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沉管隧道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453797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25 17:1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沉管隧道,其包括沉管本体,所述沉管本体还包括行车孔,所述行车孔的上端于所述沉管本体内还设置有加固孔,所述加固孔内设置有加强肋,所述加强肋的上端抵接于所述加固孔远离所述行车孔的一端,所述加强肋的下端抵接于所述加固孔靠近所述行车孔的一端,所述沉管本体的上端还设置有缓冲层。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增强沉管本体承受压力,起到一个抵抗压力,稳定使用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沉管隧道
本技术涉及隧道结构的
,尤其是涉及一种沉管隧道。
技术介绍
沉管隧道是将隧道管段分段预制,每段两端设置临时止水头部,然后浮运至隧道轴线处,沉放在预先挖好的地槽(基槽)内,完成管段间的水下连接,移去临时止水头部,回填基槽保护沉管,铺设隧道内部设施,从而形成一个完整的水下通道。中国专利授权公告号CN204753635U,公告日为2015年11月11日,公开了一种沉管隧道,其包括位于隧道两侧的行车孔和位于两侧行车孔之间的中管廊,中管廊包括位于下部的检修道和位于上部的排烟孔;沉管隧道侧墙的中上部朝向该侧墙对应的行车孔内倾斜。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沉管隧道安置造水底下时,由于沉管隧道在水下的深度很深,沉管隧道会受到一个水压力,容易造成沉管隧道的上端挤压磨损,降低了沉管隧道的使用寿命,有改进空间。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之一是提供一种增强沉管本体承受压力,起到稳定使用的沉管隧道。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沉管隧道,包括沉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沉管隧道,包括沉管本体(1),所述沉管本体(1)还包括行车孔(2),其特征在于:所述行车孔(2)的上端于所述沉管本体(1)内还设置有加固孔(3),所述加固孔(3)内设置有加强肋(4),所述加强肋(4)的上端抵接于所述加固孔(3)远离所述行车孔(2)的一端,所述加强肋(4)的下端抵接于所述加固孔(3)靠近所述行车孔(2)的一端,所述沉管本体(1)的上端还设置有缓冲层(6)。/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沉管隧道,包括沉管本体(1),所述沉管本体(1)还包括行车孔(2),其特征在于:所述行车孔(2)的上端于所述沉管本体(1)内还设置有加固孔(3),所述加固孔(3)内设置有加强肋(4),所述加强肋(4)的上端抵接于所述加固孔(3)远离所述行车孔(2)的一端,所述加强肋(4)的下端抵接于所述加固孔(3)靠近所述行车孔(2)的一端,所述沉管本体(1)的上端还设置有缓冲层(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沉管隧道,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层(6)包括缓冲板(10),所述缓冲板(10)朝向所述沉管本体(1)的一端的边缘处固定连接有回形板(7),所述沉管本体(1)的上端于所述回形板(7)的对称位置固定连接有回形套(8),所述回形板(7)滑动连接于所述回形套(8)内,所述缓冲板(10)与所述沉管本体(1)的上端之间垂直固定连接有减震弹簧(9),所述缓冲板(10)与所述沉管本体(1)的上端之间还设置有抵接件(16)。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沉管隧道,其特征在于:所述抵接件(16)包括抵接柱(12),所述抵接柱(12)的上端开设有凹槽(13),所述凹槽(1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翁灵枫吴建伟张洪樊利峰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明康工程咨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