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水位变幅进水口启闭设备的布置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453490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25 17:1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高水位变幅进水口启闭设备的布置结构,在坝体顶面检修平台上的三条轨道上设有双门型框架门机;双门型框架门机上设有移动式双向小车、固定式提升机构和回转吊或悬臂移动式小车;移动式双向小车上设有清污抓斗;上游轨道与中部轨道之间的坝体内设有沿水流方向依次设置的清污耙斗槽、工作拦污栅槽、备用拦污栅槽、叠梁闸门槽和储门储栅槽;中部轨道与下游轨道之间的坝体内设有检修闸门槽;下游轨道下游侧设有快速闸门井。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一台双门型框架门机替代了现有的两台双向门机,减小了投资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水位变幅进水口启闭设备的布置结构
本技术涉及一种高水位变幅进水口启闭设备的布置结构,属于水利水电工程金属结构

技术介绍
对于水位变幅较大的水电工程,基于环保需要,原则上都有分层取水要求,进水口顺水流向通常依次设置耙斗槽、工作拦污栅、备用拦污栅、叠梁闸门、储门槽、储栅槽、检修闸门及快速闸门。工作拦污栅、备用拦污栅及叠梁闸门采用双向清污门机操作,检修闸门采用双向门机操作,快速闸门采用单缸垂直式液压机操作,单缸垂直式液压机的安装及检修维护采用双向门机操作,因进水口顺水流向要设置双向清污门机及双向门机,且为防止双向清污门机与双向门机运行干扰,双向清污门机与双向门机之间需保持一定的安全距离,这将造成进水口顺水流向尺寸较大,增加投资较多,所以,现有的技术还是不够完善,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水位变幅进水口启闭设备的布置结构,以采用一台双门型框架门机替代现有的两台双向门机,避免两台双向门机之间的运行干扰,有效缩小进水口顺水流向尺寸,减小投资成本,从而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为实现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水位变幅进水口启闭设备的布置结构,包括坝体,在坝体顶面设有检修平台(1),其特征在于:在坝体顶面的检修平台(1)上设有沿坝体长度方向设置的上游轨道(25)、中部轨道(26)和下游轨道(27)三条轨道;三条轨道上设置双门型框架门机(2);双门型框架门机(2)的上游支腿(16)、中部支腿(17)和下游支腿(18)底部的滚轮与三条轨道滚动连接;双门型框架门机(2)上游支腿(16)与中部支腿(17)之间的大梁(19)上设有移动式双向小车(20),移动式双向小车(20)上设有清污抓斗(21);中部支腿(17)与下游支腿(18)之间的大梁(19)上设有固定式提升机构(22);下游支腿(18)的下...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水位变幅进水口启闭设备的布置结构,包括坝体,在坝体顶面设有检修平台(1),其特征在于:在坝体顶面的检修平台(1)上设有沿坝体长度方向设置的上游轨道(25)、中部轨道(26)和下游轨道(27)三条轨道;三条轨道上设置双门型框架门机(2);双门型框架门机(2)的上游支腿(16)、中部支腿(17)和下游支腿(18)底部的滚轮与三条轨道滚动连接;双门型框架门机(2)上游支腿(16)与中部支腿(17)之间的大梁(19)上设有移动式双向小车(20),移动式双向小车(20)上设有清污抓斗(21);中部支腿(17)与下游支腿(18)之间的大梁(19)上设有固定式提升机构(22);下游支腿(18)的下游侧设有回转吊(23)或悬臂移动式小车(24);上游轨道(25)与中部轨道(26)之间的坝体内设有沿水流方向依次设置的清污耙斗槽(3)、工作拦污栅槽(4)、备用拦污栅槽(5)、叠梁闸门槽(6)和储门储栅槽(7);中部轨道(26)与下游轨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兴恩申显柱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电建集团贵阳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贵州;5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