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擦拭用的聚丙烯SMMS无纺布生产系统,包括有成网机、依次布置在成网机上的第一纺粘机、第一熔喷机、第二熔喷机和第二纺粘机,其中,所述第一熔喷机及第二熔喷机均配置有冷却系统,其中,每组所述冷却系统包括两对称布置在熔喷出口两侧的冷却喷头,所述冷却喷头喷出带水雾的冷却风对第一熔喷机及第二熔喷机所熔喷纤维冷却牵伸;所述第一熔喷机及第二熔喷机用于喷出及形成熔喷纤维网M1和熔喷纤维网M2,所述纺粘纤维网S1、熔喷纤维网M1、熔喷纤维网M2和纺粘纤维网S2依次层叠且复合,经热轧固结成型后,形成复合无纺布SMM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擦拭用的聚丙烯SMMS无纺布生产系统
本技术涉及复合无纺布的
,尤其是涉及一种擦拭用的聚丙烯SMMS无纺布生产系统。
技术介绍
市面上的擦拭无纺布主要是水刺无纺布,因其具有良好的亲水性、柔软的手感以及良好的纳污能力而被广泛应用。但是水刺无纺布的生产能耗较高、生产效率较低、导致产品成本相较其他类型的无纺布高,因此,需要开发一种具有低能耗、高效率生产的同时、间距有良好亲水性和纳污能力的无纺布产品。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擦拭用的聚丙烯SMMS无纺布生产系统。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的方案为一种擦拭用的聚丙烯SMMS无纺布生产系统,包括有成网机、依次布置在成网机上的第一纺粘机、第一熔喷机、第二熔喷机和第二纺粘机、其中,在成网机的成网面下方位置设有分别与第一纺粘机、第一熔喷机、第二熔喷机和第二纺粘机相对应的四个抽吸风单元;所述第一熔喷机及第二熔喷机均配置有冷却系统,其中,每组所述冷却系统包括两对称布置在熔喷出口两侧的冷却喷头,所述冷却喷头喷出带水雾的冷却风对第一熔喷机及第二熔喷机所熔喷纤维冷却牵伸。所述第一纺粘机及第二纺粘机分别用于喷出及形成纺粘纤维网S1和纺粘纤维网S2;所述第一熔喷机及第二熔喷机用于喷出及形成熔喷纤维网M1和熔喷纤维网M2,所述纺粘纤维网S1、熔喷纤维网M1、熔喷纤维网M2和纺粘纤维网S2依次层叠且复合,经热轧固结成型后,形成复合无纺布SMMS。进一步,在复合无纺布SMMS中,所述熔喷纤维网M1和熔喷纤维网M2的含量占比为60-70%,所述纺粘纤维网S1和纺粘纤维网S2的含量占比为30-40%。进一步,所述第一纺粘机和第二纺粘机的纺粘出口处均设有预压辊。进一步,还包括设于成网机下游,配置高脚轧点、低热熔比轧辊的轧机。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通过在成网机上形成纺粘纤维网S1、熔喷纤维网M1、熔喷纤维网M2和纺粘纤维网S2,并复合形成复合无纺布SMMS,具有纳污能力强、触感好等优点。附图说明图1为实施例的无纺布生产系统的示意图。图2为实施例的第一纺粘机和第二纺粘机的示意图。其中,1-成网机,2-第一纺粘机,3-第一熔喷机,4-第二熔喷机,5-第二纺粘机,6-预压辊,7-夹模组件,31-冷却系统,8-轧机。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便于理解本技术,下面参照附图对本技术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技术的较佳实施方式。但是,本技术可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方式。提供这些实施方式的目的是使对本技术的公开内容理解得更加透彻全面。需要说明的是,本技术所述“第一”、“第二”不代表具体的数量及顺序,仅仅用于名称的区分。参见附图1-2所示,在本实施例中,一种擦拭用的聚丙烯SMMS无纺布生产系统,包括成网机1、第一纺粘机2、第一熔喷机3、第二熔喷机4和第二纺粘机5,其中,第一纺粘机2、第一熔喷机3、第二熔喷机4和第二纺粘机5沿输送方向依次布置在成网机1的上方。此处,为了便于说明,熔喷层简称M,纺粘层简称S;第一纺粘机2及第二纺粘机5用于形成及喷出纺粘纤维,并在成网机1上形成纺粘纤维网;第一熔喷机3及第二熔喷机4用于形成及喷出熔喷纤维,并在成网机1上形成纺粘纤维网。在本实施例中,在成网机1的成网面下方位置设有分别与第一纺粘机2、第一熔喷机3、第二熔喷机4和第二纺粘机5相对应的四个抽吸风单元7,即,四个抽吸风单元7的抽吸方向对准纺粘出口或熔喷出口,通过抽吸风单元7的抽吸作用以牵引纺粘纤维或熔喷纤维在成网机1上成网。在本实施例中,第一纺粘机2及第二纺粘机5的纺粘出口处均设有一预压辊6,第一纺粘机2及第二纺粘机5所喷出的纺粘纤维经抽吸风单元7引导铺网形成纺粘纤维网,并通过预压辊6对纺粘纤维网进行预压,使纺粘纤维网服贴在成网机1上,让纺粘无纺布更加平整。在本实施例中,第一熔喷机3及第二熔喷机4均配置有冷却系统31,其中,每组冷却系统31包括有两对称布置在熔喷出口两侧的冷却喷头,本实施例的冷却喷头与预设有的冷却风机(图中未示)相连通,并且在冷却风机所吹出的冷却风中加入雾化的去离子水,因此,令冷却喷头喷出带水雾的冷却风且同组的两冷却喷头的出门口均相向倾斜朝下,通过两冷却喷头对熔喷出口所喷出的熔喷纤维进行牵伸冷却,实现快速结晶定型,使所形成的熔喷纤维网具有高强度、柔软与蓬松的手感。在本实施例中,第一纺粘机2及第二纺粘机5分别用于喷出及形成纺粘纤维网S1和纺粘纤维网S2;第一熔喷机3及第二熔喷机4用于喷出及形成熔喷纤维网M1和熔喷纤维网M2,纺粘纤维网S1、熔喷纤维网M1、熔喷纤维网M2和纺粘纤维网S2依次层叠且复合形成复合无纺布SMMS,随后将复合无纺布SMMS由成网机1转送至预设有的轧机8处,采用高脚轧点、低热熔比的轧辊进行热轧固结成型,以得到所需的复合无纺布产品。另外,在复合无纺布SMMS中,熔喷纤维网M1和熔喷纤维网M2的含量占比为60-70%,所述纺粘纤维网S1和纺粘纤维网S2的含量占比为30-40%,即本实施例的复合无纺布SMMS具有低S含量、高M含量的特点,而且熔喷纤维较较细而且结构蓬松,从而使部分熔喷层纤维突出到纺粘纤维层表面,增大产品的比表面积,使产品的纳污能力增大,同时较细的熔喷纤维可以让产品的触感更好(熔喷纤维较细,直径仅2-5μm,而纺粘纤维直径是14-19μm)。本实施例的抽吸风单元7均为抽吸风装置(如抽风机)。进一步,如附图2所示,第一纺粘机2和第二纺粘机5均包括有一组挤压机、过滤器、纺丝泵、纺丝器和牵引器,单组份材料从挤压机输入并由纺丝器纺出,最终形成单组份纤维网。以上所述之实施例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非对本技术做任何形式上的限制。任何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技术技术方案范围情况下,利用上述揭示的
技术实现思路
对本技术技术方案作出更多可能的变动和润饰,或修改均为本技术的等效实施例。故凡未脱离本技术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技术之思路所作的等同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擦拭用的聚丙烯SMMS无纺布生产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有成网机(1)、依次布置在成网机(1)上的第一纺粘机(2)、第一熔喷机(3)、第二熔喷机(4)和第二纺粘机(5),其中,在成网机(1)的成网面下方位置设有分别与第一纺粘机(2)、第一熔喷机(3)、第二熔喷机(4)和第二纺粘机(5)相对应的四个抽吸风单元(7);所述第一熔喷机(3)及第二熔喷机(4)均配置有冷却系统(31),其中,每组所述冷却系统(31)包括两对称布置在熔喷出口两侧的冷却喷头,所述冷却喷头喷出带水雾的冷却风对第一熔喷机(3)及第二熔喷机(4)所熔喷纤维冷却牵伸;所述第一纺粘机(2)及第二纺粘机(5)分别用于喷出及形成纺粘纤维网S1和纺粘纤维网S2;所述第一熔喷机(3)及第二熔喷机(4)用于喷出及形成熔喷纤维网M1和熔喷纤维网M2,所述纺粘纤维网S1、熔喷纤维网M1、熔喷纤维网M2和纺粘纤维网S2依次层叠且复合形成复合无纺布SMMS。/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擦拭用的聚丙烯SMMS无纺布生产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有成网机(1)、依次布置在成网机(1)上的第一纺粘机(2)、第一熔喷机(3)、第二熔喷机(4)和第二纺粘机(5),其中,在成网机(1)的成网面下方位置设有分别与第一纺粘机(2)、第一熔喷机(3)、第二熔喷机(4)和第二纺粘机(5)相对应的四个抽吸风单元(7);所述第一熔喷机(3)及第二熔喷机(4)均配置有冷却系统(31),其中,每组所述冷却系统(31)包括两对称布置在熔喷出口两侧的冷却喷头,所述冷却喷头喷出带水雾的冷却风对第一熔喷机(3)及第二熔喷机(4)所熔喷纤维冷却牵伸;所述第一纺粘机(2)及第二纺粘机(5)分别用于喷出及形成纺粘纤维网S1和纺粘纤维网S2;所述第一熔喷机(3)及第二熔喷机(4)用于喷出及形成熔喷纤...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孙辉,王雨,杨嘉辉,李健华,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市南海必得福无纺布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