接在两个所述衔接块上,两个所述推移块分别滑动安装在两个所述联动推板相互远离的一侧,两个所述气缸分别固定安装在两个所述架接斜板相互靠近的一侧,所述气缸的输出轴与所述推移块相铰接,两个所述半圆夹板分别固定安装在两个所述联动推板的底部,两个所述半圆橡胶板分别固定安装在两个所述半圆夹板的内壁上,所述半圆橡胶板与所述动力装置本体相适配。优选的,所述稳定机构包括支撑圆板和四个插接头,所述支撑圆板固定安装在所述底座的底部,四个所述插接头均固定安装在所述支撑圆板的底部,四个所述插接头呈环形阵列分布。优选的,所述动力装置本体贯穿所述横梁板并与所述横梁板活动连接,所述动力装置本体贯穿所述固定板并与所述固定板活动连接。优选的,所述动力装置本体贯穿所述支撑圆板并与所述支撑圆板活动连接。优选的,两个所述联动推板相互远离的一侧均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槽内滑动安装在有滑块,两个所述滑块相互远离的一侧分别延伸至两个所述滑槽外并与对应的所述推移块固定连接。与相关技术相比较,本技术提供的油井水平井大修井下动力装置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技术提供一种油井水平井大修井下动力装置,在使用时,往上拉动动力装置本体,此时的半圆橡胶板已与动力装置本体紧密接触,从而在动力装置本体回收的同时,半圆橡胶板便会将动力装置本体外壁上的泥土进行捋除,捋除效果较为彻底,第一固位套和第二固位套能够限制动力装置本体的活动范围,提高泥土清理的稳定性,捋除后的泥土便会掉落在横梁板上,后期只需对横梁板进行集中处理即可,方便了清理工作的进行,且无需投入大量人工,降低了大修过程的成本。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油井水平井大修井下动力装置的一种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A部分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中半圆夹板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中标号:1、底座,2、架接斜板,3、第一固位套,4、支接杆,5、第二固位套,6、动力装置本体,7、横梁板,8、锥形罩,9、固定板,10、衔接块,11、联动推板,12、推移块,13、气缸,14、半圆夹板,15、半圆橡胶板,16、支撑圆板,17、插接头。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请结合参阅图1、图2和图3,其中,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油井水平井大修井下动力装置的一种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A部分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中半圆夹板的俯视结构示意图。油井水平井大修井下动力装置包括:底座1;两个架接斜板2,两个所述架接斜板2均固定安装在所述底座1的顶部;第一固位套3,所述第一固位套3固定安装在两个所述架接斜板2的顶部;两个支接杆4,两个所述支接杆4分别固定安装在两个所述架接斜板2上;第二固位套5,所述第二固位套5固定安装在两个所述支接杆4相互靠近的一端;动力装置本体6,所述动力装置本体6设置在两个所述架接斜板2之间,所述动力装置本体6的底端贯穿所述底座1并与所述底座1活动连接,所述动力装置本体6贯穿所述第一固位套3和所述第二固位套5,且所述动力装置本体6与所述第一固位套3和所述第二固位套5的内壁活动连接;横梁板7,所述横梁板7固定安装在两个所述架接斜板2相互靠近的一侧;锥形罩8,所述锥形罩8固定安装在所述横梁板7的顶部,所述动力装置本体6贯穿所述锥形罩8并与所述锥形罩8活动连接;固定板9,所述固定板9固定安装在两个所述架接斜板2相互靠近的一侧;清理机构,清理机构设置在所述固定板9的底部;稳定机构,所述稳定机构设置在所述底座1的底部。所述清理机构包括两个衔接块10、两个联动推板11、两个推移块12、两个气缸13、两个半圆夹板14和两个半圆橡胶板15,两个所述衔接块10均固定安装在所述固定板9的底部,两个所述联动推板11分别铰接在两个所述衔接块10上,两个所述推移块12分别滑动安装在两个所述联动推板11相互远离的一侧,两个所述气缸13分别固定安装在两个所述架接斜板2相互靠近的一侧,所述气缸13的输出轴与所述推移块12相铰接,两个所述半圆夹板14分别固定安装在两个所述联动推板11的底部,两个所述半圆橡胶板15分别固定安装在两个所述半圆夹板14的内壁上,所述半圆橡胶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油井水平井大修井下动力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n底座;/n两个架接斜板,两个所述架接斜板均固定安装在所述底座的顶部;/n第一固位套,所述第一固位套固定安装在两个所述架接斜板的顶部;/n两个支接杆,两个所述支接杆分别固定安装在两个所述架接斜板上;/n第二固位套,所述第二固位套固定安装在两个所述支接杆相互靠近的一端;/n动力装置本体,所述动力装置本体设置在两个所述架接斜板之间,所述动力装置本体的底端贯穿所述底座并与所述底座活动连接,所述动力装置本体贯穿所述第一固位套和所述第二固位套,且所述动力装置本体与所述第一固位套和所述第二固位套的内壁活动连接;/n横梁板,所述横梁板固定安装在两个所述架接斜板相互靠近的一侧;/n锥形罩,所述锥形罩固定安装在所述横梁板的顶部,所述动力装置本体贯穿所述锥形罩并与所述锥形罩活动连接;/n固定板,所述固定板固定安装在两个所述架接斜板相互靠近的一侧;/n清理机构,清理机构设置在所述固定板的底部;/n稳定机构,所述稳定机构设置在所述底座的底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油井水平井大修井下动力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底座;
两个架接斜板,两个所述架接斜板均固定安装在所述底座的顶部;
第一固位套,所述第一固位套固定安装在两个所述架接斜板的顶部;
两个支接杆,两个所述支接杆分别固定安装在两个所述架接斜板上;
第二固位套,所述第二固位套固定安装在两个所述支接杆相互靠近的一端;
动力装置本体,所述动力装置本体设置在两个所述架接斜板之间,所述动力装置本体的底端贯穿所述底座并与所述底座活动连接,所述动力装置本体贯穿所述第一固位套和所述第二固位套,且所述动力装置本体与所述第一固位套和所述第二固位套的内壁活动连接;
横梁板,所述横梁板固定安装在两个所述架接斜板相互靠近的一侧;
锥形罩,所述锥形罩固定安装在所述横梁板的顶部,所述动力装置本体贯穿所述锥形罩并与所述锥形罩活动连接;
固定板,所述固定板固定安装在两个所述架接斜板相互靠近的一侧;
清理机构,清理机构设置在所述固定板的底部;
稳定机构,所述稳定机构设置在所述底座的底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井水平井大修井下动力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清理机构包括两个衔接块、两个联动推板、两个推移块、两个气缸、两个半圆夹板和两个半圆橡胶板,两个所述衔接块均固定安装在所述固定板的底部,两个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尤春光,纪思奇,隋东,张吉平,潘跃明,王春鹏,
申请(专利权)人:尤春光,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