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强度生态水保防冲垫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422568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20 14:1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生态垫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高强度生态水保防冲垫,包括固定边框、生态垫、连接耳、地锚、限位板、丝杆、限位螺母、螺纹套、裁切口、折边板、接触块、套环、延伸板和锚钉,所述固定边框内壁的四周分别与生态垫的四周固定连接,所述固定边框的四周分别与四个连接耳的一侧固定连接,所述地锚的顶部与限位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丝杆位于限位板顶部的中间位置,所述连接耳上开设有配合丝杆贯穿的固定孔,所述限位螺母与丝杆的外表面通过螺纹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达到了对生态垫进行固定避免出现位移的目的,从而提高了生态垫的稳定性,提高了防止暴雨冲刷能力,同时保证了植物的正常生长环境需求,避免了水土的流失。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高强度生态水保防冲垫
本技术涉及生态垫
,尤其涉及一种高强度生态水保防冲垫。
技术介绍
沟壑区是由于土质地疏松,地表植被和生态系统遭到严重破坏,加之雨季集中、降水强度较大,被地表流水冲刷形成的。据报道,在干旱无灌溉条件下造林的护坡生态垫(护坡生态垫)是首选覆盖物。护坡生态垫是河道、湖岸、水库等边坡防冲刷专用材料,是由土工织物与混合草种布等配套养护材料在专用设备下复合一体的被状型材。在拦水大坝的表面人们通常铺设生态垫,利用生态垫上草本植物的复杂根系扎入土坝表面紧固土坝表面的土壤,进而防止土坝经过雨水的冲刷导致土坝的水土流失,进而降低了拦水坝的使用寿命,但是现有生态垫在刚刚铺设时,由于植物根系尚未很好的与土坝表面紧固,如果遇到暴雨冲刷容易导致生态垫发生移位现象,难以达到防冲效果,从而不能起到减少水土流失的目的。
技术实现思路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高强度生态水保防冲垫,达到了对生态垫进行固定避免出现位移的目的,从而提高了生态垫的稳定性,提高了防止暴雨冲刷能力,同时保证了植物的正常生长环境需求,避免了水土的流失。(二)技术方案为实现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高强度生态水保防冲垫,包括固定边框、生态垫、连接耳、地锚、限位板、丝杆、限位螺母、螺纹套、裁切口、折边板、接触块、套环、延伸板和锚钉,所述固定边框内壁的四周分别与生态垫的四周固定连接,所述固定边框的四周分别与四个连接耳的一侧固定连接,所述地锚的顶部与限位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丝杆位于限位板顶部的中间位置,所述连接耳上开设有配合丝杆贯穿的固定孔,所述限位螺母与丝杆的外表面通过螺纹连接。进一步地,所述固定边框的形状为回字形,所述固定边框为塑胶制品结构,所述生态垫由稻草、麦秆和棕榈等植物纤维为原料。进一步地,所述地锚的内部开设有内腔,所述限位板顶部的中间位置与螺纹套的底部转动连接,所述螺纹套的内侧壁与丝杆的外表面螺纹连接,所述丝杆的底部延伸至内腔的内部。进一步地,所述地锚外表面的前后两侧均开设有裁切口,所述裁切口的形状为U字形,所述折边板位于地锚的外表面上,所述折边板为地锚表面上裁切口所形成的U形部分。进一步地,所述折边板的内壁与接触块的一侧固定连接,所述接触块的截面形状为楔形状态。进一步地,所述套环套接在地锚的外表面上,所述套环的两侧分别与两个延伸板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延伸板的底部与锚钉的顶部固定连接。(三)有益效果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高强度生态水保防冲垫,具备以下有益效果:1、本技术通过使用固定边框将生态垫进行固定,同时在固定边框的四周由地锚与地面形成固定,此时地锚钉入地下形成有效抓附,随后将连接耳上的固定孔配合丝杆进行贯穿,连接耳的底部与限位板的顶部相接触,随后配合限位螺母对连接耳进行紧固,因此整个固定方式简单便捷,达到了对生态垫进行固定避免出现位移的目的,从而提高了生态垫的稳定性,提高了防止暴雨冲刷能力,同时保证了植物的正常生长环境需求,避免了水土的流失。2、本技术由于折边板和接触块的设置,通过折边板的设置,在将地锚钉入地面后,通过旋紧螺纹套进行转动,此时丝杆由于螺纹套的螺纹连接,因此丝杆的底部向内腔的内部进行位移,在丝杆的底部与接触块进行接触时,伴随该种状态的进程,丝杆对两个楔形接触块在施压的过程中,两个折边板向两侧涨开,以此对地锚骤面的土质进行抓附,同时提高与土壤的接触面积,因此增强了地锚的固定效果,提高了整体的稳定性以及抗冲击性能。3、本技术由于延伸板和锚钉的设置,通过两个延伸板向两侧的伸出,在地锚与地面固定后,延伸板底部的锚钉随后钉入地面,配合两侧呈一排的分布方式,因此能够提高地锚与地面的接触面积,以此避免了地锚容易出现松动的现象发生,从而提高了整个生态垫的固定效果。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的正面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结构地锚的单体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结构地锚的截面示意图。图中:1、固定边框;2、生态垫;3、连接耳;4、地锚;5、限位板;6、丝杆;7、限位螺母;8、内腔;9、螺纹套;10、裁切口;11、折边板;12、接触块;13、套环;14、延伸板;15、锚钉。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3,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技术方案:一种高强度生态水保防冲垫,包括固定边框1、生态垫2、连接耳3、地锚4、限位板5、丝杆6、限位螺母7、螺纹套9、裁切口10、折边板11、接触块12、套环13、延伸板14和锚钉15,固定边框1内壁的四周分别与生态垫2的四周固定连接,固定边框1的四周分别与四个连接耳3的一侧固定连接,地锚4的顶部与限位板5的顶部固定连接,丝杆6位于限位板5顶部的中间位置,连接耳3上开设有配合丝杆6贯穿的固定孔,限位螺母7与丝杆6的外表面通过螺纹连接,通过使用固定边框1将生态垫2进行固定,同时在固定边框1的四周由地锚4与地面形成固定,此时地锚4钉入地下形成有效抓附,随后将连接耳3上的固定孔配合丝杆6进行贯穿,连接耳3的底部与限位板5的顶部相接触,随后配合限位螺母7对连接耳3进行紧固,因此整个固定方式简单便捷,达到了对生态垫进行固定避免出现位移的目的,从而提高了生态垫的稳定性,提高了防止暴雨冲刷能力,同时保证了植物的正常生长环境需求,避免了水土的流失。固定边框1的形状为回字形,固定边框1为塑胶制品结构,生态垫2由稻草、麦秆和棕榈等植物纤维为原料,稻草、麦秆、棕榈等植物纤维为原料生产的生态垫具有环保型,同时具有保水、保肥、松软、透气等特性,减少水土流失和风沙危害、改善干旱地区造林地等效果,并且可生物降解,增加土壤有机质和可吸收的养分含量,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土壤持水能力,从而降低土壤侵蚀和肥力流失,可广泛用于沙地覆盖、困难立地条件下造林和城市绿化美化。地锚4的内部开设有内腔8,限位板5顶部的中间位置与螺纹套9的底部转动连接,螺纹套9的内侧壁与丝杆6的外表面螺纹连接,丝杆6的底部延伸至内腔8的内部,地锚4外表面的前后两侧均开设有裁切口10,裁切口10的形状为U字形,折边板11位于地锚4的外表面上,折边板11为地锚表面上裁切口10所形成的U形部分,折边板11的内壁与接触块12的一侧固定连接,接触块12的截面形状为楔形状态,由于折边板11和接触块12的设置,通过折边板11的设置,在将地锚4钉入地面后,通过旋紧螺纹套9进行转动,此时丝杆6由于螺纹套9的螺纹连接,因此丝杆6的底部向内腔8的内部进行位移,在丝杆6的底部与接触块12进行接触时,伴随该种状态的进程,丝杆6对两个楔形接触块12在施压的过程中,两个折边板11向两侧涨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强度生态水保防冲垫,包括固定边框(1)、生态垫(2)、连接耳(3)、地锚(4)、限位板(5)、丝杆(6)、限位螺母(7)、螺纹套(9)、裁切口(10)、折边板(11)、接触块(12)、套环(13)、延伸板(14)和锚钉(15),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边框(1)内壁的四周分别与生态垫(2)的四周固定连接,所述固定边框(1)的四周分别与四个连接耳(3)的一侧固定连接,所述地锚(4)的顶部与限位板(5)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丝杆(6)位于限位板(5)顶部的中间位置,所述连接耳(3)上开设有配合丝杆(6)贯穿的固定孔,所述限位螺母(7)与丝杆(6)的外表面通过螺纹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强度生态水保防冲垫,包括固定边框(1)、生态垫(2)、连接耳(3)、地锚(4)、限位板(5)、丝杆(6)、限位螺母(7)、螺纹套(9)、裁切口(10)、折边板(11)、接触块(12)、套环(13)、延伸板(14)和锚钉(15),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边框(1)内壁的四周分别与生态垫(2)的四周固定连接,所述固定边框(1)的四周分别与四个连接耳(3)的一侧固定连接,所述地锚(4)的顶部与限位板(5)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丝杆(6)位于限位板(5)顶部的中间位置,所述连接耳(3)上开设有配合丝杆(6)贯穿的固定孔,所述限位螺母(7)与丝杆(6)的外表面通过螺纹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强度生态水保防冲垫,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边框(1)的形状为回字形,所述固定边框(1)为塑胶制品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强度生态水保防冲垫,其特征在于:所述地锚(4)的内部开设有内腔(8),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敏华谭智杰刘军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市圣凯勘测设计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