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混凝旋流分离一体化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451769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25 17:1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混凝旋流分离一体化装置,包括外圆桶和内圆桶,外圆桶内设置有圆环,圆环的上端通过若干个顶板与外圆桶的上端连接;圆环下端通过若干个连接块与内圆桶的上端连接,内圆桶的上端开设有若干个缺口,各缺口处均设置有弧形导流槽;内圆桶下端与混合腔上端连接,混合腔与内圆桶贯通且该混合腔从上至下的横截面逐渐变小;内圆桶内设置有进水管道,进水管道通过定位件与内圆桶的内壁连接,进水管道的下端与混合腔底部间隔设置,进水管道上端延伸出内圆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制造成本低,占地面积小、降低使用成本、泥水分离效果佳和分离效率高等有益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混凝旋流分离一体化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分离装置,具体地说,特别涉及一种混凝旋流分离一体化装置。
技术介绍
现有对水处理时,需要在处理池中加入混凝剂,并通过在处理池中安装搅拌设备对其进行搅拌混合,且要通过多个池体进行泥水分离,这种现有方式一方面,制造结构复杂且制造成本较高;另一方面,泥水分离效果不佳,且分离效率低的同时分离成本较高。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致力于开发一种能够有效解决上述问题的混凝旋流分离一体化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够有效解决上述问题的混凝旋流分离一体化装置。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混凝旋流分离一体化装置,包括外圆桶和内圆桶,所述外圆桶内设置有圆环,所述圆环的上端通过若干个顶板与所述外圆桶的上端连接;所述圆环下端通过若干个连接块与所述内圆桶的上端连接,所述内圆桶的上端开设有若干个缺口,各所述缺口处均设置有弧形导流槽;所述内圆桶下端与混合腔上端连接,所述混合腔与所述内圆桶贯通且该混合腔从上至下的横截面逐渐变小;所述内圆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混凝旋流分离一体化装置,其特征是:包括外圆桶(1)和内圆桶(2),所述外圆桶(1)内设置有圆环(3),所述圆环(3)的上端通过若干个顶板(5)与所述外圆桶(1)的上端连接;/n所述圆环(3)下端通过若干个连接块(6)与所述内圆桶(2)的上端连接,所述内圆桶(2)的上端开设有若干个缺口(7),各所述缺口(7)处均设置有弧形导流槽(8);所述内圆桶(2)下端与混合腔(9)上端连接,所述混合腔(9)与所述内圆桶(2)贯通且该混合腔(9)从上至下的横截面逐渐变小;/n所述内圆桶(2)内设置有进水管道(10),所述进水管道(10)通过定位件(11)与所述内圆桶(2)的内壁连接,所述进水管道(10...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混凝旋流分离一体化装置,其特征是:包括外圆桶(1)和内圆桶(2),所述外圆桶(1)内设置有圆环(3),所述圆环(3)的上端通过若干个顶板(5)与所述外圆桶(1)的上端连接;
所述圆环(3)下端通过若干个连接块(6)与所述内圆桶(2)的上端连接,所述内圆桶(2)的上端开设有若干个缺口(7),各所述缺口(7)处均设置有弧形导流槽(8);所述内圆桶(2)下端与混合腔(9)上端连接,所述混合腔(9)与所述内圆桶(2)贯通且该混合腔(9)从上至下的横截面逐渐变小;
所述内圆桶(2)内设置有进水管道(10),所述进水管道(10)通过定位件(11)与所述内圆桶(2)的内壁连接,所述进水管道(10)的下端与所述混合腔(9)底部间隔设置,所述进水管道(10)上端延伸出所述内圆桶(2);
所述外圆桶(1)上设置有第一加药管(12),所述第一加药管(12)的出药端依次穿过所述外圆桶(1)和混合腔(9)并位于所述混合腔(9)内与所述进水管道(10)的出水端配合使用,所述第一加药管(12)上方设置有第二加药管(13),所述第二加药管(13)的出药端依次穿过所述外圆桶(1)和所述内圆桶(2)并位于所述内圆桶(2)的中部;
所述外圆桶(1)内设置有导流件(15),所述导流件(15)位于所述混合腔(9)的下方,所述导流件(15)内设置有出水管(16),所述出水管(16)的出水端向下延伸并穿过所述外圆桶(1);所述外圆桶(1)上设置有排泥管(17)...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牟坚唐杰王小平刘剡周科陈旭夏光郴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众源盛特环保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