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用途一体化污水处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451757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25 17:1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多用途一体化污水处理装置,包括初步处理罐和二次处理罐,所述初步处理罐的下端设有支撑腿且支撑腿的一侧设有支撑板,所述二次处理罐设置在支撑板的上端,所述初步处理罐的内部设有隔板一将初步处理罐分隔为过滤室和沉淀室,所述初步处理罐的上端设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轴上连接有筒状的过滤网,所述过滤网设置在过滤室内且远离电机的一端与沉淀室连通,所述过滤室底部且侧面设有出渣口,所述沉淀室的底部设有出污口,所述过滤室的侧面设有进液口。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多用途一体化污水处理装置,使用方便,利用离心力,能够很好的防止堵塞,装置集过滤、沉淀和絮凝为一体,能够减少装置的体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用途一体化污水处理装置
本技术涉及污水处理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多用途一体化污水处理装置。
技术介绍
污水处理是为使污水达到排入某一水体或再次使用的水质要求对其进行净化的过程。污水处理被广泛应用于建筑、农业、交通、能源、石化、环保、城市景观、医疗、餐饮等各个领域,也越来越多地走进寻常百姓的日常生活。污水处理一般都会经过多个步骤,一般的污水处理装置都比较大,占地面积多,也有一体的污水处理装置,但是在第一次过滤的时候容易出现堵塞过滤孔的情况。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上述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多用途一体化污水处理装置,其结构紧凑,操作方便,不易堵塞,占地面积小。为了达到上述技术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多用途一体化污水处理装置,包括初步处理罐和二次处理罐,所述初步处理罐的下端设有支撑腿且支撑腿的一侧设有支撑板,所述二次处理罐设置在支撑板的上端,所述初步处理罐的内部设有隔板一将初步处理罐分隔为过滤室和沉淀室,所述初步处理罐的上端设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轴上连接有筒状的过滤网,所述过滤网设置在过滤室内且远离电机的一端与沉淀室连通,所述过滤室底部且侧面设有出渣口,所述沉淀室的底部设有出污口,所述过滤室的侧面设有进液口;所述二次处理罐的内部设有隔板二将二次处理罐分隔为絮凝室和二次过滤室,所述沉淀室的侧面与絮凝室的侧面且上部连通,所述二次过滤室内设有加药筒且加药筒的一端伸出二次过滤室设置,另一端与絮凝室连通,所述二次过滤室内设有过滤板,所述支撑板的上端设有水泵且水泵的入水口和出水口分别与絮凝室和二次过滤室连通,所述水泵与二次过滤室且过滤板的下端连通,所述二次过滤室的侧面且过滤板的上端设有出水管,所述絮凝室的下端设有出口。作为改进,所述二次过滤室的侧面且下端设有除杂口。作为改进,所述沉淀室的内部侧面为弧面状。作为改进,所述水泵与絮凝室的连接端设有过滤孔板。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技术结构简单,使用方便,使用电机带动筒状的过滤网首先过滤掉大的杂质,利用离心力,能够很好的防止堵塞,装置集过滤、沉淀和絮凝为一体,能够减少装置的体积。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来进一步说明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其中相同的零部件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需要说明的是,下面描述中使用的词语“前”、“后”、“左”、“右”、“上”和“下”指的是附图中的方向,词语“内”和“外”分别指的是朝向或远离特定部件几何中心的方向。为了使本技术的内容更容易被清楚地理解,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如图1所示,一种多用途一体化污水处理装置,包括初步处理罐1和二次处理罐2,所述初步处理罐1的下端设有支撑腿3且支撑腿3的一侧设有支撑板4,所述二次处理罐2设置在支撑板4的上端,所述初步处理罐1的内部设有隔板一5将初步处理罐1分隔为过滤室6和沉淀室7,所述初步处理罐1的上端设有电机8,所述电机8的输出轴上连接有筒状的过滤网9,所述过滤网9设置在过滤室6内且远离电机8的一端与沉淀室7连通,所述过滤室6底部且侧面设有出渣口10,所述沉淀室7的底部设有出污口11,所述过滤室6的侧面设有进液口22;所述二次处理罐2的内部设有隔板二12将二次处理罐2分隔为絮凝室13和二次过滤室14,所述沉淀室7的侧面与絮凝室13的侧面且上部连通,所述二次过滤室14内设有加药筒15且加药筒15的一端伸出二次过滤室14设置,另一端与絮凝室13连通,所述二次过滤室14内设有过滤板16,所述支撑板4的上端设有水泵17且水泵17的入水口和出水口分别与絮凝室13和二次过滤室14连通,所述水泵17与二次过滤室14且过滤板16的下端连通,所述二次过滤室14的侧面且过滤板16的上端设有出水管18,所述絮凝室13的下端设有出口19。所述二次过滤室14的侧面且下端设有除杂口20。所述沉淀室7的内部侧面为弧面状。所述水泵17与絮凝室13的连接端设有过滤孔板21。该装置使用过程中,首先从进液口22进入污水,通过电机8带动过滤网9旋转过滤,过滤后的液体进入沉淀室7沉淀,沉淀室7和絮凝室13管路连接且设置有阀门,沉淀好之后,打开阀门使清液进入到絮凝室13内,从加药筒15加药进行絮凝,絮凝完成,使用水泵17抽到二次过滤室14内过滤排出。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专利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技术专利,凡在本技术专利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专利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多用途一体化污水处理装置,包括初步处理罐(1)和二次处理罐(2),其特征在于,所述初步处理罐(1)的下端设有支撑腿(3)且支撑腿(3)的一侧设有支撑板(4),所述二次处理罐(2)设置在支撑板(4)的上端,所述初步处理罐(1)的内部设有隔板一(5)将初步处理罐(1)分隔为过滤室(6)和沉淀室(7),所述初步处理罐(1)的上端设有电机(8),所述电机(8)的输出轴上连接有筒状的过滤网(9),所述过滤网(9)设置在过滤室(6)内且远离电机(8)的一端与沉淀室(7)连通,所述过滤室(6)底部且侧面设有出渣口(10),所述沉淀室(7)的底部设有出污口(11),所述过滤室(6)的侧面设有进液口(22);/n所述二次处理罐(2)的内部设有隔板二(12)将二次处理罐(2)分隔为絮凝室(13)和二次过滤室(14),所述沉淀室(7)的侧面与絮凝室(13)的侧面且上部连通,所述二次过滤室(14)内设有加药筒(15)且加药筒(15)的一端伸出二次过滤室(14)设置,另一端与絮凝室(13)连通,所述二次过滤室(14)内设有过滤板(16),所述支撑板(4)的上端设有水泵(17)且水泵(17)的入水口和出水口分别与絮凝室(13)和二次过滤室(14)连通,所述水泵(17)与二次过滤室(14)且过滤板(16)的下端连通,所述二次过滤室(14)的侧面且过滤板(16)的上端设有出水管(18),所述絮凝室(13)的下端设有出口(19)。/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用途一体化污水处理装置,包括初步处理罐(1)和二次处理罐(2),其特征在于,所述初步处理罐(1)的下端设有支撑腿(3)且支撑腿(3)的一侧设有支撑板(4),所述二次处理罐(2)设置在支撑板(4)的上端,所述初步处理罐(1)的内部设有隔板一(5)将初步处理罐(1)分隔为过滤室(6)和沉淀室(7),所述初步处理罐(1)的上端设有电机(8),所述电机(8)的输出轴上连接有筒状的过滤网(9),所述过滤网(9)设置在过滤室(6)内且远离电机(8)的一端与沉淀室(7)连通,所述过滤室(6)底部且侧面设有出渣口(10),所述沉淀室(7)的底部设有出污口(11),所述过滤室(6)的侧面设有进液口(22);
所述二次处理罐(2)的内部设有隔板二(12)将二次处理罐(2)分隔为絮凝室(13)和二次过滤室(14),所述沉淀室(7)的侧面与絮凝室(13)的侧面且上部连通,所述二次过滤室(14)内设有加药筒(15)且加药筒...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韩乐潍周新新
申请(专利权)人:潍坊双睿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