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水利工程用护岸布置结构
本技术涉及护岸防护
,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水利工程用护岸布置结构。
技术介绍
护岸是在原有的海岸岸坡上采取人工加固的工程措施,用来防御波浪、水流的侵袭和淘刷及地下水作用,维持岸线稳定。护岸建筑形式与海堤相似,按其外坡形式可分斜坡式护岸、陡墙式护(包括直立式)和由两者混合的护岸。斜坡式护岸的护面结构及护面范围与斜坡堤相同,坡顶为陆地面;现有的护岸排水容量大多都是固定不变的,当雨水过多后会导致水量突增,这就会造成水溢出河道的等情况,给护岸周围的建筑造成破坏,因此,基于以上问题,需要一种能够具有导水功能的水利工程用护岸布置结构。
技术实现思路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旨在于在解决当护岸在对水进行排放时,通过其结构,能够使护岸具有导水功能,从而避免因雨水过多而导致水流溢出河道等情况,最终,提升其护岸的排水容量。(二)技术方案一种水利工程用护岸布置结构,包括护岸主体、第一导流盒、第二导流盒,第一导流盒嵌入式设置于护岸主体内侧面顶端处,第二导流盒嵌入式设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水利工程用护岸布置结构,包括护岸主体(1)、第一导流盒(2)、第二导流盒(3),所述第一导流盒(2)嵌入式设置于护岸主体(1)内侧面顶端处,所述第二导流盒(3)嵌入式设置于护岸主体(1)内侧面中端处;其特征在于:导水槽(101)配套设置于护岸主体(1)内部,且导水槽(101)分别与第一导流盒(2)和第二导流盒(3)的出水端口处相连;/n所述第一导流盒(2)还包括有第一凹槽(201)、排水孔(202),所述第一凹槽(201)嵌入式设置于第一导流盒(2)的顶部端面处,所述排水孔(202)配套设置于第一凹槽(201)的内壁端面处,且排水孔(202)贯穿设置于第一导流盒(2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利工程用护岸布置结构,包括护岸主体(1)、第一导流盒(2)、第二导流盒(3),所述第一导流盒(2)嵌入式设置于护岸主体(1)内侧面顶端处,所述第二导流盒(3)嵌入式设置于护岸主体(1)内侧面中端处;其特征在于:导水槽(101)配套设置于护岸主体(1)内部,且导水槽(101)分别与第一导流盒(2)和第二导流盒(3)的出水端口处相连;
所述第一导流盒(2)还包括有第一凹槽(201)、排水孔(202),所述第一凹槽(201)嵌入式设置于第一导流盒(2)的顶部端面处,所述排水孔(202)配套设置于第一凹槽(201)的内壁端面处,且排水孔(202)贯穿设置于第一导流盒(2)的底部端面处;
所述第二导流盒(3)还包括有第二凹槽(301)、导水口(302)、拦截网(303)、导水板(304),所述第二凹槽(301)嵌入式设置于第二导流盒(3)的内侧端面处,所述导水口(302)贯穿设置于第一凹槽(201)的内壁顶端处,所述拦截网(303)固定设置于导水口(302)的外侧端面,所述导水板(304)配套设置于第二导流盒(3)内部,且导水板(304)的一端与导水口(302)相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