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市政给排水管道连接结构,包括:结构本体、第一给排水管、第二给排水管、连接板、筛分板、限位块和固定板,结构本体的外侧设置有限位部件,且结构本体的内部设置有筛分部件,结构本体整体呈“L”字状,且结构本体的左端与底部均呈开口设置,通过转轴便于调节该连接结构两端的角度,使得第一给排水管便于适应不同弯曲角度的第二给排水管,并利用复位弹簧使得连接结构的两端能够适应第一给排水管与第二给排水管的大小,以提高该连接结构的实用性,通过齿轮能够对水中的大颗粒进行碾碎,避免大颗粒堵塞第一给排水管和第二给排水管,有效的提高了该连接结构的使用寿命,并利用滤网和筛分板对水中的杂质进行过滤。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市政给排水管道连接结构
本技术涉及给排水
,具体的涉及一种市政给排水管道连接结构。
技术介绍
市政给排水管道指的是市政道路下的雨水和污水管道,在工程上通常称为市政排水管道,根据中国市政道路下设施现状,一般设置有不同的管线,如电力、通信、煤气、给水、排水管道等等,而排水管道由于考虑雨、污分流的措施,即雨水一般就近排入河流,污水排入污水处理厂,所以市政排水管包括雨水和污水两种管道;基于上述描述,并检索一件申请号为:CN201920198304.1的技术专利,其关于一种市政给排水管道连接结构,包括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1)包括接筒(2)和支撑板(3),所述接筒(2)的两端均设置有胶垫(4),所述胶垫(4)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胶筒(5)……所述胶垫(4)的一侧开设有第三圆槽(17)。通过检索发现主要通过胶垫和胶筒配合,能够将市政给排水管密封在接筒中,避免了污水从连接口的缝隙中流出了的情况出现,起到了密封的作用;经过检索分析后,现有的给排水管道连接结构不能适应另一个管道的弯曲弧度,使得连接结构的实用性降低,并且容易使大颗粒堵塞管道,降低了管道的使用寿命等问题,因此,需要在给排水管道连接结构的基础上进一步的研究,提供一种市政给排水管道连接结构。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旨在于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市政给排水管道连接结构,包括:结构本体、第一给排水管、第二给排水管、连接板、筛分板、限位块和固定板,结构本体的外侧设置有限位部件,且结构本体的内部设置有筛分部件,结构本体整体呈“L”字状,且结构本体的左端与底部均呈开口设置。优选的,限位部件包括:固定板和限位块,固定板分别设置在结构本体的左端与底部的开口处两端,且两端的固定板呈对称设置。优选的,结构本体的左端活动连接有第一给排水管,且结构本体的底部活动连接有第二给排水管,并且第一给排水管与第二给排水管的一端外壁卡接有若干个凸块。优选的,第一给排水管与第二给排水管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限位块,且限位块的外侧一端呈倾斜设置。优选的,限位块的另一端下侧与结构本体的外壁相接,且限位块与结构本体的相接处卡接有橡胶垫。优选的,限位块的一端上侧固定连接有限位板,且限位板贯穿连接于固定板的中部。优选的,筛分部件包括:连接板和筛分板,连接板设置在结构本体的内部,且连接板的内侧一端卡接有滤网。优选的,连接板与滤网的相接处两端均卡接有两个齿轮,并且两端的齿轮呈对称设置。优选的,筛分板分别设置在连接板的右端与第二给排水管的顶部,且结构本体的内侧壁卡接有橡胶层。优选的,结构本体的上下两端均卡接有复位弹簧,且结构本体的夹角处设置有转轴。有益效果:通过转轴的设置,便于调节该连接结构两端的角度,使得第一给排水管便于适应不同弯曲角度的第二给排水管,并利用复位弹簧的设置,使得连接结构的两端能够适应第一给排水管与第二给排水管的大小,以提高该连接结构的实用性;通过凸块与橡胶层的设置,便于增大第一给排水管与第二给排水管外壁与该连接结构内壁之间的摩擦力,避免第一给排水管与第二给排水管位移,并利用橡胶层与橡胶垫橡胶的材质,具有防水的性能,能够避免水渗透出该连接结构外;通过限位块的设置,便于对第一给排水管与第二给排水管固定在该连接结构内部的距离进行限位,同时,固定板卡入限位板中,对第一给排水管与第二给排水管进行限位,有效的提高第一给排水管和第二给排水管与该连接结构之间的稳固性,不易脱离;通过齿轮的设置,能够对水中的大颗粒进行碾碎,避免大颗粒堵塞第一给排水管和第二给排水管,有效的提高了该连接结构的使用寿命,并利用滤网和筛分板对水中的杂质进行过滤。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整体的平面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图1中A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结构本体的侧面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固定板的平面结构示意图。图1-4中:1-结构本体、2-第一给排水管、3-第二给排水管、4-连接板、5-筛分板、6-转轴、7-橡胶层、8-限位块、9-固定板、10-限位板、11-凸块、12-橡胶垫、13-复位弹簧、14-滤网、15-齿轮。具体实施方式请参阅图1至4中,本技术实施例中,一种市政给排水管道连接结构,包括:结构本体1、第一给排水管2、第二给排水管3、连接板4、筛分板5、限位块8和固定板9,结构本体1的外侧设置有限位部件,且结构本体1的内部设置有筛分部件,结构本体1整体呈“L”字状,且结构本体1的左端与底部均呈开口设置。优选的,限位部件包括:固定板9和限位块8,固定板9分别设置在结构本体1的左端与底部的开口处两端,且两端的固定板9呈对称设置,限位块8的一端上侧固定连接有限位板10,且限位板10贯穿连接于固定板9的中部,通过限位块8便于对第一给排水管2与第二给排水管3固定在结构本体1内部的距离进行限位。优选的,结构本体1的左端活动连接有第一给排水管2,且结构本体1的底部活动连接有第二给排水管3,并且第一给排水管2与第二给排水管3的一端外壁卡接有若干个凸块11,通过凸块11与橡胶层7,便于增大第一给排水管2与第二给排水管3外壁与结构本体1内壁之间的摩擦力,避免第一给排水管2与第二给排水管3位移。优选的,第一给排水管2与第二给排水管3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限位块8,且限位块8的外侧一端呈倾斜,限位块8的另一端下侧与结构本体1的外壁相接,且限位块8与结构本体1的相接处卡接有橡胶垫12,利用橡胶层7与橡胶垫12橡胶的材质,具有防水的性能,能够避免水渗透出结构本体1外。优选的,筛分部件包括:连接板4和筛分板5,连接板4设置在结构本体1的内部,且连接板4的内侧一端卡接有滤网14,连接板4与滤网14的相接处两端均卡接有两个齿轮15,并且两端的齿轮15呈对称设置,通过齿轮15能够对水中的大颗粒进行碾碎,避免大颗粒堵塞第一给排水管2和第二给排水管3,有效的提高了结构本体1的使用寿命。优选的,筛分板5分别设置在连接板4的右端与第二给排水管3的顶部,且结构本体1的内侧壁卡接有橡胶层7,利用滤网14和筛分板5对水中的杂质进行过滤。优选的,结构本体1的上下两端均卡接有复位弹簧13,且结构本体1的夹角处设置有转轴6,通过转轴6便于调节结构本体1两端的角度,使得第一给排水管2便于适应不同弯曲角度的第二给排水管3,并利用复位弹簧13使得结构本体1的两端能够适应第一给排水管2与第二给排水管3的大小,以提高结构本体1的实用性。工作原理:在安装本技术一种市政给排水管道连接结构时,首先,将第一给排水管2与第二给排水管3接入结构本体1的两端,并利用复位弹簧13的弹力,使得结构本体1的两端能够适应第一给排水管2与第二给排水管3的大小,随后通过转轴6便于调节结构本体1两端的角度,使得第一给排水管2便于适应不同弯曲角度的第二给排水管3,接着通过限位块8便于对第一给排水管2与第二给排水管3固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市政给排水管道连接结构,包括:结构本体(1)、第一给排水管(2)、第二给排水管(3)、连接板(4)、筛分板(5)、限位块(8)和固定板(9),其特征在于:所述结构本体(1)的外侧设置有限位部件,且结构本体(1)的内部设置有筛分部件,所述结构本体(1)整体呈“L”字状,且结构本体(1)的左端与底部均呈开口设置。/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市政给排水管道连接结构,包括:结构本体(1)、第一给排水管(2)、第二给排水管(3)、连接板(4)、筛分板(5)、限位块(8)和固定板(9),其特征在于:所述结构本体(1)的外侧设置有限位部件,且结构本体(1)的内部设置有筛分部件,所述结构本体(1)整体呈“L”字状,且结构本体(1)的左端与底部均呈开口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市政给排水管道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部件包括:固定板(9)和限位块(8),所述固定板(9)分别设置在结构本体(1)的左端与底部的开口处两端,且两端的固定板(9)呈对称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市政给排水管道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结构本体(1)的左端活动连接有第一给排水管(2),且结构本体(1)的底部活动连接有第二给排水管(3),并且第一给排水管(2)与第二给排水管(3)的一端外壁卡接有若干个凸块(11)。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市政给排水管道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给排水管(2)与第二给排水管(3)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限位块(8),且限位块(8)的外侧一端呈倾斜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市政给排水管道连接结构,其特征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攀,
申请(专利权)人:黄攀,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