桩基施工智能测量和控制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453854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25 17:1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桩基施工智能测量和控制装置,包括:钢护筒,其设置于钻孔桩身的外侧,钢护筒的下端伸入地面下方,上端位于地面上方,其中,钻孔桩身内部自钢护筒上端面下方自上而下依次为浑水层、沉淀泥层和水下混凝土;智能测控器,其固定设置在钢护筒上端面的下方,其中,智能测控器包括超声波换能模块、GPS模块和温度测量模块;导管,其竖直设置在钢护筒中,导管的上端伸出钢护筒上端面,导管的下端伸入水下混凝土中;数据处理显示平台,其与智能测控器通信连接,用于控制智能测控器发射超声波,并且具有数据显示功能。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桩基施工智能测量和控制装置实现了自动智能可视化测量钻孔深度及混凝土灌注高度,显著提升了施工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桩基施工智能测量和控制装置
本技术是关于钻孔灌注桩施工
,特别是关于一种桩基施工智能测量和控制装置。
技术介绍
灌注桩的施工分为成孔和成桩两部分,因而对桩基的检测便分为成孔质量检测和成桩质量检测两大部分。其中成孔是灌注桩施工中的第一个环节。成孔作业由于是在地下、水下完成,质量控制难度大,复杂的地质条件或施工中的失误都有可能产生塌孔、缩径、桩孔偏斜、沉渣过厚等问题。当前桩基测量终孔孔深和水下混凝土灌注量仍然采用传统的测绳法,即需要人工测量和人工计算。该方法易出错、准确性差、测量效率低,而且测绳时常缠挂在钢筋笼上,或坠球重量不足时,将造成测量数据偏差较大的问题。此外,目前基于针对桩头部位混凝土防止超灌的控制装置体积大,价格高,具有局限性。同时,操作复杂,重复性差,数据共享及可视化功能欠缺。公开于该
技术介绍
部分的信息仅仅旨在增加对本技术的总体背景的理解,而不应当被视为承认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该信息构成已为本领域一般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现有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桩基施工智能测量和控制装置,其既能解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桩基施工智能测量和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桩基施工智能测量和控制装置包括:/n钢护筒,其设置于钻孔桩身的外侧,所述钢护筒的下端伸入地面下方,上端位于地面上方,其中,所述钻孔桩身内部自钢护筒上端面下方自上而下依次为浑水层、沉淀泥层和水下混凝土;/n智能测控器,其固定设置在钢护筒上端面的下方,其中,所述智能测控器包括超声波换能模块、GPS模块和温度测量模块;/n导管,其竖直设置在所述钢护筒中,所述导管的上端伸出所述钢护筒上端面,所述导管的下端伸入水下混凝土中;/n数据处理显示平台,其与所述智能测控器通信连接,用于控制所述智能测控器发射超声波,并且具有数据显示功能。/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桩基施工智能测量和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桩基施工智能测量和控制装置包括:
钢护筒,其设置于钻孔桩身的外侧,所述钢护筒的下端伸入地面下方,上端位于地面上方,其中,所述钻孔桩身内部自钢护筒上端面下方自上而下依次为浑水层、沉淀泥层和水下混凝土;
智能测控器,其固定设置在钢护筒上端面的下方,其中,所述智能测控器包括超声波换能模块、GPS模块和温度测量模块;
导管,其竖直设置在所述钢护筒中,所述导管的上端伸出所述钢护筒上端面,所述导管的下端伸入水下混凝土中;
数据处理显示平台,其与所述智能测控器通信连接,用于控制所述智能测控器发射超声波,并且具有数据显示功能。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桩基施工智能测量和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超声波换能模块用于调频发射及接收,并且所述超声波换能模块能够发射24KHz至200KHz的窄波超声波。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桩基施工智能测量和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GPS模块接收超声波的同时将所述智能测控器的定位坐标实时传送到所述数据处理显示平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敖长江郭志光刘斌高树青吕柏行张凡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建筑土木建设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