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陈广华专利>正文

一种水利工程所使用的生态防护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422556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20 14:1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水利工程所使用的生态防护坡,包括坡体,所述坡体上设有坡面且所述坡体和坡面均由混凝土层构成,所述坡面中部开设有生态槽,所述坡面外侧置有若干组均匀排列的框架,所述框架内固定设置有防护网且防护网与生态槽内土壤层接触。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安装有框架和防护网,可以通过若干组框架架设在生态槽外侧,由多组防护网拼接成防泥土流失网面,有效防止生态槽内土壤过多流失,同时防护网的单独小面积设置,在后期使用当中,可单独对单组防护网更换,降低防护网更换难度及防护成本,且框架的设置,用于增强防护网的拉扯力度,防止防护网出现过度凸起状况,提升防护网的使用寿命,适合广泛推广与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水利工程所使用的生态防护坡
本技术涉及水利防护坡
,具体为一种水利工程所使用的生态防护坡。
技术介绍
目前,我国水土流失现象日益严重,为了防治水土流失,常用的措施是在河流边修筑水利护坡,水利护坡可以起到保持水土、防洪的作用,并且为了美观和环境绿化,常常会在水利护坡表面种植草皮,防护破主要靠植物根系与土壤之间的附着力以及根系之间的相互缠绕来达到加固边坡的目的。边坡生态防护可以涵养水源、减少水土流失,还可以有效地净化空气、保护生态、美化环境,具有生态效益。在实现本技术过程中,专利技术人发现现有技术中存在如下问题没有得到解决:1、现有生态防护坡多采用大面积铺设防护网,以防止坡面土壤过度流失,但是现有防护网多为较大面积设置,一旦防护网部分位置损坏,需更换整组网罩,较大面积的防护网常呈现出部分凸起状态,该位置防护网受力过大,极易损坏;2、现有防护坡的阶梯多为定位一体式设置,在施工时,工作人员需爬坡作业,存在极大安全隐患等等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水利工程所使用的生态防护坡,通过安装有框架和防护网,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水利工程所使用的生态防护坡,其特征在于:包括坡体(1);/n所述坡体(1)上设有坡面(14)且所述坡体(1)和坡面(14)均由混凝土层构成,所述坡面(14)中部开设有生态槽(11),所述坡面(14)外侧置有若干组均匀排列的框架(5),所述框架(5)内固定设置有防护网(13)且防护网(13)与生态槽(11)内土壤层接触,所述框架(5)上下两侧均倾斜置有螺栓(8),所述坡体(1)靠近螺栓(8)的内侧预埋设置有螺块(10),所述螺栓(8)贯穿于框架(5)且螺栓(8)通过螺纹与同侧的螺块(10)旋接;/n所述坡体(1)靠近坡面(14)的下侧设有凹台(9),所述凹台(9)上表面和坡体(1)上表面...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利工程所使用的生态防护坡,其特征在于:包括坡体(1);
所述坡体(1)上设有坡面(14)且所述坡体(1)和坡面(14)均由混凝土层构成,所述坡面(14)中部开设有生态槽(11),所述坡面(14)外侧置有若干组均匀排列的框架(5),所述框架(5)内固定设置有防护网(13)且防护网(13)与生态槽(11)内土壤层接触,所述框架(5)上下两侧均倾斜置有螺栓(8),所述坡体(1)靠近螺栓(8)的内侧预埋设置有螺块(10),所述螺栓(8)贯穿于框架(5)且螺栓(8)通过螺纹与同侧的螺块(10)旋接;
所述坡体(1)靠近坡面(14)的下侧设有凹台(9),所述凹台(9)上表面和坡体(1)上表面均固定设置有凵型架(4),所述凵型架(4)上套设有滑筒(2)且滑筒(2)与凵型架(4)滑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广华
申请(专利权)人:陈广华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辽宁;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