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孟兆营专利>正文

一种水利工程防洪护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422575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20 14:1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水利工程防洪护坡,包括坡体,所述坡体的一侧外壁位置固定安装有现浇壁,且现浇壁远离坡体的一侧外壁顶部和底部位置均设置有夹柱,所述现浇壁远离坡体的一侧外壁中间位置固定安装有压柱,所述压柱平行设置在两组所述夹柱的中间位置,且压柱的上下表面前后位置与两组所述夹柱之间均固定安装有立柱,所述夹柱、压柱和立柱之间设置有防水透气膜,且防水透气膜包覆在现浇壁远离坡体的一侧外壁位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防洪护坡可有效利用雨水且提供引水通道以满足植被的生长需求,避免过度蓄水造成植被的毁坏,同时,可实现多组生态植被结构于竖向以及横向上的拼接,方便对护坡结构的灵活拼装,操作便捷省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水利工程防洪护坡
本技术涉及防洪护坡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水利工程防洪护坡。
技术介绍
防洪护坡通过由工程和植物组成的综合护坡系统对边坡进行防护,利用护坡的植被进行坡面保护和防止侵蚀,是水利工程中重要的防护组成结构。传统的防洪护坡在使用时,未提供引水通道导致容易因过度蓄水造成植被的毁坏,同时,生态植被结构为一整体,不能进行灵活拼装,影响了防洪护坡的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水利工程防洪护坡。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水利工程防洪护坡,包括坡体,所述坡体的一侧外壁位置固定安装有现浇壁,且现浇壁远离坡体的一侧外壁顶部和底部位置均设置有夹柱,所述现浇壁远离坡体的一侧外壁中间位置固定安装有压柱,所述压柱平行设置在两组所述夹柱的中间位置,且压柱的上下表面前后位置与两组所述夹柱之间均固定安装有立柱,所述夹柱、压柱和立柱之间设置有防水透气膜,且防水透气膜包覆在现浇壁远离坡体的一侧外壁位置,所述夹柱和压柱的上下表面位置之间均开设有若干组引水槽,且立柱的两侧外壁位置之间开设有若干组导槽,所述防水透气膜的一侧外壁位置固定安装有砂石层,且砂石层的一侧外壁位置固定安装有土壤层,所述土壤层的一侧外壁位置固定安装有植被层,所述夹柱、压柱和立柱远离坡体的一侧外壁位置设置有护网,且护网与夹柱、压柱以及立柱之间均螺纹安装有螺栓,所述护网包覆在植被层的一侧外壁位置。优选的,所述坡体的纵截面形状为直角梯形,所述现浇壁和坡体均为混凝土现浇制得。优选的,两组所述夹柱在竖向上平行分布,且夹柱通过混凝土层与现浇壁固定连接。优选的,所述压柱和立柱组合成十字型结构,且立柱与现浇壁固定连接。优选的,位于同一侧若干组所述引水槽在前后方平行分布,若干组所述导槽在竖向上平行分布。优选的,所述土壤层填充在砂石层和植被层之间,且砂石层、土壤层以及植被层均填充在夹柱、压柱和立柱之间。优选的,位于顶部所述夹柱的两侧外壁顶部位置之间开设有定位腔,位于底部所述夹柱的前后表面底部位置均开设有空槽,位于底部所述夹柱通过空槽以及定位腔与位于底部所述夹柱相契合,且夹柱的一侧壁位置垂直固定安装有凸柱,所述夹柱的另一侧壁位置开设有和凸柱相对应的卡腔。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技术中,通过设置防水透气膜作为隔层使得植物生长所需的水分在限定空间内收集,并配合提高竖向导流的引水槽和提高横向导流的导槽提高雨水的流通导向,有效利用雨水且提供引水通道以满足植被的生长需求,避免过度蓄水造成植被的毁坏;2、本技术中,通过设置定位腔和空槽使得两组夹柱可准确契合,从而实现多组生态植被结构于竖向上的拼接,并配合由卡腔配位凸柱实现多组生态植被结构于横向上的拼接;综上,防洪护坡可有效利用雨水且提供引水通道以满足植被的生长需求,避免过度蓄水造成植被的毁坏,同时,可实现多组生态植被结构于竖向以及横向上的拼接,方便对护坡结构的灵活拼装,操作便捷省力。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水利工程防洪护坡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水利工程防洪护坡的实施例一的侧视图;图3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水利工程防洪护坡的实施例二的侧视图。图中:1坡体、2现浇壁、3夹柱、4压柱、5立柱、6防水透气膜、7引水槽、8导槽、9砂石层、10土壤层、11植被层、12护网、13螺栓、14定位腔、15空槽、16卡腔、17凸柱。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实施例一参照图1-2,一种水利工程防洪护坡,包括坡体1,坡体1的一侧外壁位置固定安装有现浇壁2,且现浇壁2远离坡体1的一侧外壁顶部和底部位置均设置有夹柱3,现浇壁2远离坡体1的一侧外壁中间位置固定安装有压柱4,压柱4平行设置在两组夹柱3的中间位置,且压柱4的上下表面前后位置与两组夹柱3之间均固定安装有立柱5,夹柱3、压柱4和立柱5之间设置有防水透气膜6,且防水透气膜6包覆在现浇壁2远离坡体1的一侧外壁位置,夹柱3和压柱4的上下表面位置之间均开设有若干组引水槽7,且立柱5的两侧外壁位置之间开设有若干组导槽8,防水透气膜6的一侧外壁位置固定安装有砂石层9,且砂石层9的一侧外壁位置固定安装有土壤层10,土壤层10的一侧外壁位置固定安装有植被层11,夹柱3、压柱4和立柱5远离坡体1的一侧外壁位置设置有护网12,且护网12与夹柱3、压柱4以及立柱5之间均螺纹安装有螺栓13,护网12包覆在植被层11的一侧外壁位置。坡体1的纵截面形状为直角梯形,现浇壁2和坡体1均为混凝土现浇制得,两组夹柱3在竖向上平行分布,且夹柱3通过混凝土层与现浇壁2固定连接,压柱4和立柱5组合成十字型结构,且立柱5与现浇壁2固定连接,位于同一侧若干组引水槽7在前后方平行分布,若干组导槽8在竖向上平行分布,土壤层10填充在砂石层9和植被层11之间,且砂石层9、土壤层10以及植被层11均填充在夹柱3、压柱4和立柱5之间。实施例二参照图1和图3,一种水利工程防洪护坡,包括坡体1,坡体1的一侧外壁位置固定安装有现浇壁2,且现浇壁2远离坡体1的一侧外壁顶部和底部位置均设置有夹柱3,现浇壁2远离坡体1的一侧外壁中间位置固定安装有压柱4,压柱4平行设置在两组夹柱3的中间位置,且压柱4的上下表面前后位置与两组夹柱3之间均固定安装有立柱5,夹柱3、压柱4和立柱5之间设置有防水透气膜6,且防水透气膜6包覆在现浇壁2远离坡体1的一侧外壁位置,夹柱3和压柱4的上下表面位置之间均开设有若干组引水槽7,且立柱5的两侧外壁位置之间开设有若干组导槽8,防水透气膜6的一侧外壁位置固定安装有砂石层9,且砂石层9的一侧外壁位置固定安装有土壤层10,土壤层10的一侧外壁位置固定安装有植被层11,夹柱3、压柱4和立柱5远离坡体1的一侧外壁位置设置有护网12,且护网12与夹柱3、压柱4以及立柱5之间均螺纹安装有螺栓13,护网12包覆在植被层11的一侧外壁位置。坡体1的纵截面形状为直角梯形,现浇壁2和坡体1均为混凝土现浇制得,两组夹柱3在竖向上平行分布,且夹柱3通过混凝土层与现浇壁2固定连接,压柱4和立柱5组合成十字型结构,且立柱5与现浇壁2固定连接,位于同一侧若干组引水槽7在前后方平行分布,若干组导槽8在竖向上平行分布,土壤层10填充在砂石层9和植被层11之间,且砂石层9、土壤层10以及植被层11均填充在夹柱3、压柱4和立柱5之间,位于顶部夹柱3的两侧外壁顶部位置之间开设有定位腔14,位于底部夹柱3的前后表面底部位置均开设有空槽15,位于底部夹柱3通过空槽15以及定位腔14与位于底部夹柱3相契合,且夹柱3的一侧壁位置垂直固定安装有凸柱17,夹柱3的另一侧壁位置开设有和凸柱17相对应的卡腔16,定位腔14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水利工程防洪护坡,包括坡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坡体(1)的一侧外壁位置固定安装有现浇壁(2),且现浇壁(2)远离坡体(1)的一侧外壁顶部和底部位置均设置有夹柱(3),所述现浇壁(2)远离坡体(1)的一侧外壁中间位置固定安装有压柱(4),所述压柱(4)平行设置在两组所述夹柱(3)的中间位置,且压柱(4)的上下表面前后位置与两组所述夹柱(3)之间均固定安装有立柱(5),所述夹柱(3)、压柱(4)和立柱(5)之间设置有防水透气膜(6),且防水透气膜(6)包覆在现浇壁(2)远离坡体(1)的一侧外壁位置,所述夹柱(3)和压柱(4)的上下表面位置之间均开设有若干组引水槽(7),且立柱(5)的两侧外壁位置之间开设有若干组导槽(8),所述防水透气膜(6)的一侧外壁位置固定安装有砂石层(9),且砂石层(9)的一侧外壁位置固定安装有土壤层(10),所述土壤层(10)的一侧外壁位置固定安装有植被层(11),所述夹柱(3)、压柱(4)和立柱(5)远离坡体(1)的一侧外壁位置设置有护网(12),且护网(12)与夹柱(3)、压柱(4)以及立柱(5)之间均螺纹安装有螺栓(13),所述护网(12)包覆在植被层(11)的一侧外壁位置。/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利工程防洪护坡,包括坡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坡体(1)的一侧外壁位置固定安装有现浇壁(2),且现浇壁(2)远离坡体(1)的一侧外壁顶部和底部位置均设置有夹柱(3),所述现浇壁(2)远离坡体(1)的一侧外壁中间位置固定安装有压柱(4),所述压柱(4)平行设置在两组所述夹柱(3)的中间位置,且压柱(4)的上下表面前后位置与两组所述夹柱(3)之间均固定安装有立柱(5),所述夹柱(3)、压柱(4)和立柱(5)之间设置有防水透气膜(6),且防水透气膜(6)包覆在现浇壁(2)远离坡体(1)的一侧外壁位置,所述夹柱(3)和压柱(4)的上下表面位置之间均开设有若干组引水槽(7),且立柱(5)的两侧外壁位置之间开设有若干组导槽(8),所述防水透气膜(6)的一侧外壁位置固定安装有砂石层(9),且砂石层(9)的一侧外壁位置固定安装有土壤层(10),所述土壤层(10)的一侧外壁位置固定安装有植被层(11),所述夹柱(3)、压柱(4)和立柱(5)远离坡体(1)的一侧外壁位置设置有护网(12),且护网(12)与夹柱(3)、压柱(4)以及立柱(5)之间均螺纹安装有螺栓(13),所述护网(12)包覆在植被层(11)的一侧外壁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利工程防洪护坡,其特征在于,所述坡体(1)的纵截面形状为直角梯形,所述现浇壁(2)和坡体(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孟兆营陈长城亓国强
申请(专利权)人:孟兆营陈长城亓国强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