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公路用护栏网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453325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25 17:1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公路用护栏网,包括多个并列设置的栏柱以及设置于两个相邻栏柱之间的护网,栏柱包括底柱、立柱和顶盖,底柱设置于立柱的底部,顶盖设置于立柱的顶部,顶盖采用圆锥结构,底柱和立柱通过卡箍卡合连接,护网两侧分别设置有连接杆,底柱底部设置有底柱底片,底柱底片表面开设有用于固定底柱的螺栓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适用于城市公路护栏网,近年来全国各地都在进行着大量的公路整改,伴随着公路整改而来的是公路护栏网的安装及拆除,而传统公路护栏网结构太过于简单,大多需要整体拆除、整体更换,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以采用多个部件,轻松拆卸,大大方便了护栏网的安装以及零部件的更换。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公路用护栏网
本技术属于护栏网
,具体是一种公路用护栏网。
技术介绍
护栏网是一种用于隔离或者保护的应用装置,我国护栏网主要分为:花园护栏网、铁路护栏网、桥梁护栏网、高速公路护栏网、体育围网、机场围网等。按类型又分为:框架护栏网、三角折弯护栏网、双边丝护栏网、双圈护栏网、波浪形护栏网、体育场护栏网、刀片刺网—护栏网、刺绳护栏网、pvc涂塑丝护栏网等。公路护栏网是安装在公路两旁用来隔离来往车辆、非机动车辆和行人的一种交通基础设施,近年来全国各地都在进行着大量的公路整改,伴随着公路整改而来的是公路护栏网的安装及拆除,但是传统的公路护栏网采用焊接结构,立柱是一体式结构,护网与立柱采用螺丝固定连接,螺丝很容易生锈,护网和立柱经常会有损坏,对护栏网的安装造成极大的不便,也为道路整改时护栏网的拆除形成了障碍,同时造成了护网及立柱的更换困难。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公路用护栏网。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公路用护栏网,包括多个并列设置的栏柱以及设置于两个相邻所述栏柱之间的护网,所述栏柱包括底柱、立柱和顶盖,所述底柱设置于所述立柱的底部,所述顶盖设置于所述立柱的顶部,所述顶盖采用圆锥结构,所述底柱和所述立柱通过卡箍卡合连接,所述护网两侧分别设置有连接杆,所述底柱底部设置有底柱底片,所述底柱底片表面开设有用于固定所述底柱的螺栓孔。优选的,所述立柱顶部设置有母接头,所述立柱两侧分别设置有侧槽,所述顶盖底部设置有公接头,所述母接头和所述公接头相互卡合安装。优选的,所述立柱底部设置有接面底片,所述底柱顶部设置有底柱接片,所述底柱接片和所述接面底片相互接触并通过所述卡箍卡合固定。优选的,所述卡箍两端均设置有螺丝孔,所述卡箍通过螺丝穿过所述螺丝孔固定安装。优选的,所述连接杆安装于所述侧槽内,所述连接杆可在所述侧槽滑动。本技术一种公路用护栏网,通过采用了底柱设置于立柱的底部,顶盖设置于立柱的顶部,顶盖采用圆锥结构,底柱和立柱通过卡箍卡合连接,护网两侧分别设置有连接杆,立柱两侧分别设置有侧槽,顶盖底部设置有公接头,护网两侧分别设置有连接杆,使得安装和拆除时减少了拧动螺丝的环节,方便了护栏网的安装和拆除。本技术一种公路用护栏网,通过采用了卡箍两端均设置有螺丝孔,底柱和立柱通过两个卡箍卡和,连接杆安装于侧槽内,连接杆可在侧槽滑动,母接头和公接头可嵌合,各个部位连接简单,方便随时更换。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一种公路用护栏网的组装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一种公路用护栏网栏柱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一种公路用护栏网中护网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一种公路用护栏网中卡箍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1、底柱;2、立柱;3、顶盖;4、护网;5、卡箍;6、螺丝;7、接面底片;8、母接头;9、侧槽;10、底柱底片;11、公接头;12、螺丝孔;13、连接杆;14、栏柱;15、底柱接片。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1-4,进一步说明本技术一种公路用护栏网的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一种公路用护栏网不限于以下实施例的描述。实施例1:本实施例给出一种公路用护栏网的具体结构,如图1-4所示,包括多个并列设置的栏柱14以及设置于两个相邻栏柱14之间的护网4,栏柱14包括底柱1、立柱2和顶盖3,底柱1设置于立柱2的底部,顶盖3设置于立柱2的顶部,顶盖3采用圆锥结构,底柱1和立柱2通过卡箍5卡合连接,护网4两侧分别设置有连接杆13,底柱1底部设置有底柱底片10,底柱底片10表面开设有用于固定底柱1的螺栓孔。立柱2顶部设置有母接头8,立柱2两侧分别设置有侧槽9,顶盖3底部设置有公接头11,母接头8和公接头11相互卡合安装。立柱2底部设置有接面底片7,底柱1顶部设置有底柱接片15,底柱接片15和接面底片7相互接触并通过卡箍5卡合固定。卡箍5两端均设置有螺丝孔12,卡箍5通过螺丝6穿过螺丝孔12固定安装。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两个栏柱14中间设置有一片护网4,栏柱14包括底柱1、立柱2和顶盖3,底柱1顶部设置有底柱接片15,底柱1底部设置有底柱底片10,底柱底片10有开孔,卡箍5两端均设置有螺丝孔12,底柱1和立柱2通过两个卡箍5卡和,卡箍5通过螺丝6穿过螺丝孔12固定安装,安装时先固定底柱1,底柱底片10固定在地面上,立柱2底部的接面底片7与底柱1顶部的底柱接片15对接,然后用卡箍5卡和,卡箍5通过螺丝6穿过螺丝孔12固定安装,底柱1与立柱2便连接起来,立柱2顶部设置有母接头8,顶盖3底部设置有公接头11,母接头8和公接头11对准嵌合安装,立柱2与顶盖3便连接起来。实施例2:本实施例给出一种公路用护栏网的具体结构,如图1-4所示,立柱2两侧分别设置有侧槽9,护网4两侧分别设置有连接杆13。连接杆13安装于侧槽9内,连接杆13可在侧槽9滑动。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立柱2两侧分别设置有侧槽9,护网4两侧分别设置有连接杆13,连接杆13安装于侧槽9内,连接杆13可在侧槽9滑动,将连接杆13放入侧槽9内,简单的滑动即可将栏柱14与护网4连接起来,然后将顶盖3通过母接头8和公接头11对准嵌合安装,简单快捷,方便了部件的更换。工作原理:参照图1-4,安装时先固定底柱1,底柱底片10固定在地面上,立柱2底部的接面底片7与底柱1顶部的底柱接片15对接,然后用卡箍5卡和,卡箍5通过螺丝6穿过螺丝孔12固定安装,底柱1与立柱2便连接起来,将连接杆13放入侧槽9内,连接杆13可在侧槽9滑动,简单的滑动即可将栏柱14与护网4连接起来,然后将顶盖3通过母接头8和公接头11对准嵌合安装,按照同样的方法将其他部位安装即可,拆卸时将两个相邻栏柱14的顶盖3打开,利用滑动原理可将连接杆13轻松抽出,将卡箍5处螺丝6拧开,取下卡箍5即可将立柱2卸下,可以轻松更换任意部件。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优选实施方式对本技术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技术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技术所属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都应当视为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公路用护栏网,包括多个并列设置的栏柱(14)以及设置于两个相邻所述栏柱(14)之间的护网(4),其特征在于:所述栏柱(14)包括底柱(1)、立柱(2)和顶盖(3),所述底柱(1)设置于所述立柱(2)的底部,所述顶盖(3)设置于所述立柱(2)的顶部,所述顶盖(3)采用圆锥结构,所述底柱(1)和所述立柱(2)通过卡箍(5)卡合连接,所述护网(4)两侧分别设置有连接杆(13),所述底柱(1)底部设置有底柱底片(10),所述底柱底片(10)表面开设有用于固定所述底柱(1)的螺栓孔。/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公路用护栏网,包括多个并列设置的栏柱(14)以及设置于两个相邻所述栏柱(14)之间的护网(4),其特征在于:所述栏柱(14)包括底柱(1)、立柱(2)和顶盖(3),所述底柱(1)设置于所述立柱(2)的底部,所述顶盖(3)设置于所述立柱(2)的顶部,所述顶盖(3)采用圆锥结构,所述底柱(1)和所述立柱(2)通过卡箍(5)卡合连接,所述护网(4)两侧分别设置有连接杆(13),所述底柱(1)底部设置有底柱底片(10),所述底柱底片(10)表面开设有用于固定所述底柱(1)的螺栓孔。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公路用护栏网,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柱(2)顶部设置有母接头(8),所述顶盖(3)底部设置有公接头(11),所述母接头(8)和所述公接头(11)相互卡合安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国翠
申请(专利权)人:河北拓方金属制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