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处理功能的集约型调蓄池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451760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25 17:1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带处理功能的集约型调蓄池,至少包括调蓄区、格栅间、初期雨水处理区、污泥脱水区、加药区、除臭区、楼梯间和设备控制间,所述调蓄区位于地下负二层,所述格栅间、所述初期雨水处理区、所述污泥脱水区、所述加药区和所述除臭区均位于地下负一层,所述楼梯间位于地下负一层和地面以上,所述设备控制间位于地面以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污水、污泥、臭气等多重处理能力,不仅占地面积小、处理效果好、安全性能高,还易于实施、便于运行管理。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带处理功能的集约型调蓄池
本技术涉及污水处理
,尤其涉及一种带处理功能的集约型调蓄池。
技术介绍
城市初期雨水携带污染物多且量大,严重影响受纳水体水质,城市初期雨水已成为国内外地表水水质遭受污染的主要来源之一。为有效降低城市初期雨水对受纳水体的污染程度,缓解短时间内降雨的积水问题,减少防涝排水系统改建的投资费用,世界各地学者对此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并制定了一系列的污染控制与治理措施。美国环保局(EPA)提出了雨水“最优化管理方法”(BMPs),明确把调蓄池作为初期雨水污染控制的有效工程措施之一,并在日本、德国和美国等国家被广泛使用。近年来,国内城市上海、北京、昆明、合肥等地也已建设多座调蓄池,并从设计、运行管理及持续改善地表水环境质量方面进行了诸多研究,其中苏州河环境综合整治二期工程建设的5座调蓄池将排入苏州河的污染负荷降低了约50%。在城市用地愈加紧张、地表水环境质量要求不断提高、短期内难以完成污水厂改扩建及配套管网改造的情况下,如何解决城市用地供需矛盾、降低城市初期雨水对受纳水体的污染程度、减少排水系统改建的投资费用,已成为当前水环境综合治理中急需解决的重要课题之一。本
的技术人员致力于解决上述技术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技术的技术目的在于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到的问题。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带处理功能的集约型调蓄池,至少包括调蓄区、格栅间、初期雨水处理区、污泥脱水区、加药区、除臭区、楼梯间和设备控制间,所述调蓄区位于地下负二层,所述格栅间、所述初期雨水处理区、所述污泥脱水区、所述加药区和所述除臭区均位于地下负一层,所述楼梯间位于地下负一层和地面以上,所述设备控制间位于地面以上。优选的,所述调蓄区至少包括进水管道、跌水台阶、门式冲洗系统、潜污泵和第一设备吊装孔。优选的,所述格栅间至少包括速闭式闸门、格栅除污机、栅渣压榨机、楼梯通道、栅渣吊装孔及设备吊装。优选的,所述初期雨水处理区至少包括物化处理装置和第二设备吊装孔。优选的,所述污泥脱水区至少包括进泥泵和浓缩脱水一体机。优选的,所述除臭区至少包括臭气处理装置。优选的,所述楼梯间至少包括进风井、排风井和货物吊装孔。优选的,所述设备控制间至少包括控制所述调蓄区、所述格栅间、所述初期雨水处理区、所述污泥脱水区、所述加药区、所述除臭区和所述楼梯间正常运行的控制设备。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由于上述结构设计,具有污水、污泥、臭气等多重处理能力,不仅占地面积小、处理效果好、安全性能高,还易于实施、便于运行管理。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上层的平面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中层的平面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下层的平面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1中A-A处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1中B-B处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中:1进水管道、2速闭式闸门、3跌水台阶、4调蓄区、5第一设备吊装孔、6潜污泵、7门式冲洗系统、8格栅间、9格栅除污机、10栅渣压榨机、11楼梯通道、12栅渣吊装孔、13设备吊装、14初期雨水处理区、15物化处理装置、16第二设备吊装孔、17进泥泵、18浓缩脱水一体机、19污泥脱水区、20加药区、21第一加药装置、22第二加药装置、23除臭区、24臭气处理装置、25楼梯间、26进风井、27排风井、28货物吊装孔、29设备控制间、30控制设备。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构思、具体结构及产生的技术效果作进一步说明,以充分地了解本技术的目的、特征和效果。实施例:如图1-图5所示,一种带处理功能的集约型调蓄池,至少包括调蓄区4、格栅间8、初期雨水处理区14、污泥脱水区19、加药区20、除臭区23、楼梯间25和设备控制间29,调蓄区4位于地下负二层,格栅间8、初期雨水处理区14、污泥脱水区19、加药区20和除臭区23均位于地下负一层,楼梯间25位于地下负一层和地面以上,设备控制间29位于地面以上。具体的,调蓄区4至少包括进水管道、跌水台阶、门式冲洗系统7、潜污泵6和第一设备吊装孔5。具体的,格栅间8至少包括速闭式闸门、格栅除污机9、栅渣压榨机10、楼梯通道11、栅渣吊装孔12及设备吊装13。具体的,初期雨水处理区14至少包括物化处理装置15和第二设备吊装孔16。具体的,污泥脱水区19至少包括进泥泵17和浓缩脱水一体机18。具体的,除臭区23至少包括臭气处理装置24。具体的,楼梯间25至少包括进风井26、排风井27和货物吊装孔28。具体的,设备控制间29至少包括控制调蓄区4、格栅间8、初期雨水处理区14、污泥脱水区19、加药区20、除臭区23和楼梯间25正常运行的控制设备30。具体的,加药区20设有第一加药装置21和第二加药装置22,第一加药装置21用于物化处理装置15加药,第二加药装置22用于浓缩脱水一体机18加药。工作原理:携带大量污染物的初期雨水先经过格栅除污机9去除其中的漂浮物及悬浮物,然后进入调蓄区4进行存储,调蓄区4的存储水及冲洗水再经潜污泵6提升至初期雨水处理区14的物化处理装置15,经第一加药装置21加药后进行净化处理,尾水达标后就近排入水体。物化处理装置15产生的污泥先进入浓缩脱水一体机18,然后经第二加药装置22加药后进行浓缩脱水处理,以便进一步外运处理。格栅间8、调蓄区4和污泥脱水区19在运行期间会产生大量臭气,臭气由除臭区23的臭气处理装置24进行净化,尾气达标后就近排放。以上详细描述了本技术的较佳具体实施例。应当理解,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无需创造性劳动就可以根据本技术的构思作出诸多修改和变化。因此,凡本
中技术人员依本技术的构思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通过逻辑分析、推理或者有限的实验可以得到的技术方案,皆应在由权利要求书所确定的保护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带处理功能的集约型调蓄池,其特征在于:至少包括调蓄区(4)、格栅间(8)、初期雨水处理区(14)、污泥脱水区(19)、加药区(20)、除臭区(23)、楼梯间(25)和设备控制间(29),所述调蓄区(4)位于地下负二层,所述格栅间(8)、所述初期雨水处理区(14)、所述污泥脱水区(19)、所述加药区(20)和所述除臭区(23)均位于地下负一层,所述楼梯间(25)位于地下负一层和地面以上,所述设备控制间(29)位于地面以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带处理功能的集约型调蓄池,其特征在于:至少包括调蓄区(4)、格栅间(8)、初期雨水处理区(14)、污泥脱水区(19)、加药区(20)、除臭区(23)、楼梯间(25)和设备控制间(29),所述调蓄区(4)位于地下负二层,所述格栅间(8)、所述初期雨水处理区(14)、所述污泥脱水区(19)、所述加药区(20)和所述除臭区(23)均位于地下负一层,所述楼梯间(25)位于地下负一层和地面以上,所述设备控制间(29)位于地面以上。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处理功能的集约型调蓄池,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蓄区(4)至少包括进水管道、跌水台阶、门式冲洗系统(7)、潜污泵(6)和第一设备吊装孔(5)。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处理功能的集约型调蓄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格栅间(8)至少包括速闭式闸门、格栅除污机(9)、栅渣压榨机(10)、楼梯通道(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伟张显忠蒋玖璐李瑶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市城市建设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