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移动支架的可移动式操作平台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453174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25 17:1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桥梁架设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用于移动支架的可移动式操作平台。该可移动式操作平台包括支撑装置和操作平台,支撑装置包括两条轨道;操作平台包括设置在轨道下方的操作板,操作板的两端设有倒行走于轨道的连接板,其中一个连接板与操作板铰接,另一个连接板与操作板可拆卸连接。本申请通过倒行走于轨道的连接板带动操作板移动,工作人员可在操作板上进行相应的操作,结构简单,操作便利,且通过操作板的移动完成整段箱梁的胶接等工作,增加工作效率,同时,操作板与连接板可拆卸设置,使得操作平台可跟随移动支架过孔,减少复杂的拆装过程,进一步增加工作效率,且操作平台的设置方式不受地形及桥位限制的影响,使用范围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移动支架的可移动式操作平台
本技术涉及桥梁架设
,具体涉及一种用于移动支架的可移动式操作平台。
技术介绍
随着铁路桥梁建设的跨越式发展,节段拼装孔跨越来越大,节段自身重量也越来越重,为了满足此种节段的拼装架设要求,上行式移动支架节段拼装移动支架成为了铁路大跨度简支梁及连续梁架设施工装备的重要形式。对铁路节段拼装胶接、湿接施工中,接缝的施工操作平台目前尚没有较好的解决方案。现有技术中,当桥墩不高、桥下无水流时,通常采用从地面搭设脚手架或者采用地面升降车进行操作的方式,但该种方式受地形、桥位影响较大,使用场景受限。当桥墩较高、或通过河流时,通常在移动支架上焊接型钢,采用满堂桁架形式进行操作,结构过于复杂,拆卸不方便,且在桥机过孔时操作冗繁。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或者至少部分地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移动支架的可移动式操作平台。上述用于移动支架的可移动式操作平台包括:支撑装置,包括两条平行设置在移动支架的主桁架两侧的轨道;操作平台,包括设置在所述轨道下方的操作板,所述操作板的两端对称设有倒行走于所述轨道的连接板,所述连接板将所述操作板支撑在箱梁的下方,其中一个所述连接板与所述操作板铰接,另一个所述连接板与所述操作板可拆卸连接。可选的,所述轨道为工字钢轨道,所述连接板与所述工字钢轨道连接的一端设有用于在所述工字钢轨道的下翼缘行走的滚轮。可选的,所述连接板上设有用于放置所述滚轮的滚轮座,所述滚轮座上设有用于驱动所述滚轮转动的驱动装置。可选的,所述连接板包括两根竖直设置的竖杆,两根竖杆沿着轨道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两根所述竖杆之间沿竖直方向间隔设有多根支撑杆,各个所述支撑杆均沿水平方向设置。可选的,所述操作板相对应的两个侧边上均设有用于与所述竖杆连接的横杆,两根所述横杆的第一端与所述竖杆铰接,第二端与所述竖杆可拆卸连接。可选的,所述竖杆的内侧均铰接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自由端与所述横杆可拆卸连接。可选的,两个所述连接板的内侧均设有可供工作人员站立的腹板平台。可选的,两个所述腹板平台之间可拆卸设有张拉平台。可选的,所述支撑装置还包括多个设置在移动支架的主桁架两侧的挂架牛腿,所述轨道设置在所述挂架牛腿上。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上述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本申请通过倒行走于轨道的连接板带动操作板移动,工作人员可在操作板上进行相应的操作,结构简单,操作便利,且通过操作板的移动完成整段箱梁的胶接等工作,增加工作效率,同时,操作板与连接板可拆卸设置,使得操作平台可跟随移动支架过孔,减少复杂的拆装过程,进一步增加工作效率,且操作平台的设置方式不受地形及桥位限制的影响,使用范围广。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一实施方式中可移动式操作平台的主视图;图2是本技术一实施方式中可移动式操作平台的侧视图。附图标记:1、轨道;2、操作板;3、连接板;4、滚轮;5、滚轮座;6、驱动装置;7、竖杆;8、支撑杆;9、横杆;10、连接杆;11、腹板平台;12、张拉平台;13、挂架牛腿。具体实施方式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技术,而非对本技术的限定。基于所描述的本技术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如图1所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用于移动支架的可移动式操作平台包括支撑装置和操作平台。支撑装置包括两条平行设置在移动支架的主桁架两侧的轨道1,且两条轨道1均与移动支架的主桁架平行,使得主桁架两侧受力均匀。进一步优化地,支撑装置还包括多个设置在移动支架的主桁架两侧的挂架牛腿13,轨道1设置在挂架牛腿13上,挂架牛腿13可增加移动支架主桁架在其宽度方向上的尺寸,使得轨道1伸出箱梁的两侧,便于操作平台行走在轨道1上。操作平台包括设置在轨道1下方的操作板2,操作板2的两端对称设有倒行走于轨道1的连接板3。即连接板3的第一端与轨道1滑动配合,连接板3的第二端竖直向下设置并与操作板2连接,通过连接板3将操作板2支撑在箱梁的下方,使得箱梁处于由操作板2和两个连接板3围成的空间内,便于工作人员站立在操作板2上进行相应的操作,且为了增加工作人员的安全系数,操作板2的外周设有围栏。其中一个连接板3与操作板2铰接,另一个连接板3与操作板2可拆卸连接,过孔时,操作板2与连接板3可拆卸连接的一端打开,操作板2在重力作用下围绕着其与连接板3铰接的一端转动,进而使得操作板2跟随移动支架过孔。按照图1所示的方向,上述连接板3的第一端是指连接板3竖直向上设置的一端,连接板3的第二端是指连接板3竖直向下设置的一端。本申请通过倒行走于轨道1的连接板3带动操作板2移动,工作人员可在操作板2上进行相应的操作,即胶接缝涂抹环氧树脂胶及清理、湿接缝立模板及协助浇筑混凝土振捣等操作,结构简单,操作便利。且通过操作板2的移动完成整段箱梁的胶接等工作过程,增加工作效率。同时,操作板2与连接板3可拆卸设置,使得操作平台可跟随移动支架过孔,减少复杂的拆装过程,进一步增加工作效率,且操作平台的设置方式不受地形及桥位限制的影响,使用范围广。在一些实施例中,轨道1为工字钢轨道1,连接板3与工字钢轨道1连接的一端设有用于在工字钢轨道1的下翼缘行走的滚轮4。具体地,工字钢轨道1包括竖直设置的腹板以及分别设置在腹板顶部和底部的上翼缘和下翼缘,上翼缘、腹板和下翼缘组成工字形状。进一步优化地,连接板3上设有用于放置滚轮4的滚轮座5,滚轮4为多个,对称设置在处于腹板两侧的下翼缘上,使得滚轮座5受力均匀,确保操作平台行走过程中的稳定性。且滚轮座5上设有用于驱动滚轮4转动的驱动装置6。优选的,驱动装置6为驱动电机,滚轮4与驱动电机的输出轴连接,通过驱动电机的转动带动滚轮4转动。驱动装置6也可为驱动电机与减速器的组合结构,滚轮4与减速器的输出轴连接,进而有效控制操作平台的移动速度。如图2所示,本申请的连接板3包括两根竖直设置的竖杆7,竖杆7的第一端与滚轮座5连接,第二端与操作板2连接,竖杆7起到支撑操作板2的作用。两根竖杆7沿着轨道1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结构设计合理,减少占用空间。两根竖杆7之间沿竖直方向间隔设有多根支撑杆8,各个支撑杆8均沿水平方向设置。结构简单,减少装置重量,且操作人员进入到操作板2上时,支撑杆8可充当爬梯。具体地,工作人员系好安全设备,通过在支撑杆8上反向攀爬,进而移动到操作板2上,增加使用的便利性。操作板2相对应的两个侧边上均设有用于与竖杆7连接的横杆9,两根横杆9的第一端与竖杆7铰接,第二端与竖杆7可拆卸连接,即两根横杆9沿着操作板2的长度方向设置。工作人员可在操作板2上进行相应作业,横杆9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移动支架的可移动式操作平台,其特征在于,包括:/n支撑装置,包括两条平行设置在移动支架的主桁架两侧的轨道;/n操作平台,包括设置在所述轨道下方的操作板,所述操作板的两端对称设有倒行走于所述轨道的连接板,所述连接板将所述操作板支撑在箱梁的下方,其中一个所述连接板与所述操作板铰接,另一个所述连接板与所述操作板可拆卸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移动支架的可移动式操作平台,其特征在于,包括:
支撑装置,包括两条平行设置在移动支架的主桁架两侧的轨道;
操作平台,包括设置在所述轨道下方的操作板,所述操作板的两端对称设有倒行走于所述轨道的连接板,所述连接板将所述操作板支撑在箱梁的下方,其中一个所述连接板与所述操作板铰接,另一个所述连接板与所述操作板可拆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移动支架的可移动式操作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轨道为工字钢轨道,所述连接板与所述工字钢轨道连接的一端设有用于在所述工字钢轨道的下翼缘行走的滚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移动支架的可移动式操作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板上设有用于放置所述滚轮的滚轮座,所述滚轮座上设有用于驱动所述滚轮转动的驱动装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移动支架的可移动式操作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板包括两根竖直设置的竖杆,两根竖杆沿着轨道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两根所述竖杆之间沿竖...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磊尚庆保吕清泉朱海燕郭晓宝李洪伟王愿愿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中铁建北方路桥工程有限公司中铁第五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