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张万琴专利>正文

一种水利工程用护岸布置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453420 阅读:4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25 17:1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水利工程用护岸布置结构,包括护岸主体、第一导流盒、第二导流盒,第一导流盒嵌入式设置于护岸主体内侧面顶端处,第二导流盒嵌入式设置于护岸主体内侧面中端处,当下雨时,其雨水会从护岸流入至河道内,而通过第一导流盒的形状和位置设置,能够对其雨水进行拦截处理,当雨水到达第一导流盒处时,会与第一凹槽进行接触,利用其第一凹槽的形状设置,能够使雨水进入至第一凹槽内部,并通过排水孔而到达导水槽内部,这样就避免了雨水进入河道内部的情况,从而减轻了护岸排水的负担,当河道内水流过多时,其水位线会进行上升,而通过第二导流盒的设置,能够对河道内的水进行导流处理,使其河道内的水位线保持在安全值。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水利工程用护岸布置结构
本技术涉及护岸防护
,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水利工程用护岸布置结构。
技术介绍
护岸是在原有的海岸岸坡上采取人工加固的工程措施,用来防御波浪、水流的侵袭和淘刷及地下水作用,维持岸线稳定。护岸建筑形式与海堤相似,按其外坡形式可分斜坡式护岸、陡墙式护(包括直立式)和由两者混合的护岸。斜坡式护岸的护面结构及护面范围与斜坡堤相同,坡顶为陆地面;现有的护岸排水容量大多都是固定不变的,当雨水过多后会导致水量突增,这就会造成水溢出河道的等情况,给护岸周围的建筑造成破坏,因此,基于以上问题,需要一种能够具有导水功能的水利工程用护岸布置结构。
技术实现思路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旨在于在解决当护岸在对水进行排放时,通过其结构,能够使护岸具有导水功能,从而避免因雨水过多而导致水流溢出河道等情况,最终,提升其护岸的排水容量。(二)技术方案一种水利工程用护岸布置结构,包括护岸主体、第一导流盒、第二导流盒,第一导流盒嵌入式设置于护岸主体内侧面顶端处,第二导流盒嵌入式设置于护岸主体内侧面中端处;导水槽配套设置于护岸主体内部,且导水槽分别与第一导流盒和第二导流盒的出水端口处相连;第一导流盒还包括有第一凹槽、排水孔,第一凹槽嵌入式设置于第一导流盒的顶部端面处,排水孔配套设置于第一凹槽的内壁端面处,且排水孔贯穿设置于第一导流盒的底部端面处;第二导流盒还包括有第二凹槽、导水口、拦截网、导水板,第二凹槽嵌入式设置于第二导流盒的内侧端面处,导水口贯穿设置于第一凹槽的内壁顶端处,拦截网固定设置于导水口的外侧端面,导水板配套设置于第二导流盒内部,且导水板的一端与导水口相连。优选的:导水槽和导水板均为倾斜状设置。优选的:第一导流盒整体为“L”状结构,而第一凹槽为“半圆状”设置,其第一凹槽的数量为多个,均配套设置于第一导流盒的顶部端面处。优选的:第二导流盒整体为“矩形”状结构,其内部为中空式设置,而第二凹槽为“梯形状”设置,其第二凹槽的数量为多个,均配套设置于第二导流盒的内侧端面处,同时导水口均配套设置于第二凹槽的内壁顶端处。优选的:第二导流盒还配套设置有出水口,其出水口与导水槽相通,同时导水板的一端连接于出水口处。优选的:护岸主体整体为“凹槽”状结构,其护岸主体的左侧端面处和右侧端面处均为斜面式设置。有益效果:1、这种水利工程用护岸布置结构设置有第一导流盒,当下雨时,其雨水会从护岸流入至河道内,而通过第一导流盒的形状和位置设置,能够对其雨水进行拦截处理,当雨水到达第一导流盒处时,会与第一凹槽进行接触,利用其第一凹槽的形状设置,能够使雨水进入至第一凹槽内部,并通过排水孔而到达导水槽内部,这样就避免了雨水进入河道内部的情况,从而减轻了护岸排水的负担。2、这种水利工程用护岸布置结构设置有第二导流盒,当河道内水流过多时,其水位线会进行上升,而通过第二导流盒的设置,能够对河道内的水进行导流处理,使其河道内的水位线保持在安全值,从而避免水溢出河道等情况,同时利用其第二凹槽和导水口的形状和位置设置,能够使水流稳定的穿过导水口,而淤泥或硬物质则会通过第二凹槽的形状设置而自行掉落,这样就能够避免淤泥堵塞导水口等情况,当水进入至导水口内部后,会通过导水板的设置,使其水滑入至导水槽内部,从而完成其水流的引导,最终,避免了护岸发生水流溢出河道等情况。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一种水利工程用护岸布置结构正面剖视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第二导流盒正面剖视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一种水利工程用护岸布置结构A处侧面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第二导流盒B处侧面示意图。图1-4中:1-护岸主体;101-导水槽;2-第一导流盒;201-第一凹槽;202-排水孔;3-第二导流盒;301-第二凹槽;302-导水口;303-拦截网;304-导水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如附图1至附图4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水利工程用护岸布置结构,包括护岸主体1、第一导流盒2、第二导流盒3,第一导流盒2嵌入式设置于护岸主体1内侧面顶端处,第二导流盒3嵌入式设置于护岸主体1内侧面中端处;导水槽101配套设置于护岸主体1内部,且导水槽101分别与第一导流盒2和第二导流盒3的出水端口处相连;第一导流盒2还包括有第一凹槽201、排水孔202,第一凹槽201嵌入式设置于第一导流盒2的顶部端面处,排水孔202配套设置于第一凹槽201的内壁端面处,且排水孔202贯穿设置于第一导流盒2的底部端面处;第二导流盒3还包括有第二凹槽301、导水口302、拦截网303、导水板304,第二凹槽301嵌入式设置于第二导流盒3的内侧端面处,导水口302贯穿设置于第一凹槽201的内壁顶端处,拦截网303固定设置于导水口302的外侧端面,导水板304配套设置于第二导流盒3内部,且导水板304的一端与导水口302相连。其中:导水槽101和导水板304均为倾斜状设置,通过其倾斜式设置,能够使水通过重力进行快速的滑落,从而方便提升其排水效率。其中:第一导流盒2整体为“L”状结构,而第一凹槽201为“半圆状”设置,其第一凹槽201的数量为多个,均配套设置于第一导流盒2的顶部端面处,通过第一导流盒2的和第一凹槽201的设置,能够对雨水进行拦截处理,从而避免雨水流入河道内部。其中:第二导流盒3整体为“矩形”状结构,其内部为中空式设置,而第二凹槽301为“梯形状”设置,其第二凹槽301的数量为多个,均配套设置于第二导流盒3的内侧端面处,同时导水口302均配套设置于第二凹槽301的内壁顶端处,通过第二凹槽301和第二导流盒3的形状和位置设置,能够对河道内部的水进行导流处理,放置水从河道内溢出等情况,同时利用其第二凹槽301和导水口302的位置和关系设置,能够避免淤泥或硬物质堵塞导水口等情况。其中:第二导流盒3还配套设置有出水口,其出水口与导水槽101相通,同时导水板304的一端连接于出水口处,通过出水口和导水板304的设置,当水进入至第二导流盒3内部时,能够将水导入至导水槽处。其中:护岸主体1整体为“凹槽”状结构,其护岸主体1的左侧端面处和右侧端面处均为斜面式设置,通过护岸主体1的形状设置,能够对雨水进行导向处理,从而使其雨水稳定的滑入至第一导水盒2处。工作原理:首先,将第一导水盒2、第二导水盒3配套设置于护岸主体1处,当下雨时,其雨水会从护岸1流入至河道内,而通过第一导流盒2的形状和位置设置,能够对其雨水进行拦截处理,当雨水到达第一导流盒2处时,会与第一凹槽201进行接触,利用其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水利工程用护岸布置结构,包括护岸主体(1)、第一导流盒(2)、第二导流盒(3),所述第一导流盒(2)嵌入式设置于护岸主体(1)内侧面顶端处,所述第二导流盒(3)嵌入式设置于护岸主体(1)内侧面中端处;其特征在于:导水槽(101)配套设置于护岸主体(1)内部,且导水槽(101)分别与第一导流盒(2)和第二导流盒(3)的出水端口处相连;/n所述第一导流盒(2)还包括有第一凹槽(201)、排水孔(202),所述第一凹槽(201)嵌入式设置于第一导流盒(2)的顶部端面处,所述排水孔(202)配套设置于第一凹槽(201)的内壁端面处,且排水孔(202)贯穿设置于第一导流盒(2)的底部端面处;/n所述第二导流盒(3)还包括有第二凹槽(301)、导水口(302)、拦截网(303)、导水板(304),所述第二凹槽(301)嵌入式设置于第二导流盒(3)的内侧端面处,所述导水口(302)贯穿设置于第一凹槽(201)的内壁顶端处,所述拦截网(303)固定设置于导水口(302)的外侧端面,所述导水板(304)配套设置于第二导流盒(3)内部,且导水板(304)的一端与导水口(302)相连。/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利工程用护岸布置结构,包括护岸主体(1)、第一导流盒(2)、第二导流盒(3),所述第一导流盒(2)嵌入式设置于护岸主体(1)内侧面顶端处,所述第二导流盒(3)嵌入式设置于护岸主体(1)内侧面中端处;其特征在于:导水槽(101)配套设置于护岸主体(1)内部,且导水槽(101)分别与第一导流盒(2)和第二导流盒(3)的出水端口处相连;
所述第一导流盒(2)还包括有第一凹槽(201)、排水孔(202),所述第一凹槽(201)嵌入式设置于第一导流盒(2)的顶部端面处,所述排水孔(202)配套设置于第一凹槽(201)的内壁端面处,且排水孔(202)贯穿设置于第一导流盒(2)的底部端面处;
所述第二导流盒(3)还包括有第二凹槽(301)、导水口(302)、拦截网(303)、导水板(304),所述第二凹槽(301)嵌入式设置于第二导流盒(3)的内侧端面处,所述导水口(302)贯穿设置于第一凹槽(201)的内壁顶端处,所述拦截网(303)固定设置于导水口(302)的外侧端面,所述导水板(304)配套设置于第二导流盒(3)内部,且导水板(304)的一端与导水口(302)相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万琴
申请(专利权)人:张万琴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