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砂石河流上的水电站枢纽拦石透水导砂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多砂石河流上的水电站枢纽拦石透水导砂装置,属于水利水电工程
技术介绍
对于高山峡谷区的河流,河道纵坡较陡,泥砂含量丰富,多为推移质,两岸边坡岩体崩塌后易形成规模较大的大粒径固体径流。通常此类多砂石河流上的水电站首部枢纽布置由进水口、冲砂闸、溢流堰(泄水建筑物)及连接坝段等建筑物组成。其中冲砂闸紧靠进水口布置,排泄颗粒较小的推移质泥砂,使进水口做到“门前清”。在现有技术中,由四川希望深蓝电力有限公司申请的技术专利(100465381A)公开了一种水电站引水渠排砂构造系统,由主河道拦水坝、分水堤、引水堤、右侧河堤、引水道、引水闸、冲砂道、冲砂闸、主河道拦砂堰、沉砂槽、冲砂盖板、引砂盖板组成。分水堤、引水堤将河道分为主河道、冲砂道和引水道。引水闸和冲砂闸的上游一侧有L形沉砂槽,沉砂槽的一端起始右侧河堤,并与引水闸的方向平行设置,其槽底从右侧河堤的起始端起逐渐向左端倾斜加深,与引水闸平行设置的沉砂槽段上面间隔固定有引砂盖板;沉砂槽的左端,结束于分水堤与冲砂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多砂石河流上的水电站枢纽拦石透水导砂装置,包括溢流堰(1)、冲砂闸(2)、进水口(3)及连接坝段(4),其特征在于:在冲砂闸(2)与溢流堰(1)之间设拦石透水导砂墙(5),所述拦石透水导砂墙(5)平面轴线顺河势呈弧线布置,起点接冲砂闸(2)与溢流堰(1)之间的隔墩前缘,终点至河道岸坡;所述拦石透水导砂墙(5)的墙体结构包括墙体基础(7)和墙身(12),其中墙体基础(7)采用大体积混凝土结构,墙身(12)采用高强度抗冲耐磨钢筋混凝土结构,在墙身(12)靠近溢流堰(1)一侧设有护面钢板(8)及吸能橡胶垫板(10),在墙身(12)上布置有透水进砂孔(6)、拦石格栅一(9)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砂石河流上的水电站枢纽拦石透水导砂装置,包括溢流堰(1)、冲砂闸(2)、进水口(3)及连接坝段(4),其特征在于:在冲砂闸(2)与溢流堰(1)之间设拦石透水导砂墙(5),所述拦石透水导砂墙(5)平面轴线顺河势呈弧线布置,起点接冲砂闸(2)与溢流堰(1)之间的隔墩前缘,终点至河道岸坡;所述拦石透水导砂墙(5)的墙体结构包括墙体基础(7)和墙身(12),其中墙体基础(7)采用大体积混凝土结构,墙身(12)采用高强度抗冲耐磨钢筋混凝土结构,在墙身(12)靠近溢流堰(1)一侧设有护面钢板(8)及吸能橡胶垫板(10),在墙身(12)上布置有透水进砂孔(6)、拦石格栅一(9)和拦石格栅二(13);其中,透水进砂孔(6)采用圆孔或矩形孔,依孔径大小相间布置,或者呈多列纵列平行布置;所述拦石格栅一(9)为多格方框结构,设置于墙身(12)上部并位于透水进砂孔(6)上方,所述拦石格栅二(13)为田字格结构,按纵列与透水进砂孔(6)相间布置,或者布置于透水进砂孔(6)内;所述拦石格栅一(9)和拦石格栅二(13)的框格结构采用型钢构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砂石河流上的水电站枢纽拦石透水导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水进砂孔(6)的下部孔口小于上部孔口,其中,矩形孔孔口宽1m~1.5m,高0.8~1.2m,圆孔直径0.1~0.3m;...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海建,毕树根,杨双超,韩小妹,马晓攀,陈松滨,
申请(专利权)人:中水珠江规划勘测设计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