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福东专利>正文

一种新型水利生态防护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422546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20 14:1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水利生态防护坡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新型水利生态防护坡,包括基础土质层,所述基础土质层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混凝土层。该新型水利生态防护坡,通过在基础土质层与混凝土层之间开设直径为一米的地下水道,使得河水能够进入其中,并在地下水道的尽头的顶部开设水井,水井顶部直达道路的表层,方便了工作人员就地取水,从而减轻工作人的劳动量,且每个地下水道之间的间距仅为四百米,以此保证工作人取水的方便性,并在第一种植区的右侧安装有护土块,能够有效的保证第一种植区的土壤不会流失,同理,在行人道左侧安装水泥护墩,也能有效的避免第二种植区土壤的流失问题,故此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新型水利生态防护坡。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水利生态防护坡
本技术涉及水利生态防护坡
,具体为一种新型水利生态防护坡。
技术介绍
在公路、铁路、水利、矿山等基础设施的施工过程中,原地貌植被的破坏不可避免,弃土、弃石、开挖等会给和谐的自然环境留下大量的裸露边坡,我国水土流失现象日益严重,为了防治水土流失,常用的措施是在河流边修筑水利护坡,水利护坡可以起到保持水土、防洪的作用,并且为了美观和环境绿化,常常会在水利护坡表面种植草皮,防护坡主要靠植物根系与土壤之间的附着力以及根系之间的相互缠绕来达到加固边坡的目的。边坡生态防护可以涵养水源、减少水土流失,还可以有效地净化空气、保护生态、美化环境,具有生态效益。现有的水利护坡的表面大都种植有绿化植物,但是种植区的底层大都有混凝土层将其与基础土层隔离,种植区的土壤成为无源土壤,要想让种植区的绿化植物就需要人为的定期洒水,而现有洒水的水源大都需要从河里抽取,十分不方便,故此本技术提出了一种新型水利生态防护坡来解决此类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新型水利生态防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水利生态防护坡,包括基础土质层(1),其特征在于:所述基础土质层(1)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混凝土层(2),所述混凝土层(2)的底部开设有地下水道(3),所述混凝土层(2)顶部的右侧固定安装有护土块(4),所述混凝土层(2)的顶部且位于护土块(4)的左侧固定安装有第一种植区(5),所述混凝土层(2)的顶部且位于第一种植区(5)的左侧固定安装有行人道(6),所述行人道(6)顶部的右侧固定安装有围栏(7),所述混凝土层(2)的顶部且位于行人道(6)的左侧固定安装有填充层(8),所述填充层(8)的右侧固定安装有水泥护坡层(9),所述水泥护坡层(9)的右侧固定安装有第二种植区(10),所述行人道...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水利生态防护坡,包括基础土质层(1),其特征在于:所述基础土质层(1)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混凝土层(2),所述混凝土层(2)的底部开设有地下水道(3),所述混凝土层(2)顶部的右侧固定安装有护土块(4),所述混凝土层(2)的顶部且位于护土块(4)的左侧固定安装有第一种植区(5),所述混凝土层(2)的顶部且位于第一种植区(5)的左侧固定安装有行人道(6),所述行人道(6)顶部的右侧固定安装有围栏(7),所述混凝土层(2)的顶部且位于行人道(6)的左侧固定安装有填充层(8),所述填充层(8)的右侧固定安装有水泥护坡层(9),所述水泥护坡层(9)的右侧固定安装有第二种植区(10),所述行人道(6)顶部的左侧固定安装有水泥护墩(11),所述基础土质层(1)与填充层(8)之间开设有水井(12),所述水井(12)的左右两侧固定安装有水泥护圈(13),所述水泥护圈(13)的顶部活动安装有井盖板(14),所述基础土质层(1)的顶部且位于井盖板(14)的左侧固定安装有道路(1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水利生态防护坡,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福东
申请(专利权)人:李福东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