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半自动除锈的一体化预制泵站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454078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25 17:16
一种基于半自动除锈的一体化预制泵站,包括,泵站底座,在泵站底座上固定安装有潜水泵;固定安装在泵站底座上的泵站外壳,泵站外壳的顶部开设有第一人孔,泵站外壳的内壁上开设有进水口和出水口,进水口通过管道连接在潜水泵的进水端,出水口通过管道连接在潜水泵的出水端;通过除锈组件能够将泵站外壳内壁上的锈迹去除,一定程度上的减少泵站外壳的使用损耗,采用金属刷条的方式将高效缓蚀剂与位于本站壳体内壁上沉浸的污垢、锈迹清楚干净,期间,水箱中的水对经过刷洗后的污垢残留液进行冲洗,经过冲洗后的污垢残留液通过排出管排出泵站外壳外部,可在排出管上外接外部管道即可,其结构设计合理,锈迹污垢清除效果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半自动除锈的一体化预制泵站
本技术涉及一体化预制泵站
,特别涉及一种基于半自动除锈的一体化预制泵站。
技术介绍
一体化预制泵站使用时,由于常年用于生活区或工厂等低于底面的污水处理工作,其内部很容易造成污垢残留,留置在泵站内的污垢残留会对泵站内壁造成生锈或腐蚀现象,故泵站内壁的清洁尤为重要,定期对泵站内壁进行维护与清洁,例如除锈手段将泵站内壁进行除锈十分重要,故提出一种具有除锈功能的基于半自动除锈的一体化预制泵站。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基于半自动除锈的一体化预制泵站。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包括,泵站底座,在泵站底座上固定安装有潜水泵;固定安装在泵站底座上的泵站外壳,泵站外壳的顶部开设有第一人孔,泵站外壳的内壁上开设有进水口和出水口,进水口通过管道连接在潜水泵的进水端,出水口通过管道连接在潜水泵的出水端;固定安装在泵站外壳中部内壁上、进水口与出水口上方的工作台,在工作台的中部开设有第二人孔,第一人孔和第二人孔之间固定安装有人梯;固定安装在泵站外壳内壁上、工作台上方的注水组件;固定安装在泵站外壳内壁一侧上、工作台上的除锈组件;固定安装在工作台上、人梯一侧的电气控制柜。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还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以上所述的一种基于半自动除锈的一体化预制泵站,所述的注水组件包括若干固定安装在泵站外壳内壁上的水箱,在水箱的顶部开设有进水管口,在水箱的底部开设有出水管口,在出水管口上连接有连接管,在连接管的中部固定安装有控制连接管通断的电磁阀,在工作台上开设有用于连接管通过的孔隙,连接管与工作台的连接处固定安装有O型密封圈,连接管的下端部伸入泵站外壳内、工作台的下方。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还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以上所述的一种基于半自动除锈的一体化预制泵站,除锈组件包括固定安装在工作台上的竖向支撑臂,在竖向支撑臂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横向支撑臂,在横向支撑臂的底部固定安装有伸缩电缸,在伸缩电缸的动力输出端上固定安装有连接块,在连接块的底面固定安装有清洁块,在清洁块上固定安装有金属刷条,金属刷条与泵站外壳内壁接触,伸缩电缸的底部固定安装在工作台的底面上;在连接块与泵站外壳内壁之间安装有滑动机构;在连接块与清洁块之间固定安装有除锈剂注入组件。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还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以上所述的一种基于半自动除锈的一体化预制泵站,滑动机构包括可在滑槽内沿滑槽安装方向移动的滑块和用于与滑块配合使用的滑槽,所述的滑槽开设在连接块上、近泵站外壳的一面上,所述的滑块固定安装在泵站外壳内壁、工作台的下方;所述的滑槽和滑块的横截面呈矩形状设置。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还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以上所述的一种基于半自动除锈的一体化预制泵站,所述的除锈剂注入组件包括开设在连接块上的高效缓蚀剂注入管道,在高效缓蚀剂注入管道的进口端固定安装有外壁上攻有螺纹的空心螺纹柱,在空心螺纹柱上连接有与空心螺纹柱配合使用的螺纹帽;开设在清洁块上的高效缓蚀剂流通管道,高效缓蚀剂流通管道的顶端部与高效缓蚀剂注入管道的底端部连通,在高效缓蚀剂流通管道上开设有若干高效缓蚀剂出管,高效缓蚀剂出管位于金属刷条与高效缓蚀剂流通管道之间;所述的高效缓蚀剂出管设置有6根,6根高效缓蚀剂出管与水平面的夹角呈45°设置,相邻2根高效缓蚀剂出管的间距相同。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还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以上所述的一种基于半自动除锈的一体化预制泵站,所述的除锈组件设置有12组,12组除锈剂以工作台中心为基准环形阵列设置在工作台上,相邻2组除锈剂的间距相同。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还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以上所述的一种基于半自动除锈的一体化预制泵站,在泵站外壳的底部内壁上开设有用于浑浊液排出的排出口,在排出口上连接有排出管。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技术效果是:通过除锈组件能够将泵站外壳内壁上的锈迹去除,一定程度上的减少泵站外壳的使用损耗,采用金属刷条的方式将高效缓蚀剂与位于本站壳体内壁上沉浸的污垢、锈迹清楚干净,期间,水箱中的水对经过刷洗后的污垢残留液进行冲洗,经过冲洗后的污垢残留液通过排出管排出泵站外壳外部,可在排出管上外接外部管道即可,其结构设计合理,锈迹污垢清除效果好,有效的维护了泵站外壳的正常使用状态。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使用前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使用时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工作台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参照附图,进一步描述本专利技术的具体技术方案,以便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进一步地理解本专利技术,而不构成对其权利的限制。实施例1,参照图1—4,一种基于半自动除锈的一体化预制泵站,包括,泵站底座1,在泵站底座1上固定安装有潜水泵6;固定安装在泵站底座1上的泵站外壳3,泵站外壳3的顶部开设有第一人孔2,泵站外壳3的内壁上开设有进水口4和出水口5,进水口4通过管道连接在潜水泵6的进水端,出水口5通过管道连接在潜水泵6的出水端;固定安装在泵站外壳3中部内壁上、进水口4与出水口5上方的工作台7,在工作台7的中部开设有第二人孔8,第一人孔2和第二人孔8之间固定安装有人梯9;固定安装在泵站外壳3内壁上、工作台7上方的注水组件;固定安装在泵站外壳3内壁一侧上、工作台7上的除锈组件;固定安装在工作台7上、人梯9一侧的电气控制柜10。潜水泵6的规格型号可根据泵站外壳3容积自行选用故此处不再赘述有关潜水泵6的选型问题;泵站外壳3的横截面呈圆环状设置;泵站底座的横截面呈圆形状设置。实施例2,实施例1所述的一种基于半自动除锈的一体化预制泵站,所述的注水组件包括若干固定安装在泵站外壳3内壁上的水箱11,在水箱11的顶部开设有进水管口12,在水箱11的底部开设有出水管口,在出水管口上连接有连接管13,在连接管13的中部固定安装有控制连接管13通断的电磁阀14,在工作台7上开设有用于连接管13通过的孔隙,连接管13与工作台7的连接处固定安装有O型密封圈,连接管13的下端部伸入泵站外壳3内、工作台7的下方。水箱11的横截面呈矩形状设置;电磁阀14的规格型号可根据连接管13的管径自行选用,故此处不再赘述有关电磁阀14的选型问题。实施例3,实施例2所述的一种基于半自动除锈的一体化预制泵站,除锈组件包括固定安装在工作台7上的竖向支撑臂15,在竖向支撑臂15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横向支撑臂16,在横向支撑臂16的底部固定安装有伸缩电缸17,在伸缩电缸17的动力输出端上固定安装有连接块18,在连接块18的底面固定安装有清洁块19,在清洁块19上固定安装有金属刷条20,金属刷条20与泵站外壳3内壁接触,伸缩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半自动除锈的一体化预制泵站,其特征在于:包括,/n泵站底座,在泵站底座上固定安装有潜水泵;/n固定安装在泵站底座上的泵站外壳,泵站外壳的顶部开设有第一人孔,泵站外壳的内壁上开设有进水口和出水口,进水口通过管道连接在潜水泵的进水端,出水口通过管道连接在潜水泵的出水端;/n固定安装在泵站外壳中部内壁上、进水口与出水口上方的工作台,在工作台的中部开设有第二人孔,第一人孔和第二人孔之间固定安装有人梯;/n固定安装在泵站外壳内壁上、工作台上方的注水组件;/n固定安装在泵站外壳内壁一侧上、工作台上的除锈组件;/n固定安装在工作台上、人梯一侧的电气控制柜。/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半自动除锈的一体化预制泵站,其特征在于:包括,
泵站底座,在泵站底座上固定安装有潜水泵;
固定安装在泵站底座上的泵站外壳,泵站外壳的顶部开设有第一人孔,泵站外壳的内壁上开设有进水口和出水口,进水口通过管道连接在潜水泵的进水端,出水口通过管道连接在潜水泵的出水端;
固定安装在泵站外壳中部内壁上、进水口与出水口上方的工作台,在工作台的中部开设有第二人孔,第一人孔和第二人孔之间固定安装有人梯;
固定安装在泵站外壳内壁上、工作台上方的注水组件;
固定安装在泵站外壳内壁一侧上、工作台上的除锈组件;
固定安装在工作台上、人梯一侧的电气控制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半自动除锈的一体化预制泵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注水组件包括若干固定安装在泵站外壳内壁上的水箱,在水箱的顶部开设有进水管口,在水箱的底部开设有出水管口,在出水管口上连接有连接管,在连接管的中部固定安装有控制连接管通断的电磁阀,在工作台上开设有用于连接管通过的孔隙,连接管与工作台的连接处固定安装有O型密封圈,连接管的下端部伸入泵站外壳内、工作台的下方。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半自动除锈的一体化预制泵站,其特征在于:除锈组件包括固定安装在工作台上的竖向支撑臂,在竖向支撑臂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横向支撑臂,在横向支撑臂的底部固定安装有伸缩电缸,在伸缩电缸的动力输出端上固定安装有连接块,在连接块的底面固定安装有清洁块,在清洁块上固定安装有金属刷条,金属刷条与泵站外壳内壁接触,伸缩电缸的底部固定安装在工作台的底面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亮师吕海刚李明张亮朱永尚
申请(专利权)人:连云港泓昊复合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