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UT型线夹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455127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25 17:1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电力金具产品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UT型线夹。解决了现有技术中传统UT线夹调整时需要借助其他工具,过程较为繁琐、不方便的问题,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UT型线夹,一种UT型线夹,包括U型拉杆和T型线夹,T型线夹与U型拉杆滑动连接。U型拉杆远离T型线夹的一端设置有伸缩组件,伸缩组件包括第一固定筒、第二固定筒和丝杠,第一固定筒和第二固定筒均与丝杠螺纹连接,第一固定筒和第二固定筒均沿丝杠的长度方向移动,U型拉杆和第一固定筒连接。工作人员只需借助扳手即可完成对UT型线夹的调整,操作简单,安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UT型线夹
本技术属于电力金具产品
,具体涉及一种UT型线夹。
技术介绍
在电力建设中,用于架设电线的电线杆通常需要多根钢绞线进行固定,以保证电线杆在受到外力作用时,不会倾斜甚至折断。用钢绞线固定电线杆时通常会用到一个甚至多个UT线夹来调整钢绞线。使电线杆受力均衡。钢绞线在长时间用于固定电线杆时,钢绞线会发生松弛的情况,导致电线杆受力不均衡。工作人员需要及时调整钢绞线的长度,以保证钢绞线能够继续起到固定电线杆的效果。传统的UT型线夹在调整钢绞线长度时,需要借助其他工具将钢绞线拉紧,然后将钢绞线从UT线夹上卸下再重新固定;或者先将钢绞线拉紧,然后将T型线夹沿U型拉杆长度方向移动,最后再拧紧螺帽。这两种方式都需要借助其他工具,调整过程较为繁琐、不方便。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传统UT线夹调整时需要借助其他工具,过程较为繁琐、不方便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UT型线夹,其目的在于:工作人员只需借助扳手即可完成对UT型线夹的调整,操作简单,安全。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UT型线夹,包括U型拉杆和T型线夹,T型线夹与U型拉杆滑动连接。U型拉杆远离T型线夹的一端设置有伸缩组件,伸缩组件包括第一固定筒、第二固定筒和丝杠,第一固定筒和第二固定筒均与丝杠螺纹连接,第一固定筒和第二固定筒内设置的螺纹方向相反,第一固定筒和第二固定筒均沿丝杠的长度方向移动,U型拉杆和第一固定筒连接。为了简化调整UT型线夹的过程,该技术方案在U型拉杆远离T型线夹的一端设置伸缩组件,从而能够实现不需要借助其他工具就可以改变钢绞线的长度。钢绞线长时间固定电线杆,受外力作用,钢绞线会变得松弛,工作人员需要通过UT性线夹对钢绞线进行调整,使其处于绷紧的状态,工作人员在对钢绞线进行调整时,只需要用扳手固定第一固定筒和第二固定筒,然后旋转丝杠,使第一固定筒和第二固定筒之间的距离缩短,即可实现对钢绞线的调整。无需借助其他工具对UT型线夹进行拆卸,有效的简化了工作人员对钢绞线的调整过程,提高了工作效率。进一步的,第一固定筒还包括连接杆,第一固定筒远离第二固定筒的一端设有第一通孔,连接杆贯穿第一通孔,连接杆靠近第一固定筒的一端设置有阻挡件,U型拉杆通过连接杆与第一固定筒相连。进一步的,第一固定筒环绕设置有多边形螺帽,第一固定筒和多边形螺帽一体成型。进一步的,第二固定筒还包括球头挂环,第二固定筒远离第一固定筒的一端设有第二通孔,球头挂环贯穿第二通孔,球头挂环靠近第一固定筒的一端设置有阻挡件。进一步的,第二固定筒环绕设置有多边形螺帽,第二固定筒和多边形螺帽一体成型。进一步的,第一固定筒和第二固定筒均环绕设置有防滑纹。上述优选方案能够使工作人员在调整UT型线夹时更加方便,效率更高。工作人员在调整UT线夹时,用手(当UT型线夹长时间使用,出现生锈或其他情况,用手旋转不动时,可以选用和UT型线夹上的多边形螺帽相适应的扳手)分别握住第一固定筒和第二固定筒,逆时针旋转第一固定筒,顺时针旋转第二固定筒,即可使第一固定筒和第二固定筒之间的距离缩短,使钢绞线绷紧。第一固定筒和第二固定筒反向旋转时,钢绞线松弛。防滑纹和多边形螺帽的设置使工作人员在操作过程中更加方便。进一步的,T型线夹两侧设置有耳环,耳环与T型线夹一体成型,U型拉杆贯穿耳环,U型拉杆两端均套设有弹簧,耳环位于弹簧远离第一固定筒的一端。进一步的,T型线夹外侧设置有保护套,U型拉杆的两端均贯穿保护套远离第一固定筒的一端。以上优选方案,能够实现UT型线夹对钢绞线短距离的调节。当钢绞线松弛时,弹簧在弹力作用下将T型线夹推向第一固定筒的方向,从而使钢绞线保持绷紧状态,避免工作人员未及时发现钢绞线松弛或未及时对其调整的情况下,电线杆倾倒甚至断裂,造成人员和财产的损失。保护套可以避免弹簧长时间受到雨水的侵蚀,增加其使用寿命。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该技术方案在U型拉杆远离T型线夹的一端设置伸缩组件,从而能够实现不需要借助其他工具就可以改变钢绞线的长度。钢绞线长时间固定电线杆,受外力作用,钢绞线会变得松弛,工作人员需要通过UT性线夹对钢绞线进行调整,使其处于绷紧的状态,工作人员在对钢绞线进行调整时,只需要用扳手固定第一固定筒和第二固定筒,然后旋转丝杠,使第一固定筒和第二固定筒之间的距离缩短,即可实现对钢绞线的调整。无需借助其他工具对UT型线夹进行拆卸,有效的简化了工作人员对钢绞线的调整过程,提高了工作效率。2.能够更加简单的调节UT型线夹。连接杆和第一通孔活动连接可以实现U型拉杆在第一固定筒转动时自由活动,钢绞线不会因第一固定筒的转动产生扭转力,避免了调节UT型线夹完成会后,钢绞线产生扭转力带动第一固定筒转动,使钢绞线再次松弛。3.工作人员可以借助扳手卡在正变形螺帽外侧,进而转动第一固定筒,操作过程中较为省力且不会造成安全隐患。4.能够更加快速的调整UT型线夹。和第一固定筒的原理相同,工作人员可以同时转动第一固定筒和第二固定筒,大大的提高了工作效率。5.工作人员可以借助扳手卡在正变形螺帽外侧,进而转动第一固定筒,操作过程中较为省力且不会造成安全隐患。6.工作人员在用手对第一固定筒和第二固定筒进行转动时,手掌应握在设置有防滑纹的地方,增大了第一固定筒和第二固定筒与手掌间的摩擦力。7.能够实现UT型线夹对钢绞线短距离的调节。当钢绞线松弛时,弹簧在弹力作用下将T型线夹推向第一固定筒的方向,从而使钢绞线保持绷紧状态。8.保护套可以避免弹簧长时间受到雨水的侵蚀,增加其使用寿命,减少了后期的维护成本。附图说明本技术将通过例子并参照附图的方式说明,其中:图1是本技术所提供的一种UT型线夹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所提供的I的结构放大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所提供的UT线夹和弹簧的组合结构示意图。其中:100-UT型线夹;110-U型拉杆;130-T型线夹;150-伸缩组件;170-耳环;151-第一固定筒;153-第二固定筒;155-丝杠;157-限位件;159-环形限位槽;161-连接杆;163-阻挡件;165-球头挂环;169-多边形螺帽;171-弹簧;173-保护套。具体实施方式本说明书中公开的所有特征,或公开的所有方法或过程中的步骤,除了互相排斥的特征和/或步骤以外,均可以以任何方式组合。下面结合图1至图3对本技术作详细说明。实施例1请参考图1,图1所示为一种UT型线夹的结构示意图。一种UT型线夹100,包括U型拉杆110和T型线夹130,T型线夹130与U型拉杆110滑动连接。U型拉杆110远离T型线夹130的一端设置有伸缩组件150,伸缩组件150包括第一固定筒151、第二固定筒153和丝杠155。第一固定筒151和第二固定筒153均与丝杠155螺纹连接,第一固定筒151和所述第二固定筒15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UT型线夹,包括U型拉杆(110)和T型线夹(130),所述T型线夹(130)与所述U型拉杆(110)滑动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U型拉杆(110)远离所述T型线夹(130)的一端设置有伸缩组件(150),所述伸缩组件(150)包括第一固定筒(151)、第二固定筒(153)和丝杠(155),所述第一固定筒(151)和所述第二固定筒(153)均与所述丝杠(155)螺纹连接,所述第一固定筒(151)和所述第二固定筒(153)内设置的螺纹方向相反,所述第一固定筒(151)和所述第二固定筒(153)均沿所述丝杠(155)的长度方向移动,所述U型拉杆(110)和所述第一固定筒(151)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UT型线夹,包括U型拉杆(110)和T型线夹(130),所述T型线夹(130)与所述U型拉杆(110)滑动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U型拉杆(110)远离所述T型线夹(130)的一端设置有伸缩组件(150),所述伸缩组件(150)包括第一固定筒(151)、第二固定筒(153)和丝杠(155),所述第一固定筒(151)和所述第二固定筒(153)均与所述丝杠(155)螺纹连接,所述第一固定筒(151)和所述第二固定筒(153)内设置的螺纹方向相反,所述第一固定筒(151)和所述第二固定筒(153)均沿所述丝杠(155)的长度方向移动,所述U型拉杆(110)和所述第一固定筒(151)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UT型线夹,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筒(151)还包括连接杆(161),所述第一固定筒(151)远离所述第二固定筒(153)的一端设有第一通孔,所述连接杆(161)贯穿所述第一通孔,所述连接杆(161)靠近所述第一固定筒(151)的一端设置有阻挡件(163),所述U型拉杆(110)通过所述连接杆(161)与所述第一固定筒(151)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UT型线夹,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筒(151)环绕设置有多边形螺帽(169),所述第一固定筒(151)和所述多边形螺帽(169)一体成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勇王洪浩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富洲电力器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