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超声波基桩检测辅助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453849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25 17:1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超声波基桩检测辅助装置,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矩形壳体,两个所述矩形壳体的一端通过铰链铰接、另一端通过至少一个卡扣组件相连,壳体的内部设有底座、支撑杆、弹性伸缩元件和测量滚轮,测量滚轮的周面上设有环形凹槽,壳体的开口的一侧设有上下对应且位于中间位置的第一半圆槽,两个壳体的第一半圆槽对接形成与环形凹槽上下对应的圆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利用两个测量滚轮来测量信号线的长度,非常利于辅助超声波基桩检测,即使原有信号线表面磨损导致长度标注难以辨认时,在原有的信号线上使用本装置也能准确的判断距离,不用更换信号线,从而节省检测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超声波基桩检测辅助装置
本技术涉及超声波法基桩检测的
,特别涉及一种超声波基桩检测辅助装置。
技术介绍
在基桩检测领域内,超声波法基桩检测技术是频繁用于判定桩身完整性的检测方法之一。根据现行相关规范《建筑基桩检测技术规范》JGJ106-2014、《铁路工程基桩检测技术规程》TB10218-2019对超声波法基桩检测的要求:将发射与接收声波换能器以相同标高分别置于声测管中的测点处,同步升降,检测过程中应校核换能器深度;《公路工程基桩动测技术规程》JTG/TF81-01-2004中要求,发射与接收换能器应以相同标高同步升降,其累计相对高差不应大于20mm,并随时校正。目前,现行的超声波法基桩检测技术中,为了控制发射与接收声波换能器高程,技术人员在检测时只能通过信号线上的长度标注确定换能器的位置。开始检测之前,技术人员要判断换能器是否在同一高程,从而保证搜索到准确的信号,检测过程中也需要频繁的确定换能器的位置,因此技术人员只能不断的读取长度标注并判断换能器位置,且随着信号线的长时间使用,信号线的磨损不可避免,往往导致信号线上的长度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超声波基桩检测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矩形壳体,两个所述矩形壳体的一端通过铰链铰接、另一端通过至少一个卡扣组件相连,两个所述壳体的相对的一侧开口,所述壳体的内部设有底座、支撑杆、弹性伸缩元件和测量滚轮,所述底座固定在壳体下方,每个所述壳体内的支撑杆为两个,所述支撑杆的下端铰接在底座的上方、中部向一侧伸出有短轴、上端连接有轴承,所述支撑杆通过短轴与安装在壳体上的弹性伸缩元件相连,所述测量滚轮的中心固定有转轴,所述转轴的两端伸入轴承内,所述测量滚轮的周面上设有环形凹槽,所述壳体的开口的一侧设有上下对应且位于中间位置的第一半圆槽,两个所述壳体的第一半圆槽对接形成与环形凹槽上下...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超声波基桩检测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矩形壳体,两个所述矩形壳体的一端通过铰链铰接、另一端通过至少一个卡扣组件相连,两个所述壳体的相对的一侧开口,所述壳体的内部设有底座、支撑杆、弹性伸缩元件和测量滚轮,所述底座固定在壳体下方,每个所述壳体内的支撑杆为两个,所述支撑杆的下端铰接在底座的上方、中部向一侧伸出有短轴、上端连接有轴承,所述支撑杆通过短轴与安装在壳体上的弹性伸缩元件相连,所述测量滚轮的中心固定有转轴,所述转轴的两端伸入轴承内,所述测量滚轮的周面上设有环形凹槽,所述壳体的开口的一侧设有上下对应且位于中间位置的第一半圆槽,两个所述壳体的第一半圆槽对接形成与环形凹槽上下对应的圆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声波基桩检测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的上方设有与支撑杆相对的限位杆,所述限位杆位于支撑杆的朝向壳体开口的一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超声波基桩检测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龚明子谢生华蔡俊凯王明王涛俞婷婷
申请(专利权)人:中交一公局厦门检测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