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射水的潜孔事故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134107 阅读:4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31 10:2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防射水的潜孔事故门,设置在胸墙和下游闸墙之间,顶部设有顶止水装置,两侧分别设有侧止水装置,胸墙的底部埋设有上游门楣,所述上游门楣包括上游门楣垂直面及焊接于上游门楣垂直面的上游门楣止水座板,泄洪洞位于胸墙和下游闸墙下部,所述潜孔事故门包括面板、设于面板上的多个挡水板,事故门的面板上从底端至顶止水构件以下的范围均匀布置挡水板,相邻挡水板的间距小于上游门楣垂直面的高度,挡水板与上游门楣垂直面的间距在15mm以内,挡水板的长度超过泄洪洞的孔口宽度。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挡水板可阻止水体向上流动,确保闸门顶部不会积累大量水体,保证事故门关闭时顶止水P型橡皮与上游门楣压实。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射水的潜孔事故门
本技术涉及水利水电工程领域,具体是一种防射水的潜孔事故门。
技术介绍
水利水电工程中的电站进水口设置有事故门,通常情况下为潜孔事故门,当事故门后的发电机组出现故障或甩负荷时,需在动水条件下关闭事故门,保护机组。对于设置有泄洪洞或者冲沙廊道的大坝,泄洪洞上游布置事故门,下游布置工作门,当工作门运行中出现故障时,也需在动水条件下关闭泄洪洞上游的事故门。事故门动水下门,面板应布置在上游面,当无需利用水柱闭门时,止水通常情况有两种布置方案:(1)所有止水设置在闸门下游面,闸门关闭时,除面板是迎水面外,顶主梁腹板与边柱腹板也是迎水面。(2)所有止水设置在上游面,闸门关闭时,只有面板是迎水面。方案(1)存在如下不足:①顶主梁腹板与边柱腹板除了承受面板传来的水压力外,其迎水面也直接承受水压力,需增大顶主梁与边柱的截面尺寸;②顶主梁腹板为迎水面,闸门动水闭门过程中,持柱力非常大,增大了启闭机容量,增加了工程投资。方案(2)存在如下不足:闸门动水闭门过程中,洞内水流沿着面板与上游门楣之间的缝隙(止水装置的高度,约100mm)高速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防射水的潜孔事故门,设置在胸墙(3)和下游闸墙(4)之间,顶部设有顶止水装置(7),两侧分别设有侧止水装置(8),胸墙(3)的底部埋设有上游门楣(2),所述上游门楣(2)包括上游门楣垂直面(2.1)及焊接于上游门楣垂直面(2.1)的上游门楣止水座板(2.2),泄洪洞(6)位于胸墙(3)和下游闸墙(4)下部,其特征在于:所述潜孔事故门包括面板(1.1)、设于面板(1.1)上的多个挡水板(1.2),事故门的面板(1.1)上从底端至顶止水装置(7)以下的范围均匀布置挡水板(1.2),相邻挡水板(1.2)的间距小于上游门楣垂直面(2.1)的高度,挡水板(1.2)与上游门楣垂直面(2.1)的间距...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射水的潜孔事故门,设置在胸墙(3)和下游闸墙(4)之间,顶部设有顶止水装置(7),两侧分别设有侧止水装置(8),胸墙(3)的底部埋设有上游门楣(2),所述上游门楣(2)包括上游门楣垂直面(2.1)及焊接于上游门楣垂直面(2.1)的上游门楣止水座板(2.2),泄洪洞(6)位于胸墙(3)和下游闸墙(4)下部,其特征在于:所述潜孔事故门包括面板(1.1)、设于面板(1.1)上的多个挡水板(1.2),事故门的面板(1.1)上从底端至顶止水装置(7)以下的范围均匀布置挡水板(1.2),相邻挡水板(1.2)的间距小于上游门楣垂直面(2.1)的高度,挡水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熊绍钧汪碧飞钱军祥邹柏青齐文强胡剑杰王可李月伟王蒂孔剑
申请(专利权)人:长江勘测规划设计研究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