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建筑的钢筋混凝土预制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454408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25 17:1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建筑的钢筋混凝土预制构件,包括混凝土底板,所述混凝土底板的上表面中间位置固定安装有纵向肋板,所述纵向肋板的侧表面底端均匀开设有若干通孔,所述混凝土底板的侧表面一端边缘位置设置有若干第一钢筋条,所述混凝土底板的侧表面靠近第一钢筋条的位置开设有若干第一钢筋嵌合孔,所述混凝土底板的侧表面另一端设置有第二钢筋嵌合孔,所述混凝土底板的上表面靠近纵向肋板的位置对称设置有若干固定块,所述混凝土底板的上表面靠近若干固定块的位置嵌开设有若干固定槽。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在混凝土底板的两侧分别设置相互交叉的钢筋条和钢筋嵌合孔,便于预制构件之间的拼接,且提高了拼接处的强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建筑的钢筋混凝土预制构件
本技术涉及建筑
,具体为一种用于建筑的钢筋混凝土预制构件。
技术介绍
目前,钢筋混凝土拼装楼板能承受双向荷载,整体性好,不需现场支模,而且造价低,吊装、运输容易,拼装楼板的钢筋混凝土预制构件通常采用带肋钢筋混凝土预制构件,在钢筋混凝土预制构件纵向肋下部开有孔洞,横向钢筋穿过预制构件纵向肋下部的孔洞,连接多块钢筋混凝土预制构件板,在预制构件形成的槽内浇注混凝土,使预制构件、现穿钢筋、现浇混凝土结成整体。在实现本技术过程中,专利技术人发现现有技术中至少存在如下问题没有得到解决:1、现有技术中,多块相互连接的钢筋混凝土预制构件板随着温度变化,混凝土收缩,预制构件接缝处局部易产生温度收缩裂缝,降低拼缝处强度,且现有技术中预制构件的拼接较为繁琐,安装效率低;2、现有技术预制构件板与混凝土叠合层之间嵌固不牢,叠合面抗剪强度较低,容易被破坏,进而影响建筑强度。为此,提出一种用于建筑的钢筋混凝土预制构件。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建筑的钢筋混凝土预制构件,能够通过在混凝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建筑的钢筋混凝土预制构件,包括混凝土底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凝土底板(1)的上表面中间位置固定安装有纵向肋板(7),所述纵向肋板(7)的侧表面底端均匀开设有若干通孔(6),所述混凝土底板(1)的侧表面一端边缘位置设置有若干第一钢筋条(3),所述混凝土底板(1)的侧表面靠近第一钢筋条(3)的位置开设有若干第一钢筋嵌合孔(4),所述混凝土底板(1)的侧表面另一端边缘位置设置有若干第二钢筋嵌合孔(8),所述混凝土底板(1)的侧表面靠近第二钢筋嵌合孔(8)的位置设置有若干第二钢筋条(9),所述混凝土底板(1)的上表面靠近纵向肋板(7)的位置对称设置有若干固定块(2),所述混凝土底板(...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建筑的钢筋混凝土预制构件,包括混凝土底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凝土底板(1)的上表面中间位置固定安装有纵向肋板(7),所述纵向肋板(7)的侧表面底端均匀开设有若干通孔(6),所述混凝土底板(1)的侧表面一端边缘位置设置有若干第一钢筋条(3),所述混凝土底板(1)的侧表面靠近第一钢筋条(3)的位置开设有若干第一钢筋嵌合孔(4),所述混凝土底板(1)的侧表面另一端边缘位置设置有若干第二钢筋嵌合孔(8),所述混凝土底板(1)的侧表面靠近第二钢筋嵌合孔(8)的位置设置有若干第二钢筋条(9),所述混凝土底板(1)的上表面靠近纵向肋板(7)的位置对称设置有若干固定块(2),所述混凝土底板(1)的上表面靠近若干固定块(2)的位置嵌开设有若干固定槽(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建筑的钢筋混凝土预制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钢筋条(3)、第一钢筋嵌合孔(4)于混凝土底板(1)的侧表面一端交叉设置,所述第二钢筋条(9)、第二钢筋嵌合孔(8)于混凝土...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屈元武梁彬刘芳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市滨海新区泰长领钧实业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